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Browncup的提問,首先,我絕不敢當高人,我隻是一個普通的藝術家,對各類視覺藝術都很喜愛。 我嚐試用我能夠理解的範圍來試

來源: 幽幽茶香 2015-01-06 18:17:1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48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幽幽茶香 ] 在 2015-01-06 18:17:5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您提的問題是非常深刻的,對每一位藝術愛好者都會遇見,尤其是在參觀許多當代藝術作品展的時候,麵對藝術家們的某些作品,渾然不解甚至於目瞪口呆,我自己也時常遇見。

在視覺藝術的發展過程當中,傳統的現實主義在19世紀已經到達頂峰,在之後的時間內,藝術家們已經不滿住於表達對事物的真實再現,而是進入表達自身的思想、情緒和觀念。

某些藝術家在不斷的探索藝術的新領域,嚐試前人沒有接觸到的藝術領域。

因此,各類先鋒藝術、裝置藝術、行為藝術都在蓬勃發展。

這類藝術遠遠走在普通大眾的審美之前,他們的存在並不是來取悅大眾審美的,而是對藝術的探索。所以傳統的審美觀並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

我們喜愛看金庸的小說,幾乎沒有人去看《尤利西斯》,我們會在車上聽鄧麗君、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鋼琴曲,沒有人會在車上聽交響樂,更遑論前衛音樂了。錢鍾書的管錐篇並不是給大眾看的,(那是給韓寒看的,一笑)。

當年梵高在畫他的作品時,並不會在意別人是否喜歡或理解吧。

至於對他們的藝術觀念的理解,那是藝術評論家幹的事。

不知道能否解答您的問題。

握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