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青少年英才教育的一個演講 -------兼論中學生思維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關於中國青少年英才教育的一個演講

-------兼論中學生思維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美國亞洲文化學院(UACA)教授吳少海博士

2006年7月27日

本文根據美國亞洲文化學院教授吳少海博士2006年7月12日在英特爾英才俱樂部和愛因斯特CTY英才中心共同舉辦的2006 暑期青少年英才培訓夏令營裏的演講錄音整理。

吳少海博士簡曆:1982年畢業於上海複旦大學化學係;1988年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化學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博士後。曾任美國W. R. Grace華盛頓研究院資深研究員。目前擔任美國亞洲文化學院(UACA) 教授、國際培訓和發展聯合會(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Training & Development CITD)主席、愛因斯特(中國)理事長。

非常榮幸接受英特爾英才俱樂部和愛因斯特中國的邀請,給中國上海青少年英才俱樂部的同學們做一個演講。給現在青少年做演講是有壓力的,更別說是給青少年英才做演講。主席先生要我講講與英才教育有關的題目,同時,又不斷地提醒我說,現在學生與過去不一樣,很功利。你的演講如果不能幫助同學考試,考上名牌大學,他們可能就沒有興趣。所以,我坦白地告訴大家,做這個演講我是有壓力的。既然壓力在我這裏,同學們就可以放鬆聽講,有疑慮的地方可以舉手提問題。也可以在後麵的互動部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我希望我的演講有新意,對同學們的思路有啟發。同時,我會從一個非常功利的目標出發,來開始我的演講。

好了,讓我們從功利的目標出發。這是我的開場白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今天的青少年英才,一定會成為未來的社會精英嗎?這個問題,也可以用一種更加尖銳的方式提出。

  • 如果你認為你是一個英才學生,你能保證成為未來的社會精英嗎?
  • 如果你不認為你是一個英才學生,你還有希望成為未來的社會精英嗎?
  • 如果在未來你有可能變得平庸,那將會是如何一步一步發生?
  • 你如何才能避免一步一步變得平庸?

為回答上述幾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把“英才”“精英”兩個概念搞清楚。然後再進入第二對概念:“思維力”和“創造力”。最後,我們一起討論這兩對概念與在座同學的未來有什麽關係。

先講“英才” 和“精英”有什麽區別。

大家是否注意到,這次夏令營的名稱中CTY,代表什麽?誰注意到?Center for Talent Youth. 這裏的“Talent”可以翻成“英才”。在英語中還有個有趣的單詞,與Talent 經常放在一起使用,叫做“Gifted”.就是禮品Gift加ed,可以翻譯成“天賦”。比如,美國中學裏的英才班,就叫做GT班,也就是“Gifted & Talented”;英才課叫做GT課。為什麽天賦用Gifted這個詞呢?因為根據西方人的文化,每個人都是上帝創造的。如果你天賦特別優秀,特別聰明,那麽,這是上帝給予你的特別的禮物。今天在座的作為青少年英才,被選拔參加這個夏令營,心裏高興嗎?我知道,你們的家長一定非常高興,很為你們的成績感到自豪。其實,嚴格意義上說,你作為一個“英才”,並不太多是你的功勞。是誰的功勞?主要是你們家長的功勞。因為是先天的天賦,所以與你們家長的基因更有關聯。難怪他們比你們還高興呢!(笑聲)。“英才”作為“Gifted and Talented”,是指人的天賦在先天上是有區別的。有些人聰明一些,有些人遲鈍一些。當然,這裏的特質不僅僅是聰明,還包括其他一些素質,例如好奇心、主動性、熱情、積極心態、記憶力強等等。你們老師在推薦你時,用來描述你身上的那些優秀的特質和潛能,都可能與天賦有關。因此,可以把“英才”理解成一個“人類學”的概念,因為它與“人的天賦差異性”這樣一個基本事實有關聯。

