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欣賞繪畫是我一種消遣的習慣
記得有一篇文章裏寫著,自從愛過了之後,學會了他的習慣,夜裏給自己留下一盞開啟的燈。
而我似乎把童年就有的繪畫的夢,變成了一種欣賞繪畫的習慣。這種習慣也時常勾起自己甜蜜而有些苦澀的回憶。很自然地融入到生活中比如電視節目NHK〈星期日美術館〉,〈美之壺〉,〈什麽都鑒定的鑒定團〉古董鑒定節目。都是我的鐵版。
有時候我分不清自己是因為愛過,所以才那麽關心當代油畫的發展,關心美術的發展主體,還是日益走高的藝術品高價拍賣的經濟主題,乃至中國閑散資金的藝術投資的流向,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有時候我真是迷戀逛美術館,博物館,著名畫廊,看些畫作,思考與體味色彩給感官的刺激與愉悅,堅信所謂的真正的藝術:-->是具有獨創性,開啟性,並且留給觀眾審美回味餘地的賦予感官與愉悅的作品。而一個成功的畫家,是具有獨創性與穩定的風格特色,並且在藝術領域開創性地表現自己,並且對後來的藝術作品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不論是具象的,還是抽象的,不論是寫實的還是寫意的,不論是油畫,水彩,版畫,國畫,書法,還是雕刻與陶藝,都對我有著深刻的影響與魅力。
大學時代周日無聊,自己從中關村乘坐332路到動物園,然後倒103,盡管下一站就是王府井,但我總是美術館下車,然後買門票進入館內,上上下下地轉悠半天,實在沒啥看的了,最後才離館去旁邊的隆福寺吃小吃,經常去一家夾肉火燒店,買一個夾肉火燒,吃一碗豆腐腦,然後滿意地返回校園。
有時候去故宮博物院各個展廳,珍寶館,北京圖書館館藏去看美術作品。還去過新街口的徐悲鴻紀念館,這種習慣一直保持到國外,去看更好更多的世界性的藝術展覽,逛畫廊,看美術作品。 --> -->記得那年去名古屋看世界博覽會,西班牙館用是本國的陶瓷器砌成色彩鮮豔的外牆,並且自豪地用多國語言懸掛著標語,給排隊入館等待的人群以深刻的印象:這是一個產生了畢加索,達利,米羅。。。的國度。。。一時間我腦海裏拚命閃現可以對等的中國藝術家: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但能跨越亞洲的又有幾個呢? --> 意大利館則進館就是一座從深海裏打撈出來的國寶--古老的殘缺美的人體雕塑來迎接各國賓客,從俄羅斯分出的國家忘記名字了,則用三維投影把紅風箏與裏海聯係一起,讓大家體會技術與立體三維的影視效果,這些都表明了各國對藝術的推崇並且事關國家的榮譽。世界博覽會的各國特色讓我留連忘返,整整看了三天。還偷閑剛到名古屋就去名古屋波士頓美術館(每年名古屋跟波士頓的美術館藏品交換展出)的看世界名家交流展,看到了雷諾阿等名家真跡,北魏的雕塑與西域的壁畫等東西文化作品。最後一天還急匆匆地半路下磁懸浮列車,趕往愛知陶瓷博物館,看畢加索的陶瓷特展,然後又被常設展中的中國曆代陶瓷,特別是被推崇茶道譽為日本國寶的中國建窯黑陶油滴碗而感歎。。。想起宋代蘇東坡等享用用黑陶碗所作的飲茶之詩。
大概對光影,對微妙變化的光澤的喜歡,所以生活中對絲綢質地的單色連衣裙有格外的偏好,特別是淺灰色,盡管是同一塊料子,但在燈光的映射下,折射著不同的明暗,構成不同的光澤,發出優雅而柔和的光澤,有著滑潤的觸感,無盡的奢華。。。所以對單一色調變化豐富和諧的作品格外地欣賞。
2,思考藝術的審美
王朝聞借萊辛的話,“雕塑,凡是他不應該畫出來的,他就留給觀眾去想向“
我認為這不僅對雕塑,對其他藝術形式都如此,優秀的作品,能超越時空傳世,大概都在於:超越時空也好,內在外延也罷,都要以觀眾為本,發掘他們的共鳴體供給大家空間,時間,乃至愉悅的想象。
看過Cy的抽象畫,但感覺抽象的紅黃線條看似雜亂,卻富有韻律,顯示動感中有構成了一幅寫意油畫的意境,而聯想起 陳逸飛 的油畫中那些細膩的女性人物,實則油畫中的工筆畫一般,也許Cy的油畫乃屬中國畫中的寫意抽象,而陳逸飛的該算工筆人物吧?外行的我時常這樣瞎聯想。。。如此看來中西繪畫真是描寫技法上殊途同歸阿。
Portrait of Cy Twombly with later works, in 2005, via the New York Times
即使是國畫,也很講究留白,記得耳福舉例說畫提到的陸少儼的山水,留白與少許墨染自然渲染為大江湍流。。。而更多的經營落款與題字的內容與書法韻味,都給讀者更多參與的機會與相像的餘地。 --> -->如董壽平先生曾題款:
