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國父親的親身經曆:我眼中的美國小學教育

來源: 豆豆眼兒 2014-07-25 11:30:1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8348 bytes)

沒有統一的教科書,沒有統一的考試,沒有對學生的三六九等的分類排位。這就是呈現在一個中國記者眼前的美國教育。麵對與中國教育截然不同的西洋景,種種的疑慮、困惑接踵而至什麽樣的教育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把兒子帶到美國念書是不是我一生中最蠢的事?

 

美國小學給10歲的兒子留的作業是寫一篇論文,題目嚇我一跳:《中國的昨天和今天》。學習二戰史,美國老師竟然讓10歲的孩子回答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是杜魯門總統的高級顧問,你將對美國投放原子彈持什麽意見?種種不可思議的事情,種種躲閃不開的衝突與思考,我由此遭遇美國教育。

 

當我牽著10歲的兒子登上中國東方航空公司飛往美國洛杉磯的班機時,心中就充滿了疑惑:我不知道在孩子這麽小的年齡就把他帶到美國去,是不是一個失策?一位 朋友的勸告還響在耳邊:最少應該讓孩子在中國接受完基礎教育再到美國,因為中國的基礎教育是最完整、最係統的。多少專家也認為,美國的高等教育很出色,而 基礎教育絕對不如中國紮實。

 

直到我把兒子送進了那所離公寓不遠的美國小學的時候,內心的憂慮終於得到證實:這是一種什麽樣的學校啊!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放聲大笑,每天在學校最少讓學生玩兩個小時,下午不到3點就放學回家,最讓我開眼的是兒子根本沒有教科書!那個金發碧眼的女教師弗絲女士看了我兒子帶去的中國小學四年級的數學課本後,溫文爾雅地說:我可以告訴你,6年級以前,他的數學是不用再學了!麵對她那雙充滿笑意的藍眼睛,我就像挨了一悶棍。一時間,真是懷疑把兒子帶到美國來是不是幹了一生中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天過去,看著兒子每天背著空空的書包興高采烈地去上學,我的心就覺得沉甸甸的。在中國,他從一年級開始,書包就滿滿的、沉沉的,從一年級到四年級,他換了三個書包,一個比一個大,讓人感到知識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國,書包裏沒了負擔,孩子精神上就更鬆快了,這能叫上學嗎?一個學期過去了,把兒子叫到麵前,問他美國學校給他最深的印象是什麽,他笑著送給了我一個字正腔圓的答案:自由!這兩個字像磚頭一樣拍在我的腦門上。

 

此時,真是一片深情懷念中國的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為什麽中國孩子老是能在國際上拿奧林匹克學習競賽的金牌。不過,事已至此,總不能再把他送回國去呀,也隻有聽天由命了。

 

牛氣衝天的作業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兒子的英語長進不少,放學之後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圖書館,不時就背回一大書包的書來。問他一次借這麽多書幹什麽,他一邊看著那些借來的書一邊打著計算機,頭也不抬地說:作業。

 

作業?我忍不住湊過去看,兒子打在計算機屏幕上的標題是:《中國的昨天和今天》。這是一個小學生的作業?這樣天大的題目,即便是博士,敢去做嗎?於是嚴聲厲色地問兒子這是誰的主意,兒子坦然相告:老師說美國是移民國家,讓每個同學寫一篇介紹自己祖先生活的國度的文章。要求概括這個國家的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與美國的不同,說明自己的看法。

 

我一時語噎:真不知道讓一個10歲的孩子去運作這樣一個連成年人也未必能幹的工程,會是一種什麽結果?偌大一個中國,它的地理和文化,它的曆史和現狀,一個10歲的孩子能說得清麽?我隻覺得一個10歲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弄這些大而無當的東西,以後恐怕是連吃飯的本事也沒有了。

 

過了幾天,兒子完成了這篇作業。沒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頁的小冊子。從九曲黃河到象形文字,從絲綢之路到五星紅旗……熱熱鬧鬧。我沒讚揚,也沒評判,因為我自己有點發懵,一是我看到兒子把這篇文章分出了章與節,二是在文章最後列出了參考書目。我想,這是我讀研究生之後才使用的寫作論文的方式,那時,我30歲。

 

不久,兒子的另一個作業又來了。這次是《我怎麽看人類文化》!如果說上次的作業還有邊際可循,那這次真可謂是不著邊際了。

 

兒子猛不丁地冒出一句:餃子是文化嗎?