那麽,“精英”是不是一樣的意思呢?很不一樣。“精英”的英文單詞是:“Elite”。與“英才”不一樣,“精英”是一個“社會學”的概念,不是一個“人類學”的概念為什麽這樣說呢?讓我用例子來說明。我們都會在生活中觀察到,許多人天賦並不優越,但是通過自身努力,後來成為社會精英。比如,現任美國總統布什大學時是一個成績是C的學生;甚至愛因斯坦在青少年時期還不能算是英才學生。另外,兒童時候特別聰明,長大以後卻不了了之,變得平庸的例子當然更多,我相信你們的家長都可以舉出很多這樣的例子。你們父母希望這種例子不要發生在你們身上。“精英”作為一個“社會學”的概念,是因為它與社會學中的一個統計學規律有關,這個規律叫做“2/8”原理。可以這樣來表述:

在一個群體的社會實踐中,總是20%的人做80%的事情(或者效益),而另外80%的人隻產生20%的效益。由於同樣的原因,20%的人也往往享受80%的財富(包括資源、注意力、機遇),另外80%的人隻享受20%的財富.

我相信,這是關於“精英”的最廣泛的定義:這個創造80%效益和享受80%財富的20%的群體,就是所謂的精英團體。“精英”作為一個社會學概念,是因為隻有當人融入到社會群體中,這個統計學規律才起作用。你要知道,統計學規律是非常厲害的規律。它是一個事實性或者經驗性的規律,你都不知道如何去解釋它,但是它就在那裏起作用。這個規律應用非常廣,比如,在商業裏的市場營銷方麵,在管理學上,都經常被提起。

這個“2/8原理”在教育學方麵也有很大的影響。在座的目前還是學生,正在接受教育,所以與你們很有關係。我有一個觀察。在中國,一個學齡兒童隨著年齡和學齡的增加,越變越笨。-----這裏的笨,當然是相對的。不是相對於周圍其他同學,而是相對於自己,相對於你自己。比如說,在3-4歲的時候,非常聰明,很有靈氣。到了小學,還非常聰明,到了初中,差一點,但還不錯。但是,越到後麵,你從他眼睛裏感覺到的那份靈氣越來越少。過去他總是好奇,喜歡提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喜歡問為什麽,喜歡觀察,後來,他越來越對未知沒有興趣,甚至對思考也沒有興趣,他甚至會說,問這些問題有什麽意義呢?老師不會考這些問題的。或者這些問題老師自己也說不清楚。為什麽會這樣呢?沒有人會願意變成這樣。但是,還會有人一點一點地變成這樣,為什麽?可以用“2/8原理”來解釋。因為當兒童在早期作為個體,沒有融入社會團體的時候,2/8原理還不起作用。每個人雖然有天資區別,但是社會的統計學規律還沒有發揮作用,兒童個體的天資都有待開發。隨著年齡的增大,與群體接觸越多,社會性越強,作為一個群體行為的統計學規律就開始起作用,開始影響他的成長。最後,精英的2/8原理開始顯現,由於教育資源(包括老師的注意力)的不均勻分配,部分即便是有天賦(其實大多數人都是有天賦的)的同學,也可能開始被“擠”出“幸運”的圈子外麵去了。比如說,這次夏令營的英才選拔,就有很多同學沒被選上,難道他們就不優秀嗎?當然不見得,隻不過是因為名額有限,還有很多偶然的因素。

關於“英才”和“精英”概念的區別和關係,我們先說到這裏。等一會兒再回來討論它與我們的關係。現在我來講今天的核心概念,“思維力”和“創造力”。

我發現,許多人講創造力,總是強調創造力與思維,特別是邏輯思維的區別。比如說,創造力來自非邏輯思維,包括形象思維,想象力,發散性思維,逆向思維,非常規思維,直覺力等等。所以,訓練創造力,就要多做腦筋急轉彎一類的題目,要打破常規思維,1+1等於2。不行,這是常規思維。1+1等於3,4,5。這才是非常規思維。8+8等於?16?不對。等於88。等等。還有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我們中國人的創造力所以不如西方人,是因為中國人的邏輯思維,或理性思維太強,非理性思維不夠。我承認這些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我今天要講的觀點。那麽,我要講什麽觀點呢?

