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特稿▏華裔青少年的文化認同:理論,現象分析和建議 -呂行

來源: 喬州山人 2019-08-21 08:40:3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2157 bytes)
海外華人在適應當地文化和他們的子女成長過程中,會經曆文化衝擊和文化認同的挑戰,導致許多家長和孩子在溝通上很困惑、很迷茫,產生家庭矛盾,增加青少年的心理壓力。有些負麵的經曆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呂行女士是美國德保羅大學傳播學院名譽教授(Professor of Emeritus,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DePaul University)。她從中國大陸來美留學後留在美國,博士畢業後在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二十多年。在她親身經曆文化衝擊的同時,目睹了出生在美國的女兒的成長經曆和她在文化認同上的迷惑,也因此對這個題目很感興趣並做過研究,並在美國跨文化傳播的學術刊物上發表過這方麵的文章,曾在不同場合下做過這個題目的講座。
本期刊發呂行教授的專稿,她將首次用中文對這一主題進行闡述和分析。主要內容是介紹文化認同的概念、理論和特點,分析親子之間衝突的文化根源和誤區,同時分享他在這方麵的研究,並向讀者提供在華人家庭裏家長與子女溝通的建議。目的是幫助第一代華裔與他們在美國出生和接受教育的孩子們建立多元文化認同身份的自信,促進親子之間的和睦相處,從而共同成長。
 什麽是文化認同 
Collierand Thomas (1988) 給文化認同的定義是:“被某一個群體接受並認同這一群體的象征意義和文化規範”(113)。這個行為規範包括對某個文化或族群的語言、價值觀、習俗和行為舉止等方麵的認同。這兩位學者認為文化認同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通過傳播和溝通來完成的。一個人有很多身份名稱,文化認同是身份認同的一部分,且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尤其在跨文化溝通的場合下更為重要。
Ting-Toomey(1993) 進一步闡述,身份認同的重要部分是要經過溝通和交流來實現的。用她的話就是 “有效的身份交流必須是雙方都在交流中重視身份認同的重要性,在交流中給與對方身份認同的重點加以積極的肯定”(73)。比如, 有些來美國多年的華人,即使成了美國公民仍始終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始終關注中國的政治和經濟信息。如果他們回到中國,家人和朋友把他們當美國人看待,他們可能就會有失落感。如果還把他們當中國人看待,並在交流中加以充分肯定他們中國文化的背景,他們就會感到被接受和尊重。反之,在美國長大的華裔二代偏向於認為他們是美國人,去中國時如果仍然被看作是中國人,他們就會產生文化認同的迷惑。
我個人認為,文化認同也包括對某文化或族群偏見的反應和批評。比如,當美國媒體或領導人攻擊中國時,有些中國人,也包括海外的中國人就會有強烈的反對意見和行為,其他族群可能會不以為然。所以,身份認同是在自我認同 (self-perception)與他人及社會對其的認同 (other and societal perception) 之間相互承認和溝通的過程中形成的。文化認同僅是諸多身份認同的一部分。
 文化認同的特點 
除了前麵說的文化認同是在溝通和交流過程中形成的,文化認同還有一些其他特點。一般來說,對某個文化的認同是與每個人的個人經曆和他人及社會對這個人的影響緊密結合的。
比如,第一代移民到美國的華人,如果他們是在國內上完大學後來美國的,他們的文化習慣和價值觀已經基本形成,他們自己和他們周圍的人也認定他們是中國人。除了文化習慣和價值觀外,文化認同形成的其他原因還包括文化族群的曆史,經濟和社會地位及媒體的報導。在美國的非裔和他們的後代永遠都會記住他們被白人奴役和被歧視的曆史。猶太人永遠都不會忘記他們的前輩被納粹德國大屠殺的曆史。中國人始終都切記被洋人欺負和被日本侵略的曆史。這些悲慘的曆史敘述會使這些族群產生極大的凝聚力和身份認同。
