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美國高等教育院校中男女學生的比例是2.16比1。即便是20年後,也就是1970年,男學生的數量也還相當不少。然而,現今整個情況卻發生了大逆轉:大學校園中,女生數量比男生數量多出了31%(具體見圖表)。
當然,這種現象並非最近才冒頭。1979年,也就是三分之一個世紀之前,女生數量就超過了男生數量。不過,有趣的一點是,自那以後,男女生比例並沒有回到二者大致相當的平衡狀態。事實上,大學校園中女生數量更多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盡管速度非常緩慢。此外,有一些其他證據顯示,女性的整體大學生活經曆更為積極——比如說,大學男生的輟學率就相對更高。
當然,根據教育程度和種族的不同,女生占主導的情況也略有不同。碩士研究生階段,女生人數超過男生50%以上,不過在博士及以上階段,女生數量僅比男生略多。這裏還有非常明顯的種族特征:黑人學生中,女生比例約為64%,幾乎是男生的兩倍。相較之下,亞洲學生中男女比例最為平衡,大約為47比53。為什麽?教育程度、經濟情況、家庭背景和其他特征能否解釋這種現象?
1950年至1980年間男女生數量差距逐漸縮小的趨勢相對來說較為容易理解。有關女性在社會中的主要角色是生育、撫養和照顧孩子而不是工作的傳統觀念逐漸消解,女性並不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觀念也隨之瓦解。這很好地解釋了1980年男女生入學比例的相對平衡、而一個世紀之前大部分學生為男性這一現象。可是要怎麽解釋自那之後大學男生相對數量持續下降呢?我並不肯定這其中的確切原因,但我肯定這方麵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不過,對此做一些猜測可能會有所幫助。
首先,在我看來,大學歧視男學生——當然是以一種最為微妙的方式——盡管這個原因對男女學生招生數量差距上所造成的影響非常之小。有一種觀點是,男學生相對來說更不成熟,在社交上令人生厭,甚至更糟糕。比起姐妹會,兄弟會更令人討厭,更容易被懲罰。在《滾石》(Rolling Sonte)雜誌上出現了一篇大部分為虛構的強奸報道之後,弗吉尼亞大學校長凱瑟琳·蘇利文(Kathleen Sullivan)暫停了所有兄弟會,而沒有一家姐妹會受影響。目前這一命令仍然有效。這是針對男性這一群體的歧視。男校現在幾乎已經絕跡,女校則還能找到那麽幾所。有時候,如果女生和男生之間出現爭端,校方會傾向於選擇直接做出決斷——相信女生。這在杜克大學曲棍球隊強奸案中得到了驚人的體現:一名女性宣稱被強奸,多名男性辯稱自己無罪,而大家都選擇相信受害女性。後來法庭庭審證實這幾名男性是無辜的,然而杜克大學采取的魯莽行動已經深深影響到了這幾個人的生活。
其次,我認為現代福利係統會對男性造成一種特別的傷害,有時候會降低他們的責任感。非洲裔美國人尤其依賴於公共救助項目。我不認為這一族群當中男女大學生懸殊的比例是一種偶然。而在那些依賴公共救助的家庭中,父母離異的情況也特別普遍。依靠福利項目生存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更差些。通常情況下,這會導致男學生加入幫派,最後以坐牢收場。僅僅坐牢這一項,就足以從相當程度上解釋為何大學校園中黑人男學生數量稀少了。
有證據表明,女性在學習上的表現一般會超過男性,而這是大學校園中女生數量多於男生的一個非歧視性的解釋。不對性別進行限製的大學錄取政策自然而然地造就了更多女性被錄取的結果。僅僅是猜測:我認為小學和中學教育的糟糕本質從整體上說對學生們是一種傷害,不過可能男學生受到的傷害更大一些。私立小學和中學中,男女生比例是否一樣懸殊?高質量郊區高中畢業生所進入的大學中,男女生比例比其他人進入的大學更為平衡?
當然,圍繞這一問題已經展開了一些嚴肅的學術研究,不過似乎還不夠多。2006年克勞迪婭·高德林(Claudia Goldin)、勞倫斯·卡茲(Lawrence Katz)和伊利亞納·庫茲穆克(Ilyana Kuziemko)所作的一份有意義的研究指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女性在數學和科學學科中的得分越來越高。不過這份研究已經有些年頭,而且和公共政策相關的潛在性別歧視問題從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我們現在所需要的,是采用高級統計方法對大學校園中男女比例不平衡問題進行更為詳盡和係統的研究調查。
本文作者理查德·維德(Richard Vedder)係美國大學學費及效率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llege Affordability and Productivity)總監、俄亥俄大學教師和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副學者(adjunct sch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