根據我在生活經曆中對東西方文化的比較觀察,我發現中國文化中的非理性思維是非常強的。比如中國文學(或者文字)中的比喻句特別多。在我們的語文作文中,特別喜歡用形容詞。用“蘋果”比喻姑娘的臉;用“火盆”比喻高懸在天空的太陽;用“大海”比喻寬廣的胸懷。平時日常語言中的比喻非常豐富。在中國傳統哲學中,非常*慣用“類比”思維。例如,在老子的哲學裏,用一對“陰陽”概念,借用“類比”思維,裝進去許多其他概念:如“天與地”;“剛與弱”;“太陽與月亮”;“男與女”;等等,都屬於類比聯想。還有,老外看中國人的菜單,看不懂。因為裏麵充滿比喻和聯想。每年春節前後,在香港有一道菜,叫作‘金銀滿地’。它其實就是炒雞蛋,其中蛋黃為金,蛋白為銀。中國人用類比的思維方法,聯想到“大吉大利”。許多關於數字諧音的*俗,近年來更是不得了。“8”和“6”這兩個數字,行情大漲。所以,我認為,中國人的非理性思維其實非常發達,即通常說的小聰明。非常規思維,走捷徑,其實中國人非常在行。與此對應的創造力也很發達。但我以為,這種“類比”和“聯想”型的創造力,在大多數情形下,隻能算是小創造力,中國人並不缺乏。中國人缺乏的是“大創造力”。

什麽是我要說的“大創造力”呢?不是寫一句漂亮的廣告語,或者現在流行的短信寫手之類的創造力。我想說的“大創造力”是“理論創造力”,即對於人類的思維和實踐具有重大影響的理論的創造能力。我們今天在中學和大學裏學*的大部分課程,背後都有相關的理論在支撐。以“數理化”為例子。數學裏麵就有“幾何學”、“代數學”、“三角”、“解析幾何”、“微積分”、“函數”、“概率學”、“群論”、“極限”等等。物理學中光力學就有“牛頓經典力學”、“電磁學”、“熱力學”、“統計力學”、“量子力學”。化學理論中有“元素周期理論”、“原子結構理論”、“分子鍵理論”、“有機分子的表達理論”、“表麵化學理論”、“固態化學理論”、“氣體熱力學理論”等等。在工程學中,有更多的各種各樣的近似理論和模型,用來解釋、預測和模擬現實生活中的經驗觀察。我要討論的所謂“大創造力”,就是那些為創造這些理論所需要的人類的聰明才智。我要指出的是,所謂的“大創造力”不一定指“思維規模上的宏大”,而主要是指“思維緯度上的獨特和深刻”。因為這些“規模宏大的理論”並不是任何一個人的能力所完成的,而是眾多天才人物和普通實踐者的智慧結晶。我特別要指出的是,這些非凡的理論創造,全部是人類一代一代的天才和普通實踐者的理性思維的成果。沒有理性思維,這些理論的創建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根據我的觀點,“大創造力”與理性思維密切相關。人類的創造力寓於理性思維之中(而不是之外)!

讓我先講一些眾所周知的事實,來支持我的觀點。德國民族,是世界上最理性、最嚴謹、行為也是最古板的民族。邏輯思維非常強,但是,德國人也是世界上最富創造力的民族。而且是大創造力。在近代史和現代史上,大部分大哲學家和思想家是德國人。我們試著舉幾個名字,黑格爾,馬克思,康德,叔本華,尼采,海德格爾,萊布尼茨。當然還有愛因斯坦,是德國猶太人。另外,英國人也是西方民族中偏於古板嚴謹的民族,但是,英國人對科學的貢獻有目共睹。牛頓是英國人。休謨是英國人。亞當斯密是英國人,達爾文是英國人。這些事例,深刻地說明了創造力與思維力,特別是理性思維力之間的密切關係。

創造力與思維力是通過什麽樣的方式緊密聯係的呢?我要用一個非常簡單的模型來說明。

在中學中,我們是如何表達一個物理力?大家知道,中學物理課本告訴我們,力有三個要素:作用點力的長度力的方向。可以用一個矢量箭頭來表達。箭頭有一個起點,代表力的作用點;矢量有一段具有長度的中間直線,直線的長度代表力的數值大小;在直線的終點有一個箭頭,代表力的方向。我要借用這個經典的力的矢量模型,來說明思維力和創造力的關係。(吳博士這時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矢量箭頭。)

