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財智壇開張啦! 這就像一口剛開鍋的火鍋,大家各自夾著“秘製牛肉”和“獨門丸子”準備下鍋。我也端個小碟子來,分享一段我的投資小故事。
那年,我差點被 5 萬美元“拐走”
十幾年前,我剛離開在美國的第一所大學,手裏拿著人生第一筆退休金。正迷茫時,一位在基金公司上班的朋友遞來橄欖枝:
“把錢交給我們打理,還送你 5 萬美元獎金!”
聽上去像是天上掉餡餅,我甚至都簽了表格。可細想:錢要鎖好多年,提前取還得罰金,連獎金也沒了。那不就是“羊入圈,還得交草錢”?於是我果斷把表格壓了下來。那一刻,我決定:自己的錢,自己管。
血淚史:跟著“大千”的腳步
剛起步時,我信心滿滿,卻天真得很。那時天天泡在文學城,尤其是跟著“大千”的文章學投資。更準確地說,不是學,而是跟——人家說這個票有戲,我立馬衝進去;人家說那個要飛,我二話不說加倉。
結果呢?人家可能賺了個晚餐錢,而我往往隻收獲了“割韭菜”的滋味。後來才明白,大千寫的是大道理,而我理解成了操作指令。大道理可以長久,跟單操作多半是血淚。
一個“假如”的幻想
有時我會自嘲:
如果 2012 年把 10 萬美元退休金丟進 TQQQ 並死死拿到今天,現在大概已經是好幾 million了。
但現實中,市場的大起大落早就把人心髒練到停搏。會算賬很容易,真能拿住才是稀缺本事
如今的感悟
現在的我,雖然還沒走到財富自由,但至少不再盲目跟風、不再“人雲亦雲”。理財路走久了才發現,投資和科研一樣:沒有捷徑,隻有不斷學習和自我修正,跟誌同道合的人一起成長。
這就是我的小故事。再次祝賀財智壇開張!希望這裏不僅有財富的智慧,也能多些幽默和自嘲。畢竟,在股市裏,能笑得出來的人,往往活得最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