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揭示人性的時候,是在現代社會的大舞台上,捕捉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社會現實的矛盾、焦點和不可調和性。這要求藝術家走出畫室,把眼光投向社會每一個角落。對個性的描寫,反映社會的普遍性。
任何一門技藝都有“厚德載物”的考量。沒有藝德的攙扶,藝術的光輝是無法照到別人。對人類傷口和流血深沉的關注和撫摸,一往深情的呼籲和呐喊,都是藝術中無法模仿的靈魂,悠遠地修補世人的良心和道德的堤壩。
青出於藍勝於藍,是每一個偉大藝術家無法擺脫的追求。
搞藝術要留名於世,一是對人性徹底的揭露;二是對世界深懷厚愛;三是創立門派。
所有跟帖:
•
好,共勉:)
-漢至-
♂
(0 bytes)
()
05/07/2013 postreply
16:03:17
•
說得好!請問漢至老師畫人物時是懷著深愛呢?還是要對人性揭露呢?我怎麽覺得人一過12歲就失去純真
-chunjingjing-
♀
(52 bytes)
()
05/07/2013 postreply
17:19:32
•
理論問題,畫的對象並不等於畫的目的(善/惡),有時候畫的其實是自己。
-漢至-
♂
(0 bytes)
()
05/07/2013 postreply
19:00:47
•
嗯,我怎麽畫鳥的時候覺得是在畫自己呢?
-chunjingjing-
♀
(0 bytes)
()
05/08/2013 postreply
03: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