在經濟和社會地位方麵,在美國,一般的白人家庭經濟條件要比一般的黑人家庭高出十倍,而且居領導職務的大多數是白人,有話語權。美國非裔會認為這是美國社會在政策上對他們不公平。即使統計數字展示亞裔的經濟條件和受教育程度高出其他族群,亞裔在美國的社會地位仍然低下。在美國媒體上很少見到亞裔麵孔和聽到亞裔的聲音。這些因素都會對亞裔在文化認同上產生影響。一般來說,少數民族成員對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認同更為敏感。
根據 Abrams (1992) 的理論, 一個人的文化認同與這個人與某一個群體的情感連接是分不開的。有時情感連接可能是文化認同最重要的因素。由於情感的連接使某人與這個群體的其他成員在一起時會有心理上的安慰和舒服感,族群的凝聚力會提升他們對這個族群的自豪感和精神上的幸福感。在美國,很多族群在曆史上自願或被迫與主流社會隔離,中國城就是因為中國人19世紀時剛來美國受到歧視而被迫形成的。慢慢地中國城就成為為中國移民提供工作機會和文化交流的社區。這種種族隔離會使他們有安全感並提高他們對祖籍文化的認同。當然,這種隔離也會使他們減少與主流社會的溝通,容易使主流社會對他們產生偏見和歧視,認為他們不會自願融入美國文化。
另外,文化認同與語言能力是分不開的。根據 Giles,Bourhis, and Taylor (1977) 的研究結果,族群成員對族群的語言忠誠和使用程度體現了這些成員的文化認同程度。比如最近在美國上映的電影《別告訴她》(The Farewell)講述了一個孫女和她祖母的情感關係的故事。
孫女在大部分情況下能夠與家人用中文溝通的能力使她能夠認同中國文化的某些部分,比如尊重長輩,重視家庭。但是文化認同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一個人的文化和身份認同都是經過與他人的溝通和交流不斷調整和變化的。女主人公在美國成長的經曆又使她不能認同和接受祖母患癌症卻不告訴病人的文化習俗。因為在中國人的價值觀裏,一個人的生命是集體的,不是個人的。不告訴病人是為了維係整個家庭的和睦,也是為了不給病人造成心理壓力而導致早亡。相比之下,美國的價值觀是尊重個人意誌的。說明真相比善意隱瞞更重要。在這個例子裏, 女主人公糾結在兩種不同文化觀念裏麵, 她的文化認同是多麵性的,且在不斷改變。
 文化適應理論 
美國是一個多民族的移民國家。但權力中心一直掌握在白人手裏,文化方麵也以歐洲文化為中心 (eurocentrism),並期待移民和少數民族在思維方式和行為舉止上融入以歐洲為中心的文化。1964年 Milton Gordon 出版了一本書題目是《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在這本書裏,Gordon 觀察到美國移民的三種現象:一是適應白人文化, 二是加入大熔爐 (melting pot),三是文化多元。前兩種基本上是要求移民和少數民族放棄本民族的文化並完全接受白人文化。文化多元是指移民和少數民族在美國也可以保留自己的文化,與白人文化共存。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 美國政府一直在推動以白人為中心的文化。有些人甚至認為保留少數民族文化和講移民本族的語言會使他們不能提高他們的社會經濟地位,對智力發展產生負麵影響。
上世紀60年代,亞裔群體在美國媒體裏被稱為 “模範少數民族” (model minority)。因為他們在經濟條件和教育水平上都高於其他少數民族。很多1965年以後來美國的成功華裔從唐人街搬到郊區,讓孩子上更好的學校。但是很多研究表明,亞裔的成功並沒有消除主流社會對他們的歧視和偏見,表現在工作環境、學校、媒體(無)報道。比如很少華人有被提升高管和參與決策的機會。他們仍麵對天花板,始終被當成外國人,使這些華裔自己也很沮喪和失望,認為再怎麽努力也不能被主流社會接受。所以期待少數民族遵循和融入白人文化,但又對他們排斥和歧視是自相矛盾的。
Martinand Nakayama (2013) 闡述了文化認同研究的三個不同的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Social scientificperspective)。如問卷調查和統計分析。研究者的重點放在人們對自我認同的認識。比如用問卷調查在美國出生的中國人 “他們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如果他們的回答是美國人,可以繼續詢問在哪些方麵或者為什麽認為自己是美國人。更多的人可能會回答他們是華裔美國人,具有雙重文化認同。