我認為,在一個完整的思維力模型中,也應該包含三部分:思維力的起點(也可以叫做問題的起點);思維力的強度(也可以叫做思維力的推進程度);思維力的終點(也可以叫做問題的答案或者方向)。在思維力和物理力的矢量模型的類比中,我的觀點是,把思維力終點,類比成物理力三要素中的“力的方向”,實際上含義非常深刻。在後麵的討論中,我會進一步說明。事實上,任何思維的終點,即問題的答案,都隻有暫時的、相對的意義。沒有一個問題的答案具有絕對的終結性的意義。因此,思維力的終點,更像是確立了思維力的推進方向;我們的思維通過這段思維力的推進,確立了一個看問題或思考問題的視角,獲得了在這個視角下所達到的新的認識視野。因此,把思維力的終點,不看成是獲得了一個答案,而看成是確立了思維力的方向,是非常有啟示意義的。我曾經在另一個演講中,提到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說“原因”和“結果”相對應,那麽“問題”的對應詞是什麽呢?我說其實不是“答案”,而是“探索”。每一個“問題”,都對應一個“探索”。對“問題”做“思維力”的推進,使我們獲得了“探索”的方向,進入了在這一探索方向上的新的視野。 

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在一個完整的思維力的矢量模型中,創造力是如何與思維力相聯係的。我認為創造力是直接與思維力相鏈接的。思維力和創造力是一個水乳交融的關係。創造力發生最密集、最活躍的地方,是在思維力的起點和終點

在思維的起點,是問題的提出。沒有問題,思維就不會發生。我們都知道,提出問題,特別是一個好的、有意義、新奇的、別人沒想到的問題,是非常不容易的。這裏需要什麽?需要獨創性、好奇心、觀察力、直覺力、主動性、動手能力等等。單單這些能力還不夠。要把直覺性的原始問題,轉化成可以應用思維力的理論問題,還需要把這些朦朧、複雜的原始好奇和疑慮,通過抽象、概括、簡化、定義等等過程,並在這個基礎上,展開理性思維進一步推進,也就是思維力矢量模型中的中間部分。

進入中間部分以後,就是思維力的推展部分。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也就是古希臘哲人亞裏士多德所總結的形式邏輯三原則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有時候還包括第四條原則:充分理由律。關於形式邏輯對於思維力和創造力的作用,其實非常重大。可惜今天不能展開。這是另外一個題目。希望以後有機會再講。在目前中國中學期的學術訓練中,對思維力的理解和訓練被局限於這個矢量的中間段。這一點我會在後麵的演講中繼續討論。

在思維力的終點,我們需要什麽呢?我認為有三點:(1)反思力;(2)批判和懷疑精神,(3)超越意識。問題的答案或結論出來了,但還不滿足;不斷地挑戰現成的結論和權威;通過反思、懷疑和批判,和超越,讓思維力繼續推進;在新的層次、新的角度、新的體驗、新的問題框架下繼續推進,使理論不斷地得到修正和創新。

下麵我要說明的是,目前我們學校裏提供的思維訓練是非常有局限性的。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無論對我們的同學、老師和家長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知道,目前中國由於應試教育製度對於教育實踐的限製,在課堂和課外解*題是目前我們學校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最重要的手段。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解*題中的思維,和實際生活和科研中的思維是非常不同的。因為解*題中的思維,思維力矢量箭頭的兩端往往是明晰的。換言之,也就是問題的提出問題的答案是明確的。由於*題中“問題”和“答案”本身已被預先確立,學生隻被要求在思維力矢量的中間部分做思維推理。在這樣一種訓練模式中,學生得到的思維訓練,是一個起點和終點兩頭被切掉的思維訓練,我要把它叫做“中間段訓練”,因此是不完全的思維訓練。-----這樣訓練出來的學生,解難題能力,考試能力也許很強,但是,遇到實際問題,就可能無所適從。為什麽呢?因為解決實際生活中的難題,需要一個人具有完整的思維能力,僅有“中間段訓練”的人,是很難勝任實際生活中的難題的

讓我們看一看實際生活中的難題的例子。實際生活中的難題,包括真實世界中的科學難題,如果用思維力矢量來表達,這些難題的矢量兩端,是模糊的、未界定的、有待界定的。在問題的起點,在實際生活中,能否敏銳、準確地洞見問題,通過觀察、直覺、分析、抽象、歸納等思維步驟,提出並確立問題的原始條件、邊界限製、曆史背景、前人的經驗、對未來的意義等等,是能否界定問題的第一步,往往也是最關鍵、最根本的一步。這一過程往往是思維者的原創性、主動性和創造力的最強大的體現。在思維力的終點,現實中的問題,其答案的正確與否,往往是不確定的、與起始條件和邊界條件有關的、開放的、有待證偽和修正的。因此,與*題中兩端明晰的矢量箭頭相區別,現實中的思維力難題,可以用兩端模糊的矢量箭頭來表示。(吳博士此時在黑板上畫了兩端模糊的矢量箭頭)。

