去年秋季回國,應舊友相約去植物園賞花,心裏著實高興,就欣然答應了。 那日天高氣爽,秋風瑟瑟,與好友相聚,心情格外的好。由於迎接奧運會,植物園被精心設計,庭院景色別致,到處花開盎然,與曾去過的日本皇宮的禦花園,加拿大維多利亞市的布查特花園,美國紐約植物園相比,可並不遜色。 北京植物園地處北京西郊的香山,園中有小山丘,有靜靜的河水,有河邊諾娜多姿的垂柳,有隱蔽的小路蜿蜒於樹叢和竹林中,真是景色優美的好去處。 兩人賞花拍照,聊天漫步,不知不覺已是夕陽紅的時候了,站在河中的木橋上向遠處的香山望去,層林盡染,樹影在河水中倒映,景色清爽怡人,令人感歎不已。過了木橋剛走不遠,興致未盡中,忽見竹林中一處小院,走近定睛看時,竟是曹雪芹的紀念館。 曾探訪過梅蘭芳的故居,徐悲鴻的紀念館,魯迅的故居,那都是慕名而至,可這次卻是偶然信步而至,不禁暗自笑自己竟不知此地為大名鼎鼎的曹雪芹紀念館,如早知道的話,會把丈夫相邀,因為他是個紅樓迷。 年輕時讀紅樓夢,喜歡書中的風花雪月,可人到中年再讀起來,每每感到是曹雪芹在每章每段裏浸滿了的悲痛和傷情的文字了。我是喜歡在現實中尋求愉快的那種膚淺之人,也就漸漸不愛讀紅樓了。 中國對紅樓夢的研究已有200多年的曆史,紅學家大有人在,許多標新立異的觀點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家中有過幾本紅學家的書,少時讀過幾本,我最喜歡的紅學家可謂是俞平伯先生了。現在想起來,他和曹雪芹一樣,也有一生的悲哀。 國內至今還在沒完沒了地編排演紅樓電視劇,電影和各種戲劇版本,真不知何時可了?文化遺產縱然可貴,但文學應是現實的體現,如果能把這些能量用於創作和探索現代文學上,豈不更好?時代變了,紅樓夢中的人物並不適合現代人去效仿,隨著人類社會的前進,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需要的是現代文學。 曹雪芹的紀念館裏,除了有本《紅樓夢》是曹雪芹的遺作,幾乎是沒有任何他的遺物,紀念館裏充斥滿了紅學家門的研究成果,沒有任何新鮮的感覺。 不過在曹雪芹的紀念館裏,有一本敘述曹雪芹的紀念館的由來的書,書名是《曹雪芹在西山》,是基於當地老人的口述而編寫的書,是1984 年再版的書,書原價是0.48 元。覺得值得一買,花了20元買下,好友一再搖頭說是不值得。帶回來讀起來,感覺真假難辨,成書蹊蹺,讓人是似信非信的。 如果這曹雪芹紀念館的所在地真是曹雪芹在西山寫作紅樓的地方的話,這確實是個著書賦詩的絕好地方。不禁記起曾拜訪過的海明威故居,麵對蔚藍美麗的大海,佇立在小山的幽靜竹林中。。。看來他們都是在如此美妙的環境裏觸景生情,從大自然當中得到了創作的靈感啊。 漫步環繞於曹雪芹紀念館,山,水,樹,林,石頭,昔日舊景猶在,隻是著書人和書中的人物不在了,我不知何故,耳邊似乎竟縈繞著“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和“字字看來都是血”,那聲音好淒慘,我呆呆地站在那裏,抬眼望去,眼前展現出秀美的景色:連綿起伏的山巒,站立在河邊的柳樹,蹲在村邊的靜靜山石。。。“呀!恰便是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綠水悠悠”的聲音如泣如訴。。。我那好友當時看著我的那副模樣,倒笑我是有些癡了。 《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林黛玉的《葬花詞》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係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
|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