第二個方法是詮釋方法(Interpretiveperspective)。研究者通過諸如麵談,觀察,參與和交流,從而獲得文化認同的信息,過程和困惑。比如了解對華裔各類組織的參與,像學中文,參加中文學校的文化活動,尋根之旅的感受,分析這些活動對華裔美國人在文化認同上的影響和作用。也可以通過這個方法調查第一代移民華人的文化衝擊過程和他們怎樣適應或不適應美國文化的經曆。
第三種方法是批評的方法。研究者要調查的重點是個人所屬的那個族群的曆史地位,他們與主流文化的權力關係。比如華裔在美國的曆史從被欺辱的對象到模範少數民族的形象的轉型,中美關係的友好或破裂階段時期美國社會對華裔的不同認識和反應。我自己的研究使用的是詮釋方法和批評方法。
 新移民的特點 
中國人以群體的方式移民美國是從1848年開始的。最開始來美國的主要動力是淘金,後來修鐵路、務農當工人或開飯店和洗衣店。這些首批華人大部分是來自廣東和福建的農民,單身年輕勞動力,他們不會講英語,隻好生活在唐人街裏。他們受盡白人的剝削和欺辱,有些華人還被掠奪財產和被槍殺 (Chang,2003)。
1882年的美國聯邦政府排華法案在法律上給予種族歧視華人的合法性。這條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取消。
二戰以後美國出於人道和由於科技發展和醫護人員的需要在1965年通過新的移民法案(The Immigration and Naturalization Act of 1965)。這個法案允許直係親屬和有技能的人才移民美國。導致大量移民來自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使美國成為文化和種族的多元社會。由於中國大陸當時對外封閉,1965年至1980 初年來美國的華人主要來自香港和台灣。從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大陸開始改革開放,公派和自費留學生開始湧入美國各所大學讀研。後來由於1989年重大事件發生之後,美國政府允許當時在美國留學的5萬4千中國留學生獲得綠卡(永久居留權)留在美國。(The Chinese Student Protecting Act of 1992)
比起老一代華僑,1965以後來美國的華人大部分都在本國完成了本科學習。他們會講英語,有技術和才能,有些投資移民還帶來很多資本和財富。這批華人在美國完成研究生學習後大部分留在美國工作,生兒育女。他們的工作範圍很多是科技電腦醫藥財會等專業,部分進入大學任教。他們很快就進入中產階級並獲得美國公民的身份。但是這批人因為是成年後移民美國,基本上已確立了自己的核心價值和文化習慣。很難真正融合和完全接受美國文化並被美國文化接受。所以他們也經曆了文化衝突的過程。他們中的很多人由於語言和文化的隔閡很難真正打入美國社會。他們在情感上和行為習慣上依賴母語文化,他們的社交範圍也主要是同族成員。他們中間有些人經曆過不同程度的種族歧視,受天花板限製不能被提升為領導和管理層。他們中的很多人掙紮在兩種文化之間,總感到“身在異鄉為異客”,"他鄉"難成"吾鄉"。
中美文化價值觀上確實有很大的分歧。中國傳統文化關注群體的形象和利益,美國文化尊重個人選擇,注重自己利益;中國文化講長幼有序,美國文化推崇平等待人;中國文化主張互相提攜,互相依存,美國文化崇尚相對獨立,自己做主。由於這些文化差異,很多移民一代的華人會經曆文化衝擊。
根據 Kim (2002) 的文化衝擊理論,文化衝擊有四個階段:蜜月 (honey moon) 階段,危機 (crisis) 階段,調整適應 (adjustment, adaptation) 階段,更新(new self) 階段:
蜜月階段的特征是對一個新地方的好奇、新鮮感,像一個人初到一個地方旅遊的感覺。但當在異地生活學習或工作一段時間後開始想家,渴望自己家鄉的食品和所熟悉的事物。尤其是遇上不順心的事情,如因為語言問題造成溝通誤會或障礙,經曆歧視或刻板印象,就會產生一種危機感,伴隨著焦慮和不確定性。這是第二個階段。第三個階段是一個調整和適應的過程,逐漸學習和了解異地文化,盡量做到入鄉隨俗。經曆一個異化和蛻變的過程,也就是達到了第四個階段。
