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究竟教會了我們什麽?

來源: 手機上網 2014-06-10 15:58:0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289 bytes)

友的女兒在十多年前考上了麻省理工學院,當時在周圍中國人圈子裏轟動一時。畢業後她到矽穀發展,一邊工作一邊又修了個 MBA學位,現在在一個世界頂級的IT公司裏工作,親朋好友 都覺得她很能幹。每當華人家長當著她的麵表示要讓自家孩子以她為榜樣時,她都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一再說自己很普通,就是個高級打工仔而已,千萬不要向她 學。現在她自己的女兒也快到了上學的年齡,回來看望父母時,大家見到她就半開玩地問她,以後要把孩子培養進哪所常春藤大學,她卻很堅決地擺手說:“我不培 養,她能上哪兒就上哪兒 。”據她媽媽講她真的不管孩子的學習,在家裏什麽也不教,也不送孩子去任何特長班,她媽一提起來就愁,說她對待自己孩子像是放羊一樣,極其不負責任。

有一次過節聚會,當大家的話題又轉到孩子的教育上時,她講了她自己對於子女教育的一些反思。

她 說從小學到高中,無論在中國還是在美國,她的學業成績排名都是全校第一,在麻省理工學院時她的學習成績也是處於上遊。但是工作以後,她是同學中最不起眼的 一個,屬於在事業上沒有什麽成績可言的人。畢業十年她去參加同學會,同學中有後來進了法學院當上大牌律師的,有從政已經是某個州眾議員的,有在公司做已經 成了CEO的。有個同學畢業後就冒險加入一個才組建的小公司,公司後來上市,他坐擁原始股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如果覺得這個同學在財富上比較成功的話, 那麽另外一個參加小公司的同學後來變成了公司合夥人,公司上市後他直 接就進入千萬富翁的行列。可是這個人還不算牛,有個同學自己創業自組公司,公司上市後給賣掉了,又建了一個公司又賣掉,現在正在搞第三家公司,已是億萬富 翁。

單純從財富上看,他們這些打工的人在同學裏不值一提。但是最瀟灑的卻不是上麵那些“成功”人士,而是一個大學期 間學習很好的男同學。他自從有了孩子,就辭掉工作在家裏做起了 家庭主夫,因為他發現自己特別喜歡照顧孩子的感覺,喜歡相妻教子的生活方式,在孩子上學前他都不打算去上班了。他太太也做IT行業,收入足夠家庭開銷,而 太太不喜歡做家務,所以他 們夫婦兩人正好互補。這個同學還有個興趣是旅遊,他們全家一有空就滿世界去玩,已到過七十多個國家,以後打算把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走走。同學裏麵屬他沒 有壓力最輕鬆自在,讓生 活節奏很緊張的上班一族們羨慕不已。

同學中有幾個華裔孩子,父母來自中國的大陸、台灣、香港等地,這些同學都是規規矩矩的打工族,就職於大公司,說起彼此的工作都乏善可陳。

他們幾個華裔孩子在校時學業優異,努力踏實,智力超群,可大學畢業以後,後續的事業發展卻普遍不如美國同學。

反思自己的成長過程,她認為,我們的文化中對孩子的培養有誤區。

在 中國父母眼裏,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孩子上大學,沒有把教育看成是一件為孩子的一生打基礎的事兒,光以為把孩子送進了名牌大學父母就大功告成了。為了達到這 個目的,家長的注 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還有和進名校相關的活動中,而子女教育的其他重要方麵,很多不能被量化的方麵被忽視了。比如,孩子的自我認同感、自信心、 冒險精神、不畏失敗百折 不撓的精神和勇氣、享受生活的能力等,這些都是她和同學相比之後感覺自己所缺乏的。人的一生更像馬拉鬆比賽,一個人若想取得成功,性格的培養非常重要,超 過了上名校。事業都是在 大學以後建立的,名校的招牌在剛畢業的頭一兩年找工作時還有點用處,後來很快就會被工作經曆所取代。

因 為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看重她的學習成績,所以,她也把取得好成績看得極重,不想看到父母失望不滿的眼神。每次考試她都特別緊張,特別怕出錯,這種情形後 來就發展成了謹小 慎微的性格,做事求完美而缺乏冒險精神,沒有安全感,就怕把事情搞砸了,有時明知搞砸了也沒有多大關係,可是自己心理上就是接受不了。