“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休。此管道升漁夫圖句也。”
後鬆雪翁題款和雲:
”渺渺煙波一葉舟,西風木落五湖秋,盟鷗鷺,傲王侯。管它鱸魚不上鉤。仰羨管趙風流乃寫此也“。
-->即反映了畫家們的個人交往,也反映了他們的生活情懷。
而對於讓人壓抑,難受,或者痛苦的作品,個人不是很喜歡,但有的是代表了一種作者的意圖與訴說,也可接收,但單純的為了表現而表現就有點變態了,比如前一段走廊裏關於倫勃朗與另外一個令人難受的女畫家的作品,後者即我個人比較排斥的那類藝術形式,所以名字也懶得記憶。
關於雕塑,對觀眾審美投入的發現與挖掘,最早是哪年中國美展獲獎的《飲水的熊》,其實隻是把一隻白熊對折了,一顛一倒,但那隻熊到今天我還忘不掉,因為當時我就幻想到了那隻對著湖水留下倒影的熊,嗬嗬,因為讓我愉快地想象了,投入了,所以印象很深刻。
對工藝品的重複性與作坊式的工匠生產方式,非唯一性,使得產品帶有一種商品匠器氣息,而降低了其藝術價值,因而限於流俗,說不好,大概是自己的偏見吧,總認為工藝品,是不能夠與真正大家的獨創性藝術品的獨一無二創造性能相提並論的吧,這也許是我個人的偏見。
3.達利畫中的透視 2009-10-29 20:18:16
記得在日本福崗美術館見過達利的畫,
The Madonna of Port Lligat (second version), 1950,
當時給我的震撼,除了篇幅的巨大,色調協調統一安寧,還有寫實和夢幻般的變化,還有透視,細節都到位,整體協調安穩;內容相當地豐富,中心夫人的大型人體之外,左右對稱又不對稱的變化與呼應 背景穹隆立體透視,建築與分解,還有周圍與腳下的台子上下的那麽多貝殼, 等小東西的補充, 這種畫中套畫的表現法,整體局部協調分解合成又分離; 那個懸在人物頭上的扇貝與蛋的相對靜止而透過的緊張感,
太震撼俺了,啥也不說了,服了 .從此之後不愛看印刷品,更奢侈地選擇原作去欣賞了。畢竟看圖片還是有局限性的,尺寸,筆觸細節,顏色調子都遜色於原作,所以看過原作,圖片就根本不愛看了,那種幹擾力絕對不可同日而語。
4。從欣賞繪畫到讀畫家們的書籍
黃永玉,陳丹青的著作,都是我喜歡讀的書。
前幾天看過的中國油畫當代最有成就的畫家之一,竟然為了教育宗旨不同而辭掉清華大學教授的陳丹青的《豔遇》一文,看到那毫不隱諱,直接敘述自己想看美女又害羞,渴望豔遇又葉公好龍似的描述時讓我還是欣慰地笑了,難得的是名畫家,有著童心,還不偽裝自己的情感,同時珍惜生活中點滴的心悸,時刻激發著自己的感官。形容美女的筆觸也是專業畫家的特色:"眉眼鼻梁,筆筆中鋒,像王羲之的字。王羲之的字,極姿媚的。"
陳丹青是畫家中少有的思想者,他思考著社會退步,反省著社會腳步發表了一係列的文集,《紐約瑣記》,《陳丹青音樂筆記》,《多餘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續編》,《荒廢集》並且跟社會各界交流對話。看到他與查建英,劉索拉一起做新浪節目想著他們其實是一代人,陳丹青,查建英,劉索拉那一代都是文革後第一代77,78級大學生,他們都曾經去美國,然後又回到中國繼續人生。
當年畫家陳丹青80年因《西藏組畫》的實力,曾震撼了整個中國畫壇,甚至反思中國的油畫教育,至今在中國油畫界頂尖的影響依舊,似乎還沒有誰能超越這組畫的影響。從此中國油畫界的蘇聯教育方式轉向了西方油畫的表現手法,這是中國美術教育的轉折點,人們是沒有忘記他的,即使將近20年後,他重新從紐約回到中國,人們依舊在心裏有著“陳丹青”情結。
清華大學聘請他為教授,但他因為教育方針不同,反對政治課,外語課太強求考分,導致油畫才能高的學生難以入學考上研究生。他就辭去了職位,不與之謀了。實在是稀有的,敢做敢為的人。
正像才女尖尖說他:因為是畫家,所以把人物寫得活靈活現,難得又不裝,還敢於說真話,所以文章也是出奇的好看。
真正的藝術家都是有思想的,盡管現在似乎有些人的畫質在價格之上,但最終還是畫風加人品與才能的獨創性與對未來的影響力來決定其藝術乃至社會地位。
當欣賞美術作品變成一種習慣,滄海是否也能變為桑田,不去想永遠,隻要在乎每一天。該感受的就去感受,該體驗的就去體驗,不必介意國畫油畫,抽象具象,還是京名寺的天井墨龍,拉門日本大師的傳世壁畫,都各有韻味,都是融會貫通的色彩文化,兼容並蓄,多采博收,是我這個業餘外行的一個不限製自己的唯一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