但是否能成功地走完這四個階段與每個人的性格、受教育背景、能力和動力等因素是分不開的。如果能成功地走完這個文化衝擊的四個階段,也許你會發現一個嶄新的,能兼容兩個文化習俗和價值觀的自我。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順利地走過這幾個階段。有些華裔移民可能會永遠停留在第二或第三階段。
 華裔子女的文化特征 
出生在美國,受美國學校教育的華裔子女麵臨更多文化認同的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家庭教育和學校環境的差異。移民父母主要還是以中國價值觀教育孩子。要求孩子尊重長輩,聽父母的話,為他人著想,努力學習。孩子在上學之前這些中國文化的觀念被家長灌輸而形成。但在美國的學校裏,尤其是從小學開始,老師就要求學生有自己的獨立思維,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待人平等,敢於挑戰權威,參與課外活動和公益事業。這就與孩子們在家裏受到的教育產生衝突,使孩子不知所措。在課堂的表現可能是緘默,參加公益活動可能會不積極或受到家長的阻攔。這就使老師和其他同學對華裔子女產生刻板印象, 認為他們是無趣,隻會學習的書呆子 (nerd)。
第二個挑戰是個性特征與文化偏見的衝突。有些華裔孩子本來喜歡學文科和藝術,家長卻堅持讓他們學計算機,學醫,去商學院或其他理工科。這就正好迎合了美國社會對華裔的偏見。認為他們隻會數理化,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就業和收入,而不是社會問題和人文思想。所以認為他們缺少管理和溝通的能力。
第三個挑戰是語言和長相。尤其是出生在中國,但是很小就來到美國的孩子,已經會說中文但沒學過英文。他們來美國上學會很吃力。如果他們會說英文但帶有口音,就會被同學嘲笑。有些亞裔孩子因為眼睛小,單眼皮,平鼻子,棕色皮膚,個子矮也會被嘲笑和感到自卑。我的許多亞裔學生都有因為相貌被嘲笑和被歧視的經曆。很多孩子把在學校的負麵經曆歸罪與自己的文化屬性,因此而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竭盡全力在食物的選擇,打扮和行為舉止上效仿美國白人文化。他們常被認為是“banana” ,外麵黃色裏麵白色。與此同時他們可能會疏遠自己的移民父母,不說中文,不肯吃中國飯,不參與華人社區的活動。
比如Alice Cai 在她的高中獲獎作文裏寫道,她的美國同學嘲笑她吃爸爸做的拉麵和米粉,使她感到非常尷尬和丟臉。她回家後讓爸爸給她做意大利麵。為了避免被看作另類,她開始效仿美國孩子吃奶酪和快餐。直到初中時,她一直排斥中國文化,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另一位華裔美國女孩 Kimberly Yam 也有類似的感受。她上小學時,一次學校叫外賣,送外賣的偏巧是她爸爸。她本來很高興見到爸爸,可卻被同學們恥笑。她去參加夏令營,一個白人女孩告訴她,“你的眼睛很醜。”她自己在推特裏寫道,“我再也不想當中國人了”。
華裔美國人徐安榮談到他上小學時的經曆,“那時我經常會遭到其他孩子的捉弄,原因是我的杏仁眼、米色皮膚和漆黑的頭發——實際上是我的中國麵孔。他們問我是不是吃蟲子和貓,經常嘲笑我的母語。這些青春期的經曆讓我埋下了自我憎恨的種子,多年來,我一直努力擺脫自己的文化傳統。”  
在某種程度上講,華裔美國孩子的文化認同過程比他們的父母更艱難。父母們可能以為無微不至地在生活上照顧孩子,督促他們好好學習,給他們多講“學而優則仕”的道理就夠了。可是孩子在學校,首先需要被其他人接受接納,而不是被排斥在外。A拿得再多,琴彈得再好,如果不被別人接受,被孤立起來,對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有很大傷害的。孩子常常夾在兩種文化之間,往往無所適從,自卑,處在焦慮和自我矮化中。
很多移民子女都有相似文化認同困惑的經曆。但是在美國提倡多元文化的大環境下,許多華裔移民家長為了讓他們的後代保持中文把孩子從小送到中文學校學中文。在美國由中國大陸學者和移民辦的中文學校從上世紀80年代末蓬勃興起。目前已有五百多所中文學校,分布在美國近五十個州,在校學生以華裔第二代子女為主,人數達十萬人以上。