她 舉了一個自己的例子。剛畢業的時候,她曾到穀歌公司應聘,當時它成立時間不長,急需人才,公司創始人之一麵試她,還和她一起吃了午飯,特別希望她能留下 來。可是矽穀的小公 司多如牛毛,誰也不知道這家公司的命運如何,會大放異彩還是像成千上萬新創業的公司一樣倒閉?雖然她敏銳地感覺到了搜索領域的前景,但是求穩的心態讓她最 終還是選擇了另外一家已 闖出名牌的大公司。她的同在矽穀工作的美國同學當時極力勸她選擇穀歌,說如果以後這家公司不行了就再找工作好了,實在不行她那麽會讀書還可以回學校讀個碩 士,有什麽好怕的?可她 就是沒敢冒這個險。現在穀歌的成就有目共睹,如果她當初選擇留下來,公司上市以後她已變成了千萬富翁。

她 說實際上他們家現在的收入在工薪階層裏也算挺高的,但是她有了錢自己也不會花,搞點娛樂活動心裏隱隱地就會有罪惡感,覺得隻有工作才是正經事,其他的都是 浪費時間。這就是 小時候形成的隻有學習才是正經事的觀念的後遺症。她沒有什麽興趣愛好,作為一個人,她覺得自己的生活太單薄了、太謹小慎微了、太沒有色彩了,她絕對不要自 己的孩子再像自己一樣。

她說她就讓孩子盡情地玩,孩子將來有興趣有能力上名校就上,沒有興趣就不上,重要的是孩子要快樂、身心健康,對自己有自信、對生活有熱情,將來他們自己想幹什麽就幹什麽去。ZT

所有跟帖: 

頂樓主! 這麽有意思的話題,怎麽沒有人評呢? -Laoxiangxyz1- 給 Laoxiangxyz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1/2014 postreply 08:30:26

是啊,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 -Laoxiangxyz1- 給 Laoxiangxyz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1/2014 postreply 08:32:10

其實最重要一點她並沒有反思 -今天是個好天氣- 給 今天是個好天氣 發送悄悄話 (162 bytes) () 06/11/2014 postreply 10:33:20

回複:其實最重要一點她並沒有反思 -happycow222- 給 happycow222 發送悄悄話 (130 bytes) () 06/12/2014 postreply 02:32:42

說的很好。但是究其根源,學習隻是一小方麵,生活中點滴的影響對孩子的成長更加重要。 -路過2013- 給 路過2013 發送悄悄話 (326 bytes) () 06/11/2014 postreply 10:58:17

回複:MIT究竟教會了我們什麽? -voyageon- 給 voyageon 發送悄悄話 voyageon 的博客首頁 (78 bytes) () 06/11/2014 postreply 11:47:57

這是個重播 -無煩無惱- 給 無煩無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1/2014 postreply 12:02:06

問題是她的孩子不好好學習,以後不僅不會像她的同學那樣成功,而且可能會連比她都不如 -hangzhoublogger- 給 hangzhoublogger 發送悄悄話 hangzhoublogg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1/2014 postreply 17:42:24

Exactly! -Schering- 給 Schering 發送悄悄話 Scheri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3/2014 postreply 09:25:38

炒冷飯會有多少人感興趣? -Aprilmei- 給 Aprilmei 發送悄悄話 Aprilmei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1/2014 postreply 18:26:45

MIT教會學生求知求新發明創造。中國家長教會孩子讀書找工作。 看到差別了麽〉? -老禿筆- 給 老禿筆 發送悄悄話 老禿筆 的博客首頁 (480 bytes) () 06/11/2014 postreply 18:30:33

差別是一個是自己家長,一個是大學;一個關心自己未來生活起碼有保障,一個把你的未來賭在彩票上(當然稍過了點) -gucaifa- 給 gucaif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2/2014 postreply 12:37:52

就是個打工的材料,被MIT加工後可以勝任工作。如果連加工都省了,將來連打工都不夠格,隻好吃救濟廖。 -吃素的狼- 給 吃素的狼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1/2014 postreply 23:43:28

Right! -Schering- 給 Schering 發送悄悄話 Scheri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3/2014 postreply 09:26:33

看來留言的人大多數還是停留在物質生活需求上,沒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路過2013- 給 路過2013 發送悄悄話 (120 bytes) () 06/12/2014 postreply 20:22:4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