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談相機最忌標新立異,但也不可以訛傳訛。所以揭完尼康的秘辛後,再來澄清影友中關於尼康的模糊或錯誤認識:
一、尼康相機是最“專業”的,是相機裏麵的“老大”:什麽是“專業”?人們往往混淆了“專業”和“職業”的概念。專業指水平,職業是工作,專業的不一定是職業的,職業的更不一定是專業的。攝影記者是一種職業,對於普通人尤其是普通中國人而言,它是人們首先想到的“非業餘”攝影的代表,所以可以認為攝影記者最“常用”的器材是“最職業”的器材。而攝影家不是一種職業,他們是深諳攝影藝術的高水平專家,他們最“愛用”的器材才是“最專業”的器材。我說明白了嗎?
那麽,尼康相機是最專業的135單反相機嗎?事實是:即使在手動相機時代,日本攝影家裏愛用佳能的也多於尼康,而歐美攝影家更喜歡賓得、美能達、奧林帕斯等品牌。進入自動時代後的情況更不必說了。
那麽,尼康相機是最職業的135單反相機嗎?事實是:在手動相機時代,尼康相機確實是攝影記者尤其是中國攝影記者最常用的135單反相機。進入自動時代後,“老記”們手裏的相機多數換成了佳能。
所以準確的說法是:尼康相機在手動時代是最職業的相機。
至於“老大”什麽的,笑笑算了。
二、尼康鏡頭是最銳的,反差最大:什麽是“銳”?銳利、銳度?銳利度、銳利感?明銳度?在談論“銳”之前,要先區分這幾個概念的含義。簡單地說,銳利不是一個科學概念;銳度不是一個完整明確的科學概念;銳利度是一個內涵矛盾的錯誤概念;明銳度可以表述為MTF或反差,分為整體反差、(局部反差)、細部反差,都是可以量化的科學指標;而銳利感是人眼的生理感受,由分辨率和反差共同決定。分辨率測試又分為高反差分辨率和低反差分辨率,前者的比較意義不大,後者決定影像的暗部表現。綜合考慮分辨率和反差兩種因素,對銳利感的評比就至少可分為整體銳利感、細部銳利感和暗部銳利感。我說明白了嗎?
那麽,尼康鏡頭是反差最大的135單反鏡頭嗎?事實是:尼康鏡頭是整體反差較大的幾個135單反鏡族中最有名的,它的細部反差很一般――看尼康鏡頭的高線對MTF曲線即知。在同分辨率測試條件下,整體反差大突出表現在影像邊緣的輪廓線條;而細部反差大突出表現在影像的細節清晰度,高倍放大時尤其明顯。這恰恰證明了尼康鏡頭的整體結像特征:影像邊緣顯得非常銳利,如刀割斧劈;層次、細節往往欠奉,耐放大能力不及徠卡等頂尖鏡頭。
那麽,尼康鏡頭是銳利感最強的135單反鏡頭嗎?事實是:尼康鏡頭是整體銳利感最強的135單反鏡頭。它的細部銳利感一般;暗部銳利感較差,往往呈現出暗部不夠清晰的“死黑”狀態。
所以準確的說法是:尼康鏡頭是整體反差最大、整體銳利感最強的鏡頭。
三、尼康鏡頭是細節最少、暗部最差的鏡頭:從整體傾向上說,尼康鏡頭確實是“雙差”鏡頭――“高分辨率反差”差和“低反差分辨率”差,所以細節和暗部不是最好的。但以上所說的差,都是相對於頂尖鏡頭尤其是頂尖德頭而言的。尼康不是造不出各項測試數據俱佳的鏡頭,畢竟廠家主要考慮的是產品的市場和製造成本。如果想體驗成像相對圓滿的尼康鏡頭,我推薦:AF 28mm/1.4 D。
我用過的尼康機身有十幾種,鏡頭幾十支,以專業級的NAS係列居多,不細說了。尼康機身結實耐用,即使業餘鏡頭成像也討好,這兩點是突出的,很討中國業餘攝影愛好者的歡心。
這也是尼康在中國這麽紅的根本原因。
說說佳能
不必否認一些被業內公認的事實,除非是頭腦狂熱的鐵杆擁躉:一、以EOS 1係列機身、EF L係列鏡群及附件共同構成的佳能自動攝影係統,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自動攝影係統,十幾年前其地位已經超越尼康,成為自動時代的業界“老大”。二、整體而言佳能L係列專業鏡頭是日本人製造的最強大鏡群,紅圈L每支都很好,業內常用的評語是:“L is L!”三、佳能的專業與業餘器材之間的檔次差別比較明顯,其低檔機身、鏡頭用料不如尼康,雖然機身功能更全,但低檔鏡頭的成像特點不像尼康那麽討好普通中國影友的眼球。
我用過佳能的三代EOS 1係列機身,EF紅圈頭七、八支,但最感興趣的不是這聲名顯赫的自動係統,而是中國影友不夠了解的佳能手動器材。