我在2001年時曾在我女兒所在的芝加哥西北大學西林中文學校做了調查,采訪了35位家長。其中一個問題是:每周一次的中文學校上課和其他活動對孩子文化認同有什麽影響?他們的孩子對自己雙重文化身份是如何認識的。家長們普遍認為,雖然孩子們很不願意去中文學校,但是幾年學下來孩子們提高了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學校他們經常被老師請到教室前向其他學生展示中文字怎麽寫或怎樣說一些簡單的中文。有些家長說他們的孩子已經接受自己的雙重文化身份並為此驕傲。
正如Tanno and Gonzalez (1998)所說, 保持本民族語言是保持對本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途經。這些被采訪的家長都是來美國讀書後留在美國的。他們自己經曆了文化衝擊和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挑戰;但是他們強烈地意識到讓孩子保持中文和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性。從這個意義上講,中文學校已經不是簡單傳授語言的場所。中文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使它也成為一個社交場所和華人社區。家長和孩子們都在中文學校交了朋友,在這裏他們可以用中文交流,互相交流適應主流社會的信息,相互支持和給予心理安慰。
根據Sue and Sue (2002)的文化認同發展理論,第二代亞裔子女大體上要經曆5個階段:遵從 (conformity),反差 (dissonance),抵製 (resistance),反思 (introspection),溶合 (integration):
 
遵從是指在初級階段亞裔第二代對西方文化的崇拜、向往和追求。反差是指盡管他們努力使自己美國化,可在同學們和社會的眼裏他們還是外國人(perpetual foreigner),經常被問道,“你是從哪(個國家)來的”,“你的英語說得真好”。抵製階段是指他們對主流文化對本族群文化的偏見提出質疑,為放棄了本族群的語言和文化感到愧疚,開始在言行舉止上向本族群文化靠攏。如開始吃和學做中餐,經常去中國旅遊,主動說中文。第四個階段是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文化身份和遊離在兩種文化之間的矛盾心理。最後一個階段是拒絕把自己看成中國人或美國人,而是為有雙重文化背景感到自豪,欣賞多元文化背景給自己帶來的廣闊視野和無限可能性。他們還可能扮演文化溝通使者的角色(cultural ambassador)。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經曆或完成文化認同這5個階段的。有人會長期停留在某一個階段。有人會覺得他們被兩種文化都邊緣化了(doublemarginalization)。他們索性就過一種文化轉換的生活 (living a double life)。每個人的經曆,家庭和環境的影響,心理素質,性格等內在外在因素都對文化認同的過程和結果產生作用。
2007年我和我的研究生Shi Xiwowei共同做了一個追蹤調查。我們采訪了10個 12-15歲的華裔美國少年和10個18-20歲的華裔美國大學生。在少年組裏,一致的反應是他們不認為會說中文對他們將來的職業有任何好處,他們是被家長強迫去中文學校上課的。家長對他們管教太嚴格,他們對自己的文化認同有時很困惑,有的孩子還有被歧視的經曆。可是在青年組裏,被采訪者普遍認為能說中文使得他們能和國內的家人溝通,能與中國文化保持聯係,能有更多的工作機會,他們後悔小時候沒有很好地學習中文,有的表示感謝父母堅持讓他們說中文。他們上了大學後主動選上中文課。主動報名參加去中國的暑期班。在文化認同上表示他們身兼兩種文化並不矛盾。他們改變了渴望完全美國化的想法,擺脫了困惑和對中國文化的排斥。他們對小時候不被美國主流文化接受的經曆和在大學裏開放的多元的環境進行反思,他們增強了成為華裔美國人的自豪感(ethnic pride)。