 

餃子?文化?我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回答。為了不誤後代,我隻好和兒子一起查閱權威的工具書。真是沒少下功夫,我們總算完成了從抽象到具體又從具體到抽象的反反複複的折騰,兒子又是幾個晚上坐在計算機前煞有介事地做文章。我看他那專心致誌的樣子,不禁心中苦笑,一個小學生,怎樣去理解文化這個內涵無限豐富而外延又無法確定的概念呢?但願我這個虎頭虎腦、從來就對吃興趣無窮的兒子,別隻是在餃子、包子上大作文章。

 

在美國教育中已經變得無拘無束的兒子,很快就把文章做出來了,這次打印出來的是10頁,又是自己設計的封麵,文章後麵又列著那一本一本的參考書。

 

他洋洋得意地對我說:你說什麽是文化?其實特簡單就是人創造出來讓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樣子,似乎他發現了別人沒能發現的真理。後來,孩子把老師看過的作業帶回來,上麵有老師的批語:我布置本次作業的初衷是讓孩子們開闊眼界,活躍思維,而讀他們作業的結果,往往是我進入了我希望孩子們進入的境界。

 

沒有評價,既未說對,也沒說不對。問兒子這批語是什麽意思,兒子說,老師沒為我們驕傲,但是她為我們震驚。

 

是不是?兒子反問我。

 

我無言以對。心中始終疑疑惑惑:弗絲老師希望他們進入什麽境界?

 

小學生像研究生一樣思考和探索

 

兒子6年級快結束的時候,老師留給他們的作業是一串關於二次大戰的問題。你認為誰對這場戰爭負有責任?你認為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麽?如果你是杜魯門總統的高級顧問,你將對美國投放原子彈持什麽意見?你是否認為當時隻有投放原子彈一個辦法去結束戰爭?你認為今天避免戰爭的最好辦法是什麽?……

 

如果是兩年前,見到這種問題,我肯定會抱怨:這哪是作業,這分明是競選參議員的前期訓練!而此時,我開始對美國的小學教育方式有了一些理解。老師正是在是通過這些設問,向孩子們傳輸一種人道主義的價值觀,引導孩子們去關注人類的命運,引導孩子們學習高屋建瓴地思考重大問題的方法。這些問題在課堂上都沒有標準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們用一生去尋索。

 

看著12歲的兒子為完成這些作業興致勃勃地看書查資料的樣子,我不禁想起當年我學二戰史的情景:按照年代、事件死記硬背,書中的結論,有些明知迂腐也當成聖經去記,不然,怎麽通過考試去奔光明前程呢?此時我在想,我們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重複前人的結論往往大大多於自己的思考。而沒有自己的思考,就難有新的創造。

 

兒子小學畢業的時候,已經能夠熟練地在圖書館利用計算機和縮微膠片係統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種文字和圖像資料了。有一天我們倆為獅子和豹的覓食習性爭論起來,第二天,他就從圖書館借來了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拍攝的介紹這兩種動物的錄像帶,拉著我一邊看,一邊討論。孩子麵對他不懂的東西,已經知道到哪裏去尋找答案了。

 

我眼中的美國小學教育

 

兒子的變化促使我重新去審視美國的小學教育。我發現,美國的小學雖然沒有在課堂上對孩子們進行大量的知識灌輸,但是,他們想方設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園外那個無邊無際的知識的海洋,他們要讓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時間和空間都是他們學習的課堂;他們沒有讓孩子們去死記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們煞費苦心地告訴孩子們怎樣去思考問題,教給孩子們麵對陌生領域尋找答案的方法;他們從不用考試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盡全力去肯定孩子們的一切努力,去讚揚孩子們自己思考的一切結論,去保護和激勵孩子們所有的創造欲望和嚐試。

 

有一次,我問兒子的老師弗絲女士:你們怎麽不讓孩子們背記一些重要的東西呢?我上小學時,可沒少背課文,沒少背教科書的要點。

 

弗絲老師笑著說:對人的創造能力來說,有兩個東西比死記硬背更重要,一個是他要知道到哪裏去尋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夠記憶的多得多的知識;再一個是他綜合使用這些知識進行新的創造的能力。死記硬背,既不會讓一個人知識豐富,也不會讓一個人變得聰明,這就是我的觀點。

 

