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確不懂,給你一塊切開的寶石,告訴你價值連城,你當然越看越有感覺;再給你一塊石頭,即使裏麵有玉,你當然會覺得缺少了一點什麽-刨開石頭的想象力。
現成的話容易說,說畢加索如何了得,誰都會同意,那是因為他的名氣,根本不是藝術本身,畢竟追捧畢加索沒有任何言辭風險。
他的畫說是15歲畫的,或許是應該原諒他的年齡,不可要求過高(我14歲就是畫得比他好:),但是概括力的不足,實在就是他繼續寫實繪畫的最大障礙,你看他畫得瑣碎,可能因為他初學繪畫的地方的確不是藝術都會,名師不多。他有繪畫的熱情,但是內在力量有限,不論是造型和色彩,都隻能做一個地方畫家;這就是為什麽他敢於拋開這些所謂的基礎,不太完美的基礎(其實是他19歲以前所有的探索,不隻是15歲的作品),去走完全新的道路,可謂揚長避短,是很明智的。
但是後來藝術史為之一變,傳統寫實式微,反而令人覺得他的少時作品已經夠好了而已,當然,在業餘的和慕名的人而言,本來就不差了,變得更加神奇起來。
進看:
所有跟帖:
•
不可否認你說的有一定的道理,而且我個人更喜歡抽象類的作品。我覺得藝術就像是玉石,喜歡就好。
-路過2013-
♀
(186 bytes)
()
11/02/2014 postreply
20:32:42
•
好性情:)
-漢至-
♂
(0 bytes)
()
11/02/2014 postreply
22:36:36
•
好涵養,:)。看來你是壇子裏的名家,你就當我是童言無忌吧,老頑童。
-路過2013-
♀
(0 bytes)
()
11/03/2014 postreply
03:54:12
•
剛好路過:)
-何仙姑-
♀
(0 bytes)
()
11/03/2014 postreply
18:59:34
•
畢加索若果一直堅持15歲的畫風,我們現在也許不知道
-何仙姑-
♀
(21 bytes)
()
11/03/2014 postreply
19: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