回顧曆史,尼康能在賓得M42係統之後成為135手動單反相機的“老大”,首功要記在它專業相機的“開山祖師”――尼康大F的身上。在尼康大F稱霸的時代,佳能等廠商沒有能夠與之相較的相機。一步落後,局麵已成,輿論已定,但佳能一直在追趕。七十年代初,它推出第一部專業單反相機F-1及FD ssc鏡群後,令尼康的“F2攻略”措手不及,在業內引起極大震動,一躍成為堪與尼康抗衡的勢力。自此以後,無論是第二代專業相機F-1N還是第三代專業相機NF-1及FD鏡群,其整體實力都不弱於尼康,NF-1機身的綜合性能和製造水平甚至稍勝同時代的尼康F3、賓得LX、奧林帕斯OM 4 Ti,成為135手動單反相機史上的最強者,以致於當NF-1停產時,日本相機評論界發出一片惋惜之聲,稱之為:機王退役。其後尼康停產F3時雖然也曾引發感歎,但榮耀不及NF-1。
這些都是舊事,是為大多數態度客觀的器材評論家所認可的,也是為很多資深發燒友熟知的。很多發燒友不了解的是:即使在手動時代,佳能製造鏡頭的整體技術實力也不弱於尼康,在移軸、微距、長焦和超大光圈鏡頭方麵甚至一直領先到今天。
佳能製造專業單反鏡頭的曆史並非始於新FD L鏡,而是更早:在七十年代早期,伴隨著第一代專業相機F-1的問世,佳能已經成熟地應用研磨Aspherical非球麵玻璃和Fluorite螢石鏡片,製造出了一批像質優異、用料紮實、工藝精密的專業級鏡頭,如24mm/1.4 Asph ssc, 85mm/1.2 Asph ssc,55mm/1.2 AL ,300mm/2.8 Fluorite ssc,24-35mm/3.5 Asph ssc,35-70mm/2.8-3.5 ssc,而TS 35mm/2.8 ssc甚至專為當時缺乏製造移軸鏡頭能力的尼康生產了一批F口的……這批使用非球麵、螢石玻璃的鏡頭,其像質級別完全達到後世的L鏡水準,隻是當時佳能尚未使用紅圈標識,所以被我譽為“先L頭”。尼康推出同級別鏡頭是幾年後的事,前兩種規格它至今也沒能力造出來,號稱尼康廣角王的AF 28mm/1.4是自動時代才現身。由此可知:尼康擁躉聲稱的“佳能不善長製造廣角頭”的說法屬於無知或詆毀。
進入新FD時代後, 佳能繼續製造勝過尼康的鏡頭: 200mm/4 micro已經實現1:1微距攝影,尼康為1:2;200mm L光圈作到f/1.8,尼康為f/2;專業級超廣角變焦鏡頭作到20-35mm/3.5 L,尼康為25-50mm/4;專業級望遠變焦頭80-200mm/4 L使用螢石鏡片,尼康80-200mm/4連複消色差能力不及螢石的ED玻璃都欠奉,成像質量尚不及佳能業餘級的70-210mm/4;超望遠變焦頭 150-600mm L光圈作到恒定f/5.6,至今仍是世界第一,尼康180-600mm為f/8;折反鏡頭最遠作到5200mm,尼康為2000mm……直到尼康發狠製造出300mm/2和200-400mm/4後,加上它向來熱衷研發的魚眼鏡頭,其手動鏡族才算未被佳能搶盡風頭。
進入自動時代後的事更不必說了,例如:尼康於1994年推出的、與佳能EF 1200mm/5.6 L U超聲波馬達鏡頭對抗的AI 1200-1700mm f/5.6-8,竟然是手動對焦。
說說FD鏡頭:質量非常優秀,幾乎沒有所謂“狗頭”,那時佳能的經營策略與現在不同。大都用料紮實,尤其是老FD ssc,其耐用性不亞於尼康AI頭。成像特點是分辨率很高;色彩層次是日本鏡頭中最好的,香港玩界叫做“發色”。專業級紅圈L頭的分辨率和明銳度俱佳,色彩飽和,是不可多得的玩物。
佳能的高檔手動機我有過F-1、NF-1、A-1、T 90,其中NF-1曾經同時擁有三部――它實在太完美,尤其是機殼居然厚於“敢砸核桃”的尼康F3。鏡頭有24-35mm/3.5 L(佳能第一支變焦L頭),80-200mm/4 L,35-70mm/2.8-3.5 ssc(世界上第一支廣角端達到35mm的標準變焦頭),50mm/1.4和85mm/1.2 L。關於使用的體會,隻說一句:以後再聽到“佳能鏡頭不夠銳”的胡話,舉手裏的紅圈鏡砸之,哈哈。
我最終放棄它們的原因僅僅是:無法在EOS機身上繼續順暢地使用FD鏡頭。
我是典型的CN雙修吧?
