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公裏環島遊第十一天,基督城到格雷茅斯

 

 
1.漫長的序曲
    2015.12.31.陰轉晴天,14-19度。
    早晨8:00出發,走73號公路再回西海岸。10年前第一次來南島,從基督城到格雷茅斯坐火車走過阿瑟通道,一個個隧道、一座座高架橋,一道道雪山峭壁、一條條深穀激流給我留下深刻的記憶,當時就想:一定要駕車走一遍阿瑟通道,享受跨山越嶺、駕車騰雲的刺激,領略仰麵讀冰川,俯首瞰深澗的震撼。
    1864年,阿瑟·達德利多布森沿WAIMAKARIRI河從東海岸走到西海岸,發現阿瑟山口,連接基督城、霍基蒂卡的公路於1866年建成通車。今天的SH 73號公路,東起基督城西至格雷茅斯以南11公裏處的庫馬拉,全長231公裏,號稱最高跨山公路(GREAT ALPINE HIGHWAY),所謂最高,就是指公路所經過的8公裏長阿瑟通道,海拔923米的阿瑟隘口。為了這八公裏的精彩,需要很長的序曲,很多的鋪墊。
    出基督城沿著懷馬卡裏裏河(WAIMAKARIRI RIVER)走勢,奔西北方向。老伴兒要求拍一張最能體現坎特伯雷大平原特色的照片,按她的構圖:大型機械正灌溉著一片望不到邊的草地,大群牛(羊)在陽光下靜靜的品草。我在一處農場邊停下車,發現如下場麵:一大群牛在不灑水的灌溉機旁吃草,陰雲把草場的邊際吞沒,草不綠、天不藍、牛不多、機器不工作,離導演要求有些差距,但雲裏霧裏卻平添了不少想象空間。
    把姥姥裝到照片裏繼續前行。路平的不可思議,直的令人困倦。沒有彎路、險路的刺激,駕車形同保持單一動作的木偶。跑了80多公裏終於到達KOROWAI-TOLESSE TUSSOCKLANDS PARK,路彎曲起伏有了新意,但漫長的序曲仍在繼續。
    9:10走進峽穀。起風了,厚厚的雲被擠到山坳裏,困在背風處,遊離於森林裏,詩情畫意讓你挪不動步。山腳下的觀景台要停車,拍積滿濃雲的V型山穀,拍飄在雲海上的縷縷樹梢。山頂上的觀景台要停車,仰拍天空,雲層被撕裂後綻放的朵朵藍花,長焦拉遠,蜿蜒山路消失在雲霧繚繞的天邊山際。
    9:30來到林登湖(LAKE LYNDON),這是麵積880平方米,極限深度18.3米,冬季會封凍的高原小湖,由於水的含氧量很高,湖底長滿茂盛的水草,是虹鱒魚生活的好地方。我們被湖邊那片紫色的魯冰花吸引,下車後忙著把藍色的湖麵,紫色的長灘以及四五個在湖畔奔跑的印度小童裝入鏡頭,突然發現老伴兒在不遠處的灌木叢中忙著什麽,待她走近,看到她在樹叢中撿了幾個廢棄的塑料瓶。姥姥不解,我解:這是新西蘭人應有的好習慣,百分之百的純淨,有天賜亦有人為。
    10:00來到高原深處的城堡山(CASTLE HILL),近百塊數層樓高的巨大石灰岩,無拘無束地散落在山坡上,是地殼變動把它們從史前的海底,逐漸推擠到今天(海拔700米)的高度。基督城市中心地標大教堂在這裏取建材,電影納尼亞傳奇中的戰爭場麵在這裏取外景,這裏不但是見證地殼變動的最佳課堂,也是攀岩愛好者的最佳練習場地。
    太陽火辣辣地烘烤著,停車場到巨岩幾百米的小路,無遮無攔無一絲陰涼。走近巨岩,看到一對穿著人字拖、清涼裝的情侶,離開小路徑直奔向30多米高的石壁,我不相信他們能上去,站在原地仰頭看了許久。男孩兒在幾處(我認為)不可能上去的地方有些許猶豫,可壯實的妹子卻以連貫的動作為他做了示範。我心裏躍躍欲試,但這種水平的攀爬,不單單是勇氣問題。再看豎直石崖上一個個人鑿腳窩,應當是更專業的攀援者留下的痕跡。
    坐在巨岩石頂遠眺,一望無際的峽穀平川,很少植物光禿禿的高原丘陵,為什麽隻有這幾百平米山包有巨石。巨石散布看似無序,若按某種天外法則,也許內涵玄機。
    11:20來到皮爾森湖(LAKE PEARSON),和林澄湖一樣,它也是個冬季封凍的高原湖,但釣魚的名氣比前者大,我們停在湖畔宿營地,看到三個年輕人,皮褲皮衣,著一身釣鱒魚的裝備,拖拖拉拉地走向湖邊。所謂宿營地,設備隻是一間廁所,坐在旅行車旁讀書的老先生,抬頭看了我們一眼,打過招呼重歸他的世界。或許他不是孤身一人,但無論如何在這種環境下住幾個晚上,有些不可思議。也許這正是我該追求的境界,但就目前水準,相差甚遠。
    11:30遇到懷馬卡裏裏河,公路轉了個急彎,沿著河畔慢慢上山。停車拍照時,先前停下的大卡車司機走過來說:前麵阿瑟通道發生了事故,一輛車逆向行駛和大客車撞上了,不過還沒有封路,你們應該能通過。看著他裝備齊全的通訊工具,我確信他了解最新的路況,心也一下子揪了起來:該不會和我的同胞有關係吧?聖誕節當天就有兩位同胞在海邊遊泳出事,今天又是“逆向行駛”,不敢再想下去······。

