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在隔壁談“哲學的內在經驗”---我淺陋,讀不太懂,也沒啥哲學方麵的外在和內在經驗,不過,他說道“近代東方徐悲鴻等人將寫實引入中國繪畫”---我卻有點不同的看法。當即告訴了他,他誰都回帖,就是不回我的貼---不知為何,也不知他是否同意---更不知道他如何指教,於是,在此繼續與大家一起討論,拋磚引玉。。。
寫實,顧名思義,描寫、描繪接近真實,如此解釋,無論中西,不會相差太遠吧? 我估計“寫實主義”來自翻譯,中國更早就有“寫真”一說,尤其在人物像方麵。
徐悲鴻的父親徐達章先生,就是寫真高手,下圖《課子圖》為證。圖中之“子”,正是徐悲鴻兒時寫真。
徐老先生的溫文儒雅,徐悲鴻天資聰慧--簡直是栩栩如生,曆曆在目。如果用寫意畫法,決不會如此逼真。
然而,與西方的文藝複興後的寫實人物畫像,還是有不少差別,立體感不強,明暗不分明---材料和手法不一樣---還隻是表麵,主要是各自欣賞的習慣和角度不同,中國人的傳統欣賞概念傾向清雅、光亮、滋潤、生氣---因此,畫麵上--尤其是人的臉上盡可能避免陰暗、灰黑、沉重如西洋油畫強調的立體感----然而,中國的寫實繪畫中也一樣有適當的立體感---,遠的不說,隻看明、清人物繪畫事發可見一斑(圖2)
(圖3)
圖3、是清代的毛筆中式素描,與西洋化的素描形式差別不是很大吧?
400年前的廣東的遊文輝跟洋人學寫實油畫,於1610年繪製的《利瑪竇像》--可能是最早的記錄了,西洋式的寫實沒有因此在中國流行,可能主要原因還是當初傳統的欣賞習慣不一樣吧?
再說,西洋式的寫實繪畫,最初引進中國來的,也不是徐悲鴻,而是1906年留學日本學習西洋繪畫和音樂的李叔同--西洋寫實繪畫中較突出的人體寫生--就是李叔同首先在杭州省立師範開的課,那是1912年,而徐悲鴻去法國學西洋素描是1919年,那年,李叔同
已經出家了。
有趣的是,徐悲鴻中西畫藝都很傑出,然而,依我淺見,他的西洋寫實人物油畫基本都不如他的改良的中式寫實人物作品,將他為“泰戈爾”畫的人像、為“李叔同(弘一法師)”畫的人像放在一起--大家自己去比較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