現在,我用科學史上一個有名的難題作為例子,說明在問題的起點,特別是如何界定問題的邊界條件、分析和確立問題的起始概念,等等,需要極大的想象力、抽象力、原創性思維,也就是創造力。我要用經典幾何學作為例子,也叫做歐幾裏德幾何學,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第一個具有數學層次上、高度抽象和精密的理論。時間在2500年以前。地點是歐洲文明起源地的古希臘城邦。在幾何學的發展史中,有三個著名的幾何難題一直困惑了數學家們。其中的一個問題叫做“角三等分問題”,可以表達如下:“將一個角分成三等份”,它是三大難題之一,困擾了無數的天才數學家長達2000多年。同學們也許覺得奇怪,這個問題看起來不是太難嗎?比如說,角三等分,用量角尺量一量,除以三,不就把角三等份了嗎?這當然可以。因為,在你的問題界定中,可以用量角尺。於是問題就解決了,後麵的思維也就不存在了。但是,那個困擾古希臘哲人的問題的起點,是另一種界定。那就是,隻能“用直尺和圓規”這兩個工具來解題。這就是問題的起點,被明確定義。這個隻能“用直尺和圓規”的前提為什麽那麽重要呢?因為從這個界定出發,進行思維推展,最後推出了我們現在中學數學裏學的全部幾何學。這個幾何學體係在2500多年前由古希臘學者基本完成。所以說“隻能用直尺和圓規”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前提界定。問題的界定決定了思維的方向、深度和規模。為什麽古希臘人那些英才們當時會想出這樣一個天才的“界定”?我們不知道。雖然我們中國古人也知道如何丈量土地,但是我們沒有以同樣的方式提問題,所以我們就沒有開發出幾何理論。一直到19世紀,出生於上海徐家匯的徐光啟才第一次把希臘人的《幾何原本》翻譯過來。你們初中裏做的幾何求證題,都是從那裏來的。------順便提一下,後來被數學家陸續證明了這個難題是無解的。不是解不出,而是證明無解。那已經是17世紀了。笛卡兒等數學家在求證無解以後,硬是繼續把思維推進,後來又創造了另一種幾何理論,就是我們在高中裏學的“解析幾何”。這個例子說明,問題的起點對於理論創造力的重要性。這是第一個例子。

在座的許多同學也許喜歡文科。那我就再舉一個文科的例子。比如說,經濟學,是研究人的經濟行為。我們知道,中國對人類的經濟實踐貢獻很大,比如中國人使用紙幣的曆史,就比西方人早;世界上最早的國際商業交易會,也是在中國開的。但是,中國人對經濟學理論的貢獻卻幾乎為零。最早的經濟學理論,是由亞當斯密,一個英國人,建立的,他寫了一本經濟學經典著作,叫做《國富論》。從此以後,我們才發現,原來經濟行為也可以通過理論模型來描述。為什麽原來不知道呢?這裏又涉及到一個重要的問題的起點:前提界定。我們現在知道,西方的幾乎全部經濟學理論,都建立在二個簡單而且絕對的概念上,一個是“經濟人”概念;另一個是“效用”概念。隻有把這兩個概念建立起來,定義清楚,經濟學理論才有了一個基點。這個“經濟人”概念是什麽意思呢?我可以用“分蛋糕問題”做一個說明。“分蛋糕理論”屬於最簡單的Game Theory 也就是“博弈論”。問題可以這樣表達:兩個孩子分蛋糕,媽媽無論怎麽切,都不可能均勻。孩子都要挑大的一塊,要爭鬧。那麽,怎樣的策略是最好的策略,可以讓兩個孩子都沒有意見呢?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博弈論問題,後來從中推出了在博弈論和經濟學中很重要的“極大極小原理”。誰能知道這個最好的策略呢?---對了。最好的策略是讓一個孩子切蛋糕,另一個孩子挑蛋糕。這樣,兩個孩子都會自覺自願,無法爭吵。但是,這個策略的前提,其實整個經濟學理論的前提,都建立在一個前提假定上,就是,兩個孩子都要最大的蛋糕,都要在可能的情況下,自己利益最大化。這就是“經濟人”假定。我們知道,這個“經濟人”假定,在實際生活中並不真實,許多情形下一般人的行為模式並不那樣的自私,比如說,中國文化中的“孔融讓梨”,就不符合這個假定。但是,有了這個假定,才有了現代經濟學。這個例子也很好地說明,關於問題起點的定義,對理論創造的重要性。