說說賓得
Pentax,國內譯為潘太克斯,香港譯為賓得,更簡潔。
賓得公司整體實力不弱於NC,但主要精力放在120係統上。在日本135手動單反相機時代,它排名第三。但在135單反相機發展之初、M42羅口係統流行時,賓得是日本單反相機第一廠,風頭甚勁,其對單反相機的技術貢獻(如測光、反光鏡、鏡頭鍍膜等)和在業界的影響力,都不是NC能比的。後來尼康、佳能、美能達、托普康等從與德國旁軸相機進行的絕望競爭裏轉向出來,集中精力投入單反領域、相繼推出更先進的卡口機身時,賓得卻未能審時度勢、順應潮流,導致逐漸失去市場。雖然1975年終於改為卡口,但為時已晚,難現昔日輝煌了。正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賓得手動相機體積小巧,工藝精細,非常美觀。曆史上賓得隻製造了一部135專業相機LX,這證明它不太重視135市場。但這部LX的綜合水準甚至連尼康的工程師都承認稍勝F3,這證明它的實力很強。這一點令賓得135相機的擁躉很無奈,大多隻能寄情於非專業的KX、MX、Super A、Z-1(P)和MZ-S。
說說賓得鏡頭。很多使用日本器材的影友喜歡把自己鏡頭的成像特點往“德味”上靠,比如美能達的擁躉因美能達與徠卡有過合作而認為美頭有德味,尼康的擁躉因尼康早期與蔡司有聯係而認為尼頭有德味,都挺無聊的。按照這種想當然的推理,也許適馬和雅西卡鏡頭的德味更濃,哈哈。
但賓得的鏡頭確是日本五大廠中最有德味的,根據是看實際成像:賓得鏡頭清晰度高,反差中等,層次豐富,色彩真實,通透自然,網絡論壇有評語曰:真水無香。在日本鏡頭圈子裏比較,這四個字還算準確。而完全當得起這四個字的,是德國施奈德。
賓得擁躉都知道賓得的名鏡集中在星鏡族和Limited鏡族,其實不盡於此:M42係的王牌是SMC Takumar 15mm/3.5和20mm/4.5;K係時期是一個高峰,15/3.5 Asph、18/3.5、20/4、28/2、28/3.5 Shift、35/2、50/1.2、85/1.8、135/2.5、200/2.5都是名鏡,用料紮實,手感優異,分辨率出眾;M係時期有M 35mm/1.4,隻量產了6支,M* 300mm/4是賓得第一支135專業鏡頭;追星族迷戀的A* 135mm/1.8和A* 200mm/4 macro是世界最佳,A 100mm/2.8 macro是當時五大原廠裏唯一的f/2.8 1:1中焦微距鏡頭;F 50mm/1.4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f/1.4標頭,而F* 250-600mm/5.6是世界上最傑出的自動變焦“大炮”;獨一無二的廣角柔焦鏡FA 28mm/2.8 Soft,FA* 28-70mm/2.8是四大廠同規格裏體積最小的,而80-200mm/2.8分辨率最高、同一性最好……在K係時期,賓得還試製過極誇張的20mm /1.4和300mm/2,但未量產,也許成本太高了?
