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看春晚,覺得那色彩、那氣氛,永遠就是一大俗。不是因為在美國看不到春晚現場而故意這樣講,而是稍稍撿幾個片段看了視頻,就受不了。那樣的形式、那樣的腔調,哪裏有什麽改變?那些看著“故鄉的雲”流眼淚的老幹部們,真不知道都在感動什麽。這幾天所有的網頁和中文的媒體都在說春晚,莫非大多數中國人都在看?哎!
為什麽中國人對這些自作多情的、輕浮誇張的表演和舞台效果都這樣趨之若鶩呢?我原來以為這類東西也就是公社社員用來打發無聊的熱鬧,或者民工兄弟解悶消渴的浮雲,怎麽大款、大官、大牌們都在看?
原來,如果不看這些,過年還有什麽有趣的事好做呢?除了平日裏搶購名牌、顯擺豪宅、摟二奶攬小三,歇下來,還有什麽“高尚”事可幹呢?其實,上至達官顯貴,下到盲流阿三,中國人的品味是差不多的 --- 誰讓他們本來都是一個階級裏混出來的,彼此沒有本質的差別,他們的追求都是一樣一樣滴。
又要說到張藝謀的電影,過去他的作品至少還反映一些農民階級的本來生活麵目,在西方被看作一種藝術的真實,雖然很多人罵他是有目的地顯醜,也博得喝采。可是現在他也富裕起來,做的都是大手筆了,也是春晚一個類型的,喜歡華麗的裝飾,似是而非的傳統,還有做作的故事情節。更多的人為她喝采,因為中老年心理的需要,號稱“審美”。
可是他的上億投資電影大片,竟不敵一本十來萬小成本的伊朗電影“分離”,落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我拍手叫好!看來西方的電影評判並沒有被金錢腐蝕掉,還是在注重真實的生活和普通人的價值倫理。這本伊朗電影,並不是在伊朗違禁的,或為博得西方欣賞而作的,它確確實實是在伊朗拍攝,被伊朗普通人所接受,也同時獲得了所有政治上敵對的西方國家藝術界的一致好評,我相信,所有近乎滿分的評估,都是出自真心誠意的欣賞。
在文化上,中國太落後了;隻要人們還在看春晚,庸俗虛假就不會離開我們。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