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評論共 1條 共1頁 1" |
|
|
|
|||||
|
|
第1樓 2013-05-08 01:35:38 洋人的紅眼病!!! 發表評論 |
|
||
|
|||||
|
|
|
|||
|
|
漢語課要成學校主科 專家:提華生入讀門檻 |
發布時間: 2013-05-07 21:06:23 來源: 澳洲日報 責任編輯:tiny |
(本報訊)漢語教師培訓專家Jane Orton稱,維州力圖讓漢語成為學校主要語言課程的努力將獲得全國教育界的關注。 墨爾本大學的Orton博士稱,其他州/領地也麵臨著與維州相同的問題,即漢語課程成為華裔學生的集中地,導致第二語言學習者和其他族裔的學生不願選擇漢語課程,雖然他們完全有能力參與競爭。 維州之所以會成為這一討論的中心,主要是因為該州的12年級華裔學生數量占了全國的6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州府已經公布了一份解決方案討論稿。 維州課程和評估局的這份討論稿建議推出澳洲首個“雙語獎勵(bilingual bonus)”項目。對於那些進入更高一級的漢語班學習,同時也參加正規英語考試的華裔學生來說,這一項目實際上會提高他們的大學入學分數。 Orton稱,這樣的獎勵項目將給予那些中英文俱佳的華裔學生以鼓勵,而不是讓他們因為擅長中文反倒受懲罰。但她也同意維州當局的說法,即“雙語獎勵項目”無法獨力讓足夠多的華裔學生進入更高層級的漢語班去學習,進而鼓勵其他族裔的學生攻讀漢語課程。 Orton稱,全國漢語課的放棄率高達95%,而在維州參加漢語考試的12年級學生中,近90%是聽說讀寫都有相當水平的華裔學生。“我們必須對這樣的現狀采取行動了。自我指出(這個問題)以來,已經過去了5年,但我們現在仍隻是停留在討論階段。” 討論稿建議,在初中時已經學過逾200小時的漢語,或“在課堂外——包括但不限於在家中——使用中文進行長時交流”的學生不應獲準進入第二語言班級。 但Orton稱,課堂外使用漢語交流的時長不太可能精確地量化。她建議以漢語的學習時長為參照線,同時認為應將上述的學習時長標準提至400小時。 目前,幾乎所有學校的漢語班隻以學生在講中文的國家/地區的生活時長,或在漢語學校的就讀時長為錄取門檻。這為那些在家中與父母以漢語交流的學生提供了獲取學分的捷徑。 但反對這類改革的人卻說,那些在音樂世家長大的孩子就不會受到與華裔學生類似的“區別”限製。Orton回應了這類觀點,稱漢語熟練的華裔學生如果獲允進入第二語言學習班級,就會打擊其他學生長期學習的興趣,因為這類華生什麽都不用學,卻依舊能拿到高分。她指出,如果非華裔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一直受到打擊的話,漢語就不可能成為澳洲教育係統中的主要科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