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氧化程度吧,也好於小康。看胎骨特征,瓷化程度也很高了。落款康字不好,象小康寫的隨意款。這東西無大件,以前過過手康熙的這種柳葉瓶,款都不帶雙藍圈,字到也有歪點的,其他一樣。雍,乾不做這東西。不夠康熙不想留,送拍是搶手貨,換成大開門康瓷盤應沒問題。
冒昧說嗬,這東西重要在手頭,感覺東西不新,比小康較粗胎輕,比康瓷重。迷胡點。看
所有跟帖:
•
蘋果青底釉和棕眼隻是到清標地之一,不是唯一。底有旋削痕一般晚於康熙,是光緒瓷特征。
-人在悉尼西-
♂
(32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19:55:22
•
這個豇豆紅瓶子價值這麽高啊,沒想到,另外是第一次看到這個有底座的
-難得的糊塗-
♂
(88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19:57:10
•
21.5厘米。原始都是有瓷座的。鑲木座是造辦處做的。即美觀又穩定。
-人在悉尼西-
♂
(0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20:03:58
•
彩瓷看到不到清末。礬紅龍紋瓶不到代,也不新。景德鎮做仿古瓷名家輩出,
-人在悉尼西-
♂
(853 bytes)
()
05/09/2014 postreply
00:00:16
•
明白了,學習了
-難得的糊塗-
♂
(0 bytes)
()
05/09/2014 postreply
07: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