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的價值該如何衡量?

來源: 多論多 2016-12-28 20:22:2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898 bytes)
“簡曆石沉大海”“月薪縮水7000元”“對工作滿意度不足40%”……最近,海歸變“海帶”的新聞成為時下大陸又一個集中吐槽的話題。留學是否仍是值得投資的“鍍金”方式?這一價值疑問也成了民眾始終解不開的心理疙瘩。

  費盡千辛萬苦出國鍍金,滿懷赤子之心回國發光。長時間以來,在大多數人心中,海歸就好像西行歸來的玄奘,被塑造成取得真經的社會精英。然而,時代在變化,“出國=鍍金”這一等式的兩端都發生了變化。

  大陸民眾的生活越來越富足,資金門檻越來越低;大陸基礎教育水平不遜西方,智力門檻更是不複存在;再加上,本土高等教育不斷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發展鴻溝逐漸填平,這些變化都促使留學回歸本來麵目——僅是一種追求多元、豐富人生的教育選項,而非是一種代價高昂、義無反顧的成功籌碼。

  事實上,如今很多海歸的留學觀已趨於理性,但是“留學無用”的心裏疙瘩卻似乎一直解不開。每當有人關注到海歸身份並沒帶來實質性的物質價值時,類似爭辯就會甚囂塵上,“出國鍍金”這一過時觀念又成了衡量投入產出的價值公式,困擾眾多海歸。

  可以說,公眾對海歸價值的現實衡量,折射出中國社會教育價值取向的變遷。此前,北大學子賣豬肉、農民工收入超過大學生等話題被炒作多年,所用標準跟如今評估海歸價值如出一轍,就是錢。不可否認,錢是衡量成功的最直觀標準,但把求學的目的局限在如何掙更多的錢,這種觀念顯然輕薄了教育的價值。

  曾有海歸感慨:出國的真正價值,是在於這一路上會有不一樣的人、風景和感悟,開拓了眼界,豐富了思想,獨立了自己;中國畫家陳丹青也說過,海外經曆最可貴的財富不是所謂前沿專業知識,而是獨立人格、自由思想,以及因此體現的一係列價值觀。現代價值觀才能從深遠處對中國發生影響。

  無論對於個人還是社會,留學的價值都不是單純用錢衡量的。歸來時的物質目標越沉重,出發時的初心越容易被遺忘。不論身處中外哪種教育體係,簡單地以“薪”定成敗都是不妥的,人們都應尊重教育多元價值、長遠價值,從而在對理想和目標的勇敢追求中實現自我價值。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