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臨摹(2)/關於臨摹

本帖於 2013-06-17 14:27:10 時間, 由普通用戶 merleau 編輯

 上次的還沒弄完,就選了雕塑家的一具已燒製的男性軀幹泥塑來臨摹,也是一具扭轉的軀體,且是半臥,並不好弄。這一點在塑造被壓在下麵的左臀/腿時感到難度,尤其是該臀/腿的背後部分,牽涉與右臀/腿的空間關係要厘清。第一張照片是初稿,感覺反比後來的好,不過都是對照加直覺摸索,到目前為止。

  這樣子臨摹,看似有些矛盾,因為需要在概念上區分被摹的雕塑家作品和真實“原初”人體。要想摹得像,要理解他的作品,為什麽是那個樣,不論從大的塊麵結構關係處理還是那些粗粗細細的“用筆”“用刀”“用指”手法,要想有理解地摹仿,離不了對於真人的想象存在。在這個真人的想象在場參照中,理解作品主人的理解和角度和體驗,首要是關於人體的規律。。。所謂進得去,出得來,並不是一樁很簡單的事,因為有“我”的存在,但也因為“我”的存在,所以臨摹不是機械模仿,它的意義作用是開放的,可與其它的途徑並用,相互促進。今天下午還在跟雕塑家談起臨摹作為一種途徑的意義作用,這是一個值得試驗的途徑,正緣於它的試驗性開放性。

 由此想到前段時間壇子裏對漢至素描的臨摹,雖是教授的作品,他的素描demo從課堂中抽出來,脫離了寫生教學的環境,這樣的臨摹其實不同於正規課堂教學,具非常規的試驗性。但他的demo不僅符合真人的結構規律,更在此之上深入獲取了其“不可教的神韻”,有種令人怦然心動的東西,這是一種內在的生命力溢出,且不說這些畫本身極有味道,令人若有所思或悟,更對一些人而言激發起想畫想模仿的欲望,這是很可貴的一種來自藝術本身的動力活力和引導,不常遇到。。應該積極鼓勵與其它途徑如寫生及課堂教學(不論業餘專業)等並用,相互促進

 

 

 

 

所有跟帖: 

泥塑好,寫的更好 -ted944- 給 ted944 發送悄悄話 ted944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5/2013 postreply 03:30:34

謝謝 -merleau- 給 merleau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6/2013 postreply 16:22:45

臨摹是學習技巧的捷徑。可能不應該過度追求像,尤其不應該局限於一種風格 -ted944- 給 ted944 發送悄悄話 ted944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5/2013 postreply 08:04:36

並不真像,事實上要自由多看比較各種風格還要結合想象才能真像。。臨摹學的是什麽,其實跟寫生一樣,首要是雕塑的思維 -merleau- 給 merleau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6/2013 postreply 14:07:05

回複:泥塑臨摹(2)/關於臨摹 -東東111- 給 東東111 發送悄悄話 東東111 的博客首頁 (28 bytes) () 06/15/2013 postreply 11:35:55

好思維,好作品。 -天涯望月- 給 天涯望月 發送悄悄話 天涯望月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5/2013 postreply 15:44:56

:)) -merleau- 給 merleau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6/2013 postreply 16:25:49

其實再一想,所謂符合真人的結構規律並獲取了其“不可教的神韻”,這樣的畫就好比是隨身帶著它的寫生對象和環境, -merleau- 給 merleau 發送悄悄話 (228 bytes) () 06/16/2013 postreply 14:41:03

是的。其實所謂的“傳神”,實際上就是對一些關鍵的特征加以強調,甚至要誇張。 -ted944- 給 ted944 發送悄悄話 ted944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7/2013 postreply 05:26:5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