其實,不僅是在問題的起點,創造力實際上是融合在思維力的全過程。包括起點,中間和終點。(吳博士這時在黑板上畫了由許多小星號鏈接的矢量圖形)。這個圖像,表達了一個完整思維力。創造力的火花(這裏用小星號表示),所謂的非線性的跳躍性思維,可以貫穿在完整的理性思維鏈當中。如果說當中的短線是思維力的脈衝,連接短線脈衝的就是創造力的火花。但是,沒有思維力作為背景,這些火花隻是曇花一現而已,不會產生大的結果,隻能是一些靈感和創意而已。例如,從樹上掉下來的蘋果,隻所以引發牛頓創立萬有引力定律,是因為牛頓在伽利略的力的概念基礎上,做了大量的理性思維,終於有一天他頓悟到,其實發生在地上的力學原理,同樣可以解釋天上的事情,天體運行也可以遵守伽利略的力學原理。盡管牛頓不能理解引力的本質,但是通過數學描述,牛頓完成了整個古典力學理論的創建。愛因斯坦也是一樣。在古典幾何理論的框架下,愛因斯坦無法用數學描述他所頓悟到的時間和空間的性質。一直到應用了非歐幾裏的幾何,愛因斯坦才完成了廣義相對論的理論構建。因此,頓悟式的創造力,往往發生在理性思維的極端處。“眾裏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個“尋它千百度”,就是理性思維的徹底展開。還不行,於是一個頓悟,一道靈光,一個創造的火花出現了。沒有“尋它千百度”的功夫,靈光是不會出現的。即便出現了,也隻是無果之花。要成就大創造力,這些非理性思維火花,必須鍥入理性思維的鏈條。

最後,我談一談“思維力”和“創造力”,以及“英才”和“精英”這些概念與在座同學之間的聯係。先回到我們的開場白問題。我們如何避免一步一步地、無可奈何地變成庸才?我認為,同學們前麵有三座大山。在克服這三座大山時,你可能被甩下來。第一座山:“2/8原理”;第二座山:“他人”;第三座山是“知識”

關於“2/8原理”,前麵已經討論過。它是一個社會學的統計規律。當你從家庭、到學校競爭,再到社會競爭,一路走過來,這個社會學的規律在你身上的作用也就越來越大。你要保證始終在20%的群體內,享有80%的資源,同時你也要付出80%的努力。由於其他人也想進入20%的圈子,你可能會被擠出來。或者,在不知不覺當中,你滑進了80%的群體。在這裏,你隻能得到20%的資源,當然,你也可以偷懶啦,因為你隻產生20%的效益。這是你在成才道路上的第一座山。因此,無論你多聰明能幹,你仍然必須有很強的競爭意識,並且願意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你在成才道路上的第二座山,就是“他人”。這是什麽意思呢?就是那些80%人對你的影響。“他人”的人生觀、世界觀、觀點、信念、審美、*慣、生存方式,等等,對你所產生的影響。英文裏有個詞,叫做“Peer Pressure”,就是“同伴的壓力”,這些壓力,或者用更形象的語言來表達,就是“拉力”,會把你“拉進”80%的群體。這個過程,你可能不知不覺,也可能是心甘情願地發生。

那麽,“知識”又是怎麽回事呢?我們都熱愛知識,對知識非常渴望。老師和家長也希望教給你更多的知識。如果把思維力和創造力比喻成肌肉的物理力,那麽知識就是提供給肌肉的養料。但是,我們要認識到,如果你的思維力和創造力的肌肉沒有得到很好的訓練,本身不發達,太多的知識反而使你的思維力和創造力的肌肉萎縮。因此,生吞活剝、未經過自己大腦思維力的消化,這些知識,可能會起反作用的。在應試教育中,急功近利的知識灌輸,往往導致思維力和創造力的萎縮,就是因為這個道理。