研究結果表明,華裔美國人最後將走向兩個文化結合的認同模式。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所受的多元文化教育,這些青年華裔美國人明顯更加成熟,對自我的認識更有多麵性。正如華裔美國人林嘉燕所說,“我本人就具備了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離開大學的校門,我不再生活在一個單麵的世界裏。我可以看中文的小說,讀中文的新聞,想問題時候不隻是從美國人的角度考慮,也從中國人的角度想。之前我很倔強地主張美國人的價值觀,現在我願意退一步考慮跟我不一樣的想法,至少爭取理解它。”
 文化認同發展的建議 
怎樣讓孩子保持中文,喜歡中國文化,保持心理平衡,健康愉快地度過一生是許多家長的心願。可是因為在美國生長的孩子們從小就接受來自華人家庭和美國社會的不同信息,文化行為和價值觀,很多孩子會產生文化認同的困惑,甚至自我憎恨,以致失去自信。有的孩子為了取悅父母,在家順從父母,但到學校為了能被同學們接受可能會有美國化的行為表現。
一般來說,孩子在0-6歲期間很"聽話"。在這個階段,父母可以培養孩子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堅持說中文。到了6-12歲,就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培養雙重文化自豪感。這個階段很重要,家長們最好在這一階段建立和子女定時溝通的習慣。從少年階段起,孩子趨向個性獨立,父母更需要尊重他們,注意溝通的技巧。比如接受了美國文化的孩子,不能理解中國的"知恥"文化和"回報"文化。也不能接受說自己一無是處的批評,對自己好了還要更好的要求,和"出類拔萃"的期待。他們或早或晚會感激父母對他們的辛勤付出,但是他們不認為,家長的犧牲是他們必須以優異成績或者服從,來"回報"父母的理由。在與孩子溝通時要學會耐心和認真的聆聽。家長說話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平等語氣和誠懇的表情。要特別注意避免拿自己的過去和孩子比較,避免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較,避免使用偏見和極端的語言。最好用陳述事實的語句,越具體越好,而不是用判斷的語句和孩子交流。特別是在需要批評他們的時候。建議家長可以使用"三明治" 技巧,即先表揚,再批評,最後給予鼓勵,這樣就把批評內容夾在中間,避免造成正麵衝突。另外,可以改批評孩子為表述自己的感受,多用 "我語",少用 "你語"。比如,把"你就是貪玩,不好好學習",改為說 "我對你最近很晚才回家,又不寫作業非常擔心和著急。"
總之,我建議華人父母多給孩子講自己的移民故事,中國的古典故事,聆聽孩子的故事和感受,給予他們情感方麵的支持,培養他們的社交和溝通能力,了解他們的學校和校外生活,支持他們的興趣,幫助他們應對歧視和偏見。
在保持中國文化語言方麵,鼓勵他們多講中文,看中文電視節目。比如,華裔美國人林嘉燕回憶她是怎樣保持中文時寫道,“當時在家裏,我爸也會用英語回答我,但我媽一直堅持用中文跟我交流,甚至我們之間的談話也會很奇怪——兩人說兩種不同的語言,即使就這樣還是幫我保持了我的聽力和口語能力。小學時候,我還開始喜歡偷看我媽看的武俠電視劇,因為我喜歡那些大俠穿的衣服,比如女英雄輕飄的袖子。當時我媽可能以為看電視劇耽誤學習,但我認為這些電視劇實際上保持住了我的中文。”
此外家長經常帶孩子回國旅遊探親,與家裏其他人和華人朋友多來往,都是培養對中國文化熱愛的很好途徑。與此同時吸收美國文化的優秀部分,尊重孩子的專業選擇,與他們平等對話,切忌把自己的觀點和選擇強加給孩子。鼓勵他們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讓他們在健康放鬆的環境下成長,成熟,成人。
吸收兩個文化的優秀部分,創造他們自己的文化身份認同和精彩生活。養兒育女是一門學問,在兩種文化碰撞的環境下尤其具有挑戰性,但也是我們人生自我修煉和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難得機會和經曆。
【參考資料】
Abrams. D. (1992).Processes of Social Identification. In G. M. Breakwell (Ed.). Social Psychology ofIdentity and the Self Concept (pp. 57-99). Surrey University Press.