   
2.阿瑟通道(ATHER PASS)
    12:00過了懷馬卡裏裏河橋,可以說完成序曲到達國家公園入口,進入阿瑟通道。
    位於南阿爾卑斯山區的阿瑟通道(ARTHUR PASS),實際上包含了三個概念:73號公路阿瑟通道段;觀光鐵路阿瑟通道段;阿瑟通道國家公園。
    1864年首席測量師阿瑟·達德利多布森爵士(ARTHUR DUDLEY DOBSON,1841-1934年),想找到一條連接東西海岸的通道。在OTIRA河穀,西海岸的毛利部落酋長TARAPUHI,告訴他毛利狩獵人偶爾使用的一條小徑。阿瑟經勘查後,測定方位畫出圖紙,寫好報告遞交有關部門。恰逢淘金盛世,人們急需一條連接東西海岸的通道,一個商業委員會為此設立了200磅專項獎勵基金。專家組討論了所有遞交的報告,最終選定阿瑟方案。
    1866年公路貫通。
    1923年8月4日,長達8.5公裏的奧蒂拉(OTIRA)鐵路隧道建成,標誌著坎特伯雷到格雷茅斯,全程223公裏的鐵路線貫通。今天它已失去當年的風采,但仍然被認為: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火車旅行風景線之一。”
    1929年阿瑟通道國家公園(ARTHUR'S PASS NATIONAL PARK)創建,這個占地1143平方公裏,是當時南島第一個,新西蘭第三個國家公園。公園內有很多海拔超過2000米的山峰,東西麓景觀截然不同,東側幹燥貧瘠,主要植被是山毛櫸林和其它耐旱植物。西側有密集的熱帶雨林,大部分山川由古冰河作用,構成平底的U形山穀。
    園內有各種等級的步道,有些簡易,如從隘口小鎮出發,一小時往返魔鬼賓治盅瀑布(DEVIL'S PUNCHBOWL FALLS)步道,非常受歡迎。有些艱難,如非常複雜極具挑戰性的地形,頻繁出現的懸崖絕壁、激流瀑布,多變莫測的高原天氣,都給登山者帶來麻煩,所以這裏被稱為新西蘭最危險的國家公園之一。
    1:00到達新西蘭海拔(923米)最高的居民點,隻有29位居民的阿瑟隘口小鎮(ARTHUR PASS VILLAGE)。在這裏喝了一杯相當不錯的咖啡,吃了一張做工上乘的披薩餅。
    1:30開車上路,沒出小鎮就堵在那裏,有路人告知,前麵處理事故,需封路四個小時。我馬上掉頭,來到鎮口的火車站廣場,這裏有間設備齊全的廁所,諾大的停車場停了幾台載有無線通訊設備的大卡車。老伴兒帶著姥姥去了路對麵的遊客信息中心,那裏有沙發可以休息。
    廣場上幾個人湊在一起聊天,一隻大狗臥在陰涼裏,守著水盆呼呼喘氣,一個時髦妹子站在開著車門的卡車前,大太陽地裏仰著頭和車上的司機大哥聊天。有直升飛機從頭頂掠過,我打開車窗,關閉引擎,在副駕駛位(陰涼)躺下休息。