我不禁想起我的一個好朋友和我的一次談話。他學的是天文學,從走進美國大學研究生院的第一天起到拿下博士學位整整5年,一直以優異的成績享受係裏提供的優厚的獎學金。他曾對我說:我很奇怪,要是憑課堂上的學習成績拿獎學金,美國人常常不是中國人的對手,可是一到實踐領域,搞點研究性題目,中國學生往往沒有美國學生那麽機靈,那麽富有創造性。我想,他感受的可能正是兩種不同的基礎教育體係所造成的人之間的差異。中國人太習慣於在一個劃定的框子裏去施展拳腳了,一旦失去了常規的參照,對不少中國人來說感到的可能往往並不是自由,而是惶恐和茫然。

 

我常常想到中國的小學教育,想到那些在課堂上雙手背後坐得筆直的孩子們,想到那些沉重的課程、繁多的作業、嚴格的考試……它讓人感到一種神聖與威嚴的同時,也讓人感到巨大的壓抑與束縛,但是多少代人都順從著它的意誌,把它視為一種改變命運的出路,這是一種文化的延續,它或許有著自身的輝煌,但是麵對需要每個人發揮創造力的現代社會,麵對明天的世界,我們又該怎樣審視這種孕育了我們自身的文明?

所有跟帖: 

你兒學的是謀生本領。查資料,綜合資料,寫作是基本功。低級打工用不著這些 -無煩無惱- 給 無煩無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5/2014 postreply 12:49:04

看過幾百次了,還轉。 -Arlena- 給 Arlen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5/2014 postreply 13:53:03

沒學好數理化,以後就隻能靠嘴皮謀生了,但能爭得過小白麽? -FHZM- 給 FHZM 發送悄悄話 FHZ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5/2014 postreply 14:19:38

美國教育讓人從低等生物進化為高等生物,中國教育是相反。 -flager- 給 flager 發送悄悄話 flag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5/2014 postreply 17:17:26

嚴格說中國幾千年沒出現過一個深刻的思想家,父母都是弱智,還教育孩子? -flager- 給 flager 發送悄悄話 flag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5/2014 postreply 17:27:01

拜托,你家的事就不要推而廣之了。還真反映了你的實質。 -封我又如何- 給 封我又如何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6/2014 postreply 02:17:42

你說自己弱智可以,不要說其他人!我一點都不弱,我父母也強得很!!! -成功的海龜- 給 成功的海龜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5/2014 postreply 18:36:12

中國家長少按自己的思想控製小孩 -CharlieN- 給 CharlieN 發送悄悄話 (117 bytes) () 07/25/2014 postreply 18:50:17

也許美國的教育方式在教育文科生上邊是比較合適的,理科生上邊應該是練習量偏太少 -bsmile- 給 bsmil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5/2014 postreply 19:18:12

轉載幾年前流行過的老貼是否應該注明一下呢? -mtlxg- 給 mtlx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5/2014 postreply 21:20:19

閣下搞錯了! -ocean9- 給 ocean9 發送悄悄話 (322 bytes) () 07/25/2014 postreply 22:42:31

瞎說 -大巴山- 給 大巴山 發送悄悄話 (81 bytes) () 07/26/2014 postreply 09:58:01

幹您醬紫的搬運工,不需要數理化那些勞什子。有點智商本事的,再不濟寧做碼工也不會做眼高手低誌大才疏的搬運工滴。您辛苦。 -吃素的狼- 給 吃素的狼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5/2014 postreply 23:25:28

回到春秋戰國,這些都是小菜一碟,那是自由創新什麽都有 -穿越回漢唐- 給 穿越回漢唐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6/2014 postreply 06:12:08

美國的基礎教育就是兒戲。 -Breda- 給 Breda 發送悄悄話 (51 bytes) () 07/26/2014 postreply 14:07:08

興趣與引導 -youziqing- 給 youziqing 發送悄悄話 (265 bytes) () 07/26/2014 postreply 16:30:08

美式教育好高騖遠,學生讀書不求甚解,到頭來造就了不少半文盲(SAT閱讀一半以上考生達不到基本的500分。 -ABChinese- 給 ABChinese 發送悄悄話 (60 bytes) () 07/26/2014 postreply 18:23:03

樓主你搞錯了。 你不要和美國的小孩比, 你要和美國的華裔小孩比。 -robak328- 給 robak328 發送悄悄話 (181 bytes) () 08/05/2014 postreply 18:18:18

美國的小學教育很兒戲,比不上中國的係統紮實 -Minor- 給 Minor 發送悄悄話 Minor 的博客首頁 (277 bytes) () 08/24/2014 postreply 19:21:0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