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帖不一定能行,不臨帖絕對不行。
古人所謂,隻有學而不得者,未見不學而得者,是也。
但臨帖的目的,是否就是背帖,我的看法是否定的。背貼對於實際書寫的效果,其實很有限。除非是楷書和篆書,背貼會有用;對其他自由書體,用處不大。
這正是行草書法的難處。也是其迷人之處。
對書法而言,最迷人的是即興,提筆則能寫字,能心手相忘,任筆走勢,隨遇而變。
否則,如果隻會背下某位前人對某些字的寫法,豈不是一具複印機耳。
而且對於行書,草書等而言,即使能全背下前人之字,對實際書寫,也不會有多大幫助-----除非隻是背臨原帖。但原帖背臨得再好,也仍無助於即興寫出一篇氣韻生動上下呼應的東西。
臨古人帖時,忘記自己;做自己書時,忘記古人。這當是臨帖的不二法門。
當然不排斥意臨,讀帖等其他臨帖手段,但真正關鍵的是臨帖時的心態。臨帖不忘自己的筆路,難得古人筆法。同樣,寫字不忘古人的字形,難以真正自由書寫,寫來寫去,其實充其量是在試圖複印。電腦就能 copy 和 paste,但即使電腦拚出的十全十美的古人單字的集合,也味同嚼臘,難有上下呼應關係,更何況人寫得不完美的單字。死字活拚,難以得勢。
但最重要的還是:臨帖時,忘記自己。這是基礎的基礎。
一家之言,有空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