    2:30妹子和司機大哥聊得正酣。那家夥也是,不能下車到車站涼棚下聊,一個鍾頭了,妹子能受的了。一輛警車帶著TV3的新聞車開了過去,一輛救護車反向開回來停在泊車場,顯然傷員已處理完畢,他們是空車撤回。
    3:30妹子和司機大哥聊得正酣,一輛警車從現場歸來,有人過去詢問,警察輕鬆地比比劃劃。大狗還在呼呼喘氣,我下了車,站到陰涼地裏等候。
    3:48老伴兒帶著姥姥、老姨回來,她們在信息中心得到消息,前方已經放行,我們馬上插到長長的車隊裏,靜靜地候著車龍的蠕動。
    4:00開始動了,慢慢地,一輛一輛按順序讓路邊的車插進來。我想就這樣排著隊出山,沿路的景點怕是看不成了。誰知出了鎮子,過了隘口,車子經按正常速度跑了起來。
    4:20到達OTIRA高架橋,站在觀景台上,高架橋呈一個漂亮的弧線在峽穀中舒展。這座橋是1999年修建的,原來的路段因塌方被毀。
    4:30到達不遠處的另外一個觀景台,在這裏可以看到公路從一間(防塌方)大棚子裏穿過,車子在這裏再次排起長龍。因為穿過大棚就是一個急彎,事故就發生在這裏。
    4:40隨車龍慢慢駛到出事地點,一輛車頭辨不出摸樣的客車,被拖車拖著靠在路邊,沒看到另外的破損車。

 
3.年終悲劇
    2015.12.31.一輛載有36人,其中31名中國遊客的大客車,在阿瑟通道西側OTIRA峽穀轉彎處側翻,其中16人受傷,5人被直升機送往基督城,3人傷勢嚴重。司機是個洋人,事故起因是彎路駕車超速,車輛失控逆行,殃及對麵一輛車。
    事故處理有警方執行,善後事宜有醫院、ACC、中國領事館、旅行社及熱心人士幫助。我想說的是,天有不測風雲,出門在外一定要小心。
    事故中無人死亡,乃不幸中之大幸。有一位摩托車手事發時路過現場,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幫助一個個傷員從車裏爬出。ANGELA第一時間從奧克蘭趕到基督城醫院做義工,作為朋友,被她的善舉感動。華人電視台,平麵媒體,網絡平台都在第一時間發布消息,並及時給於跟蹤報道。今天的新西蘭華人群體,不再默默無聞。2015年的最後一天,為傷者禱告。
    6:30到達格雷茅斯旅店。
    9:04到旅店外海灘,拍下2015年最後一枚落日。
 
裏程表讀數:2837.6公裏。
 
2016.1.24.於奧克蘭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