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魅力 無與倫比
http://www.guanglingguqin.com 發表日期:2012-5-25
明屠隆論琴曰:“琴為書室中雅樂,不可一日不對清音”,也就是說琴是一種不可閑置的樂器,很多琴友都有這樣的體會,琴越彈越好。
所以琴也是有生命的,當厚厚的漆麵包裹著整個琴身的時候,體內的能力需要釋放,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琴身的震動,琴體會慢慢鬆透,漆麵也會慢慢幹燥出現裂紋,它的身體得到了呼吸,琴的聲音去掉了火氣,琴也更加蒼鬆、脆亮了。
中國樂器中很少像古琴那樣具備一套完整的彈奏風格審美準則。古琴音樂的美學,早在六朝麴瞻提出對散音、泛音及按音音色的要求時已初步形成。而唐末五代之際的劉藉更在《琴議篇》中提出了“美而不豔、哀而不傷、質而能文、辨而不詐、溫潤調暢、清迥幽奇、忝韻曲折、立聲孤秀”作為琴德的標準。
其實,論述古琴演奏風格的文章,曆代均有點滴。有些見於琴文、專集的琴書、琴譜中,亦有些散見於零星的詩文中。而較有係統和條理地闡述古琴演奏風格的審美經驗結晶和審美準則判斷的琴論文章,則以明代冷謙的《琴聲十六法》和明代徐上瀛的《溪山琴況》為較完整和重要。
就右手的彈弦來說,其強弱變化的幅度十分寬廣。由於古琴有效弦長,振幅廣闊,故同樣一種彈弦技法,可以彈出極輕柔飄忽的音,同時也可以彈出非常沉重剛烈的音,這全憑演奏者使用的力度如何。而有效弦長比較短的樂器,例如琵琶、阮等,其可變化的幅度就小得多。實際上,古琴彈弦的四指本身也是有著力度差別的。一般說來,大指的托、劈和中指的剔、勾尤見力度,而食指與名指則相對地要柔弱一些。四指中,用肉彈與用甲彈效果又有不同。肉彈所出的音線較粗,甲彈則較細;如果用力相等,那麽較粗者體積大,單位壓強小,故以強度勝;較細者體積小,壓強大,故以力度勝。古琴演奏時可以根據出音力度的需要而選擇適當的彈弦技法,其選擇的餘地相當大。
對於古琴,古人早就說:“難學、易忘、不中聽”。可縱觀曆史,會彈琴者、能彈好琴者,無不是聖賢之輩;會聽琴者、能聽懂琴音者,無不是淡泊明誌、超凡脫俗的豁達之人。那麽你呢,是否心癢難耐呢,那就一起學琴吧!
上一篇:彈琴猶如"打著算盤"-周作人的聽琴經驗 下一
本篇文章來源於『廣陵古琴網 』原文鏈接:http://www.guanglingguqin.com/main/20081219532034/Page/201111415314251/NewsDetail.asp?NewsId=201252591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