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 起薑文的大名,不少文藝青年輕則五體投地,重則神魂顛倒。《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等早期電影屢獲戛納大獎,而《讓子彈飛》這部極具文藝片傾向的 影片更是創造了中國內地院線的一係列票房記錄。在張藝謀導演的影片《紅高粱》中,薑文更是憑借精湛的表演和到位的形象贏得了“全才”之稱號。
然 而,人無完人。作為“全才”的薑文,在繪畫方麵的造詣真的略顯不堪。大家可能會說,人家薑文是拍電影演戲的,幹嘛苛求人家畫畫呢?其實了解電影產業的朋友 應該知道,在電影開機前,有一個步驟是畫分鏡圖。關於“分鏡圖”的複雜解釋請自行度娘,而簡易版的解釋就是——分鏡圖是電影的藍圖。這張圖畫上所體現的構 圖、氛圍、動態、運鏡方式都將指導之後的拍攝工作。
因為分鏡圖的繪製直接影響影片的美學價值和藝術水準,甚至會對影片的敘述風格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很多導演都是充分參與甚至親自完成分鏡圖的繪製工作。從這個方麵來講,繪畫功底對於導演可謂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技能。
張藝謀
我們首先看看著名的張大導演的作品——電影《英雄》的手繪分鏡圖。敘事清晰、結構完整,對動態和氣勢的把握更是十分精到。
徐克
接 下來看看徐克導演的作品。徐克導演的多才多藝是圈裏出了名的,他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曾表示過,如果不拍電影,他肯定是畫畫去了。而這麽多年來,他始終保 留手繪分鏡頭的習慣。《通天帝國》《七劍下天山》《蜀山傳》等電影的手繪鏡頭都是無一例外地華麗漂亮。因此也就不難理解徐克導演的影片常常都有著濃厚的漫 畫氣息了。
高曉鬆
高曉鬆老師在告別了評委行業後,轉戰電影圈。拋開藝術價值不論,在其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影片《大武生》中就體現出了極高的製作水平。高曉鬆和日裔美籍分鏡師Yori合作繪成分鏡圖也獲得了影迷的讚譽。
薑文
最後,我們來欣賞一下著名導演、編劇、演員、“全才”薑文先生的分鏡圖。麵對這種作品的時候,小編耳畔又會響起兒時老師的教導——“詞到用時方恨少”。所以,隻好請小夥伴們獨立地欣賞和思考了。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