關於Limited鏡頭,據說賓得在設計時未追求優異的儀器測試數據,而追求優異的實拍眼感,理由是像差最小、測試數據最好的鏡頭不一定是成像最舒服的。從三支Limited鏡頭的實拍照片看,賓得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很了不起。
賓得一直是我最喜歡的日本相機品牌。我接觸最早的日本單反相機就是賓得K1000,後來有KX、ME super、P 50、Z 20、Z-1P、LX,原廠頭有過SMC Takumar 135mm/2.5、K 24/3.5、K 28/2、K 30/2.8、K 135/2.5、K 200/2.5、M* 300/4、A 35/2、A 50/2.8 macro、A* 85/1.4、A 35-105mm/3.5、F 50/1.4和FA 43mm/1.9 Limited。Takumar鏡頭色調微暖,手感不差於徠卡。K係鏡頭基本都是精品,是賓得135相機曆史上的第一個高峰,其中K 28/2是與Contax四大神鏡之一的28/2共同開發的,結構完全一致。A係鏡頭是賓得手動頭裏色彩最好的,35/2暗部表現優秀,50/2.8 macro采用浮動鏡片結構,35-105mm/3.5是當時難得的光圈恒定。F 50/1.4分辨率一如傳說之高。
專業的*鏡和limited鏡更不用多說。
我曾寫過一篇文字《桃園三結義》,來比喻我的賓得最佳手動組合:
劉備:K 28mm f/2
K係鏡頭是賓德PK卡口最老的係列;劉備論年齡也是三兄弟的老大
K 28/2結構與contax 四大神鏡之一的28/2完全一致;劉皇叔同樣有貴族血緣,乃是漢室宗親。
28mm鏡頭視角寬廣,進可人文,退可風景;劉備同樣胸懷天下,能屈能伸,是真正的大人物。
K 28/2具備星頭的素質,卻因彼時賓家尚無軍銜製而未列星班;劉備能與曹阿瞞煮酒論英雄,是令一代梟雄最忌憚的兩個領袖級人物之一,卻因文不及臥龍風雛、武不及關羽張飛而被後世輕視,比起他的兩個被後人神化的結拜弟弟,名頭是遜色不少。
關羽:A* 85/1.4
A* 85/1.4在賓家A係幾大將星裏,排名最靠前,用途最廣泛,可人像,可風景,可紀實,光徑最大最亮,綜合素質雖不敢攀Contax 85/1.2或Leica 80/1.4,但可算日本人像鏡最佳;關公同樣是五虎上將之首,能文能武,用勇有謀,儀表堂堂,忠肝義膽,青龍偃月刀明晃晃寒湛湛光鑒日月,雖然文不及諸葛、武不及呂布,但綜合素質確是三國第一人,無怪後世敬之為神。
張飛:M* 300mm f/4
300mm鏡頭用途狹窄,此如張飛之惟善悍戰;M* 300/4形狀頎長,比之K 28/2 A* 85/1.4,此如張飛之丈八蛇矛;最近對焦距離長達4m,微距功能匱乏,想俯察品類之細是不可能了,此如張飛之粗獷豪邁;像質優異,結實耐用,此如張飛之武藝精湛,勇冠三軍。
諸葛亮:LX
能把劉關張聯係到一起成就大業的,惟有諸葛孔明,三國時的四大謀士--諸葛亮、龐統、周瑜、司馬懿中,孔明居首;能把K 28/2 A* 85/1.4 M* 300/4聯係到一起掃攝天下,最合適的是LX,如果把龐統比作四大專業135手動單反相機裏最短命的OM 4T、把周瑜比作最俊逸的NF-1、把司馬懿比作最老辣的F3,那麽無疑諸葛亮就是最優秀的LX!