總結起來,上述三座山對你的作用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在“2/8原理”的競爭中你很可能是被“擠出去”的。“他人”則是把你“拉出來”的。“知識”則是讓你“掉進去”的。一個“擠”,一個“拉”,一個“掉”,這個過程也就完成了。同學們應該警惕,這個過程是否已經在你身上發生了。

同學們可能要問,那麽,“思維力”和“創造力”,與“英才”和“精英”,有什麽聯係呢?我們可以想象下麵這種情況。如果你作為一個英才學生,你得到的思維訓練僅僅是解難題一類的“中間段訓練”,也就是說,在思維力的起點和終點,你的訓練是很少。這種情況下,因為你是英才,比其他同學更加聰明,所以你在解難題時,也表現出你的特殊優勢,比人家解得快,當然考試也得高分。父母老師對你也很讚賞,你的自我感覺也非常好。雖然你也發現自己與以前比,除了解題以外,對許多事情的好奇心不如以前,除了題目和課本,你腦子裏對生活、對世界也沒有什麽問題,生活中發現的一些矛盾現象,也沒有力氣和興趣去思考。總而言之,你的好奇心、主動性、觀察力、行動力、想象力都不是那麽飽滿和強烈。功課累了,你更願意沉默,打開電視,看一些大眾娛樂節目,放鬆一下緊張的神經。休息好了,繼續做題目,繼續考高分,繼續受到老師和家長讚賞,繼續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覺。-----這種情況下,你還是一個非常看好的英才學生。但是,因為你的訓練隻是不完整的思維訓練,你除了解難題,從來沒有機會得到包括起點、中間段和終點在內的完整的思維訓練。當你進入社會,你可能就不能適應真實問題的思考方法。因為你從來沒有得到有效的完整的思維訓練。你甚至都沒有機會進入社會崗位,因為在麵試時,你就被淘汰了,因為你除了消極地回答問題,你的腦子裏都沒有問題了。你眼神裏的靈氣已經消失了。你如果覺得這個描述似曾相似,那你就要警惕了。現在你也許還沒有感覺,你雖然還是英才學生,但是離精英越來越遠了。------回答了前麵的問題,你是這樣一步一步變得平庸的。

那麽,我們的對策是什麽?這裏我提出“英才教育”的三大原則。

(1)遠大誌向;

(2)嚴格的自我訓練(品格和意誌訓練;體魄和審美訓練;思維和創造力訓練)

(3)參與社會實踐。

所謂“遠大誌向”,就是你必須有強烈的成功欲望,有強大的意誌力和競爭力。所謂“嚴格訓練”,就是這種意誌力的體現。最後一點,“參加社會實踐”,這就是鍛煉和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鍛煉,可以彌補學校裏隻做“中間段訓練”的不足。認識到單純解難題的訓練,是不完整的思維訓練。如果你隻是這種類型的好學生,從現在開始,你就要非常警覺。當你與接受完整思維訓練的人在一起,你就會立即感到壓力。中國同學到國外大學去留學,會感到這種壓力。就是因為我們學校中的思維訓練的這種缺陷和不足。彌補這種不足的一個辦法,就是積極參與實際鍛煉,包括思考和討論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聯係實際的科研題目。在實際的科研題目中,問題的起點往往是模糊的,需要你去體驗、去試驗、去挖掘、去鑒別、去定義、去簡化。同時,在實際生活中,你會發現,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答案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取決於你的前提條件。生活中的答案不是僵化不變的,總是導向新的問題,總是充滿矛盾和疑惑,總是那麽可疑,總是那麽不牢靠,所以,總是引導你繼續思考,去進行反思。-----英才教育中倡導“做中學”,倡導社會實踐,就是這個道理。我希望,英特爾英才俱樂部和愛因斯特CTY英才中心倡導的英才教育理念,就是貫徹這三個英才教育的原則。

我的演講到此打住。謝謝大家的聽講(熱烈鼓掌)。下麵,互動時間,提問題。(非常踴躍的互動問答)

 

國際中國文化出版社IPHCC供稿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