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or LATER?廣大留學生如何自覺戰勝拖延症?

來源: 隨便亂戳 2014-05-02 16:12:0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438 bytes)

拖延症這個詞近幾年來在朋友中特別常見,似乎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拖延症。

和很多同齡人一樣,我似乎也在大 學裏患上了一種叫“拖延症”的病。每次有作業都盯著due date,不管在那之前有多久的時間準備,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完成,或者deadline之前兩三天才開始寫。這種壞習慣似乎在初中、高中時期並不明顯, 有時我會想,也許是因為大學裏生活太自由自在,老師不會像國內的老師那樣嚴厲地監督,導致自己沒那麽自律。但其實一次又一次地為自己找借口,才造成了習慣 拖延的心理。

雖然通常我們認為這是一個貶義詞,是一個不好的習慣,但因為拖延症似乎並沒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麽致命的傷害,於是就不以為然地維持著拖延的

習 慣。甚至,很多拖延的人十分享受那種在最後期限之前完成目標,然後突然解放了的感覺,事後還會覺得自己很有效率。長期以往,潛意識裏覺得自己如果花很多很 多時間成績卻平平,會十分有挫敗感,那還不如就以“時間不夠”作為借口為自己開脫。然後這一切的一切,都再次強化了拖延心理。

為 了改掉拖延症,我試著找尋很多關於時間管理的方法來幫助自己提高效率。比如Twitter和Square的聯合創始人Jack Dorsey,他把一個周的每一天都分類計劃:星期一“管理公司”,星期二“產品”,星期三“營銷、溝通與成長”,星期四“研發與合作夥伴”,星期五“公 司文化與招聘”。這樣的話,即使一天當中有突發事件不得不處理,也能很快回到自己的原定計劃上,立刻回神專心處理當日要務。還可以試著給自己設定一個期 限,比如今天晚飯之前必須完成一件事情或一部分任務。用某個標誌性事件來強迫自己在那之前必須完成,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拖 延症其實是一種對不想做又覺得複雜的事的逃避,總是先做自己喜歡的又簡單易行的事情,而把重要的複雜的任務不斷推後。有時候自己會抱怨怎麽時間都不夠用, 但是看看那些真正忙碌的人,同樣的24小時卻好似做了48小時的事情。很多名人比如明星和總統,他們都有緊湊的檔期、背負繁忙的事務,卻也可以在生活中合 理地安排開來,好像有分身術。所以“時間不夠”絕對是因為把時間花費在了沒有效率的小事上,這些流逝的瑣碎時間在不知不覺中累積地越來越多,導致最終無意 識地浪費了很多時光。

有時候,拖延症患者還會給自己找各種各樣好聽的借口,比如“完美主義者”。而完美主義帶來的後 果往往是時間過去了很久,打算做的事情卻因為始終沒有碰到“完美”的時機而被不斷延後,直至漸漸地被擱置在一旁。如果你隻能在萬事俱備、天時地利人和的情 況下才能做事,那麽你永遠都在“準備開始”的狀態下。殊不知通常成功的事情都是說做就做的,即刻就開始動手,細小的功夫累積起來才會堆砌出值得驕傲的成 果。並且,人的價值就是在條件並不完美的時候還能搞定事情,這才展示你的能力,體現你的競爭力 ZT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