二手的賓得好鏡太難買了,尤其在中國,是“狼多肉少”。
可能這就是我對賓得相機念念不忘的根源。
說說美能達
在135單反手動時代,美能達在日本五大廠裏排名第四。如果單比鏡頭設計製造水平,它不如排在第五的奧林帕斯。它能夠排在奧林匹斯前麵,得益於入行較早、係統的整體規模和影響較大。研究一下美能達的手動器材,雖然有一些小特色,但幾乎沒有頂尖專業產品,鏡頭更少見使用高檔特殊光學玻璃的設計(在這方麵奧林帕斯做得更好,遑論NCP),可見那時美能達不具備與NC爭奪專業市場的實力。雖然它曾“投石問路”,於1973年生產了專業標準的X-1,在當時與尼康 F2、佳能F1、托普康RE super並稱四大專業相機,但影響很小。進入自動時代後,借助於屢獲國際大獎的7000 AF等“7字頭”機身所打造的強勢,美能達下大力氣陸續研發推出了一係列專業鏡頭,比起手動時代有脫胎換骨的進步,並成功地躋身三甲,把賓得擠到了“老四”。
正因為在手動時代美能達是日本準一流廠家,所以徠卡能夠與它有一段成功的合作史,就像後來蔡司與雅西卡的聯姻一樣。不過成功的主要是徠卡,從R3到R7,從R 24mm/2.8到R 70-210mm/4,它不僅從美能達那裏買到了合格的機身、鏡頭零件,從而維係了在最高檔135單反領域的市場,並且從美能達那裏學到日本單反相機的先進技術――美能達在曆史上一貫是先進技術的創新先鋒。美能達雖然沒吃虧,但也未像擁躉意淫的那樣得到徠卡著名的鑄鏡秘技。這很正常――鏡頭製造術是徠卡賴以與人競爭、安身立命的本錢,即使在委托肖特廠生產特殊光學玻璃時都對配方嚴格保密,怎麽可能傳授給日本人?美能達擁躉們不要繼續意淫自己的鏡頭有“德味 ”了。知道徠卡曾經委托日本三流的適馬公司生產R 28-70mm/3.5-4.5?適馬鏡頭因此染上“德味”?恰恰相反,事實是那幾款徠卡鏡頭由於采用日本零件,即使加諸徠卡的鍍膜,但成像仍然缺少充足的“徠卡味”,所以多年來受到“徠卡原教旨主義者”抨擊,被指為“血統不純”,例如R 24mm/2.8被譏為“果凍”。嗬嗬,因此與其說某幾款美能達鏡頭有“德味”,還不如說某幾款徠卡鏡頭有“日味”。當然後來的徠卡R鏡已經名副其實,或者至少是徠卡設計的,比如委托日本富岡光學製造的R 80-200mm/4。
回到美能達器材。美能達的整體實力雖然不足與NC展開全麵的競爭,但不容小覷。它對相機自動曝光、自動測光、自動對焦和閃光等技術做出的開拓性貢獻是首屈一指的,其創新精神無與倫比,並延續至今。這方麵的例子很多,不細說。我有過它的9000 AF、9xi兩部“9字頭”專業機,雖不完美,但很優秀。不過嚴格地說,美能達製造的專業機身隻有A-9――一部手感完美、造型強悍的專業機,品位醇厚如上等煙草,被我拿來與徠卡R8、康泰時RTS III、尼康F4一起譽為世界現代單反相機的“四大美男”。
美能達鏡頭的特點是普遍色彩誇張,采用圓形光圈的焦外柔和,而暗部表現大多平平。手動頭裏較好的有20mm/2.8、24mm/2.8 VFC、28mm/2、35mm/1.8、35mm/2.8 shift CA、58mm/1.2、85mm/1.7、85mm/2.8 Varisoft、135mm/2、200/2.8、250mm/5.6 RF、400mm/4.5 APO,24/2.8、35-70/3.5 Macro和70-210/4據說與徠卡有淵源。自動頭裏,專業級G頭在分辨率、反差、畸變矯正等方麵的測試數據都做得很好,其中80-200mm /2.8 APO G是四大廠裏最小巧的;200mm/4 macro APO G的光學設計效仿尼康(在手動微距鏡頭製造技術上,美能達在五大廠裏最弱);業餘級AF 28-135mm/4-4.5和APO 100-300mm值得大力推薦,性價比很高,業餘影友不買它們似乎對不起美能達的“美意”;AF 500mm/8 RF是世界唯一的自動對焦折反鏡頭;著名的“虛像之王”135mm/2.8[T4.5] STF雖然不是G頭,但其把玩收藏價值超過G頭,是美能達鏡頭最獨特的代表作,鐵杆美粉如果不收一個,實在說不過去。
我有過的美能達單反鏡頭不多,值得說的隻有G 28-70mm/2.8:外型像煤氣罐,像質精良,味道與我的佳能EF 28-70mm/2.8 L明顯不同。整體上我對美能達的興趣不大。