Berry, J. (1990).Psychology of acculturation: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s moving between cultures.In R. Brislin (Ed.). Applied A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pp.232-253). Newbury Park, CA: Sage.
Cai, Alice (2019). Bowl of Noodles
https://www.artandwriting.org/explore/online-galleries/#writing=Personal+Essay%2FMemoir&future_new=All&art_portfolio=false&writing_portfolio=false&year=2019&state=AR&awards=All&grade=0.
Chang, Iris. (2003). The Chinese in America: A Narrative History.Penguin Books.
Giles, H., Bourhis, R.Y.& Taylor, D. M. (1977). Toward a Theory of Language in Ethnic Group Relations. In      H. Giles & R. St.Clair (Eds.). Language, Ethnic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pp. 307-348). London:  Academic Press.
Kim, Young Yun. (2002).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 Integrative Theory. In Judith Martin, Thomas       Nakayama & Lisa Flores (Eds.). Reading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Experiences andContexts (2nd ed.) (pp.237-245). Boston, MA: McGraw Hill.
Gordon, M. M. (1964).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Origi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林嘉燕 (Jessica May Lin). (2016) “中文學校(上):ABC成長的煩惱.” 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cn.nytimes.com/education/20161018/chinese-class-usa1/.
林嘉燕 (Jessica May Lin) (2016) “中文學校(下):ABC的自我鬥爭”.  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cn.nytimes.com/education/20161019/chinese-class-usa2/.
Lu, Xing. (2001). Bicultural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Formation of New Chinese Community: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Chinese Schools in Chicago.  The Howard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12, 203-220.
Martin, Judith &Nakayama, Thomas (2013).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s (6thed.). NY: McGraw Hill.
Shi, Xiaowei & Lu,Xing. (2007). Bilingual and B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merica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 Comparative Study. The Howard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18, 313-333.
Sue, D. W., & Sue, D.(2002). Counseling the Culturally Different(2nd ed.). NY: John Wiley & Sons.
Tanno, D., &Gonzalez, A. (1998). Communication and Identity across Cultur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Ting-Toomey, S. (1993).Communicative Resourcefulness: An Identity Negotiation Perspective. In R. L. Wiseman & J. Koester (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pp. 72-111). Thousand Oaks: CA: Sage.
徐安榮 (An Rong Xu)(2015). “在美國重新發現我的華裔身份.” 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50329/c29exposures/.

所有跟帖: 

雖然作者的理論和觀點未能超出我們多數海外華人的認知範圍。但這樣完整係統地表述出來仍是難能可貴的。希望大家花十分鍾讀完。 -喬州山人- 給 喬州山人 發送悄悄話 喬州山人 的博客首頁 (110 bytes) () 08/21/2019 postreply 08:48:46

沒仔細看太長,觀點還不錯。 -小團圓- 給 小團圓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19 postreply 08:53:10

隻要不是北美留學生日報就行。 -czhz- 給 czhz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19 postreply 08:55:40

你也看了《紐約客》起底北美留學生日報如何收取“智商稅”的那篇文了?嗬嗬 -Pritzker- 給 Pritzke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19 postreply 08:57:34

看到那篇貼子,但沒怎麽看,太散。看了另一個帖子,選了“New Yorker"中的一段。 -czhz- 給 czhz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19 postreply 11:00:58

給喬州人點讚!嫌太長的,我覺得精華在此。 -forestforever- 給 forestforever 發送悄悄話 forestforever 的博客首頁 (11688 bytes) () 08/21/2019 postreply 11:20:21

中美經濟聯係緊密中國經濟急劇膨脹的時代,美國華人沒有獲得相應的職務提升以及商業機會 -無事佬- 給 無事佬 發送悄悄話 (77 bytes) () 08/21/2019 postreply 18:24:4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