補充:美能達早期曾經生產120雙反相機,頗有名氣。
說奧林帕斯
奧林帕斯Olympus是個有趣的“家夥”,特點是小而彌堅,且能折騰,哈哈。
像蔡司等很多著名的相機製造廠一樣,奧林帕斯也是靠生產顯微鏡等光學儀器起家的,日本第一架顯微鏡是它於1920年推出的,這肯定影響了它後來製造攝影鏡頭的成像傾向:高清晰度,像顯微鏡似的纖毫畢現。這讓我想起德國著名相機品牌米諾克斯:它以製造微型間諜相機出名,間諜攝影的要求是近攝清晰度高、暗部細節好,對無限遠要求不高,所以Minox後來生產的35相機也延續了這個特點。在“出身”影響“氣質”這一點上,兩者有共同之處,好玩。
奧林帕斯三十年代開始製造相機,1972年推出OM係統第一部相機OM-1,從此引領135單反相機小型化的發展潮流。OM-1開始叫M-1,結果名字與德國徠卡的M係統衝突了,不得不改名為OM-1,搞笑。
奧林帕斯自稱生產了四代手動專業相機:OM-1、2、3(Ti)、4(Ti),但被業界認可的隻有後二者,鬱悶。
自動對焦時代來臨後,奧林帕斯以生存為第一要務,在製造了一款不成功的AF相機後,見勢不妙,竟然放棄延續十幾年的可換鏡頭單反係統,轉而生產橋式相機和民用傻瓜相機,並使Olympus這個名字幾乎成為民用膠片傻瓜相機的代名詞,市場獲利大大的,狡猾。
數碼時代來到,奧林帕斯不甘心在單反市場銷聲匿跡。在“芯越大越好”的曆史潮流麵前,“小奧”敢冒天下之大不違,逆流而上,“頂風違紀”,延用自家“以小為美,最小最美”的過時理念,悍然推出最小芯的E係列數碼單反相機,並繼承昔日輝煌的Zuiko鏡頭製造技術推出Digital Zuiko數碼鏡族(原Zuiko鏡頭可轉接於E機身,但使用有限製),二者共同構成所謂“世界上最小巧的數碼單反新概念攝影係統”,在眾多非主流廠家中率先揭竿起義,企圖登高一呼,應者如雲,從而顛覆CNMP“四大世家”統領江湖的局麵,一吐當年被迫退隱的惡氣。不料從者寥寥,形單影隻,麵對由佳能EOS 5D刮起的“低價全幅風暴”和索尼R 1掀起的“大芯DC浪潮”的雙麵衝擊,“小奧”進退失措,嘴硬腿軟,雖負隅頑抗,不屈不撓,但前景再次黯然,危矣。
說說奧林帕斯昔日的Zuiko鏡頭。Zuiko鏡頭整體反差不遜尼康,細部反差優於尼康,色彩比尼康濃豔。其中最好的是f/2鏡係:21/2,24 /2,28/2,35/2,40/2,50/2M,85/2,90/2M,100/2ED,180/2 ED,250/2 ED,這麽多f/2,當是刻意為之,寫出來整齊好看,讀起來反複鋪陳,有趣。
Zuiko鏡頭有幾個“第一”,從中可見奧林帕斯的實力:21mm/2是迄今為止量產的光圈最大的21(20)mm原廠鏡頭;24mm/3.5移軸頭是世界第一支超廣角移軸鏡頭,佳能那支EF後來才有;35-80mm/2.8使用高折射率玻璃和ED鏡片,是日本手動標變頭裏最好的,比NCPM的類似鏡頭都好;90mm/2 macro是日本製造的光圈最大的微距鏡頭,采用APO設計,至今仍是日本中焦微距第一鏡,我給它起了綽號“孔雀翎”,厲害。
我擁有過奧林帕斯的一身一頭:苗條的OM-2,美麗的90mm/2 micro。我拿這個鏡頭與我的徠卡“大頭九”(非AA版)比較成像――拋開“虛幻”的味道不談,全開光圈時“孔雀翎”比“大頭九”稍銳利,f/8時二者不相上下。用“孔雀翎”拍陰天的海水,你會理解它反差的優異。看“孔雀翎”出的大片,你會驚歎“畢竟是顯微名家的技術精華啊”,佩服。
如果要買單反的話,有一些入門的知識可以幫你參考
所有跟帖:
• 非常感謝,這是真正有價值的信息 -Ubuntu704- ♂ (0 bytes) () 01/27/2009 postreply 18:33:09
• 玩相機玩到最後就是玩鏡頭, -將軍令- ♀ (124 bytes) () 01/27/2009 postreply 18:35:46
• 我實用主義,清晰就好,試了朋友的$500傻瓜,發現不清晰,所以想買單反 -Ubuntu704- ♂ (0 bytes) () 01/27/2009 postreply 18: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