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拓本 墨跡朱蓋 楷書親筆 文化傳承
引子:
在收到二舅這部新書之際,在興奮之際,又經曆一輪新的翻箱倒櫃,我終於找到一張媽媽與兩位兄弟最後的照片-----三位古稀老人挽手並肩坐在湖州二舅家中,好珍貴的一張合影。
此照攝於2003年11月,左一為二舅,右一是大舅。媽媽是大姐姐,比兄弟倆年長2/4歲。
大舅於去年10月仙逝,無疾而終,96足歲;媽媽去世於2005年,當年95歲;而二舅,今年高壽以97,精神矍鑠,起居正常,每天堅持讀書寫字看報訪友敘談(正等待倫敦奧運會舉行,打算熬夜看開幕式~~~電話裏告訴我的。。。。),生活質量很高。按說已經打破了家族的高壽紀錄,因我外祖父母都是96歲時去世的,如此有才華如此身心健康的長者,看來舅舅是國內最佳的百歲老人候選者了!!。。。) )))
新書名:
《西塞泉叟集錢芻言》
參考舊文----點擊藍色標題讀下列博客
1 說說我的舅舅
3
4
這本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深藍色緞麵的線裝書,為同色深藍緞麵三聯折的盒裝,好叫人開眼界:從沒見過這樣珍貴的我覺得是所有舅舅寫的幾本書裏最最雅致,裝幀也最講究的一個集子。就象我和舅舅在長途電話裏聊天所共同感受的-----“這印刷書的質量,是越發好了,越來越有經驗了!甚至進行宣紙上為彩色照片拓印的嚐試,第一次啊。。。”
書是托我哥哥回國去湖州探望舅舅時所帶回
最讓我感動的是舅舅的題名,與時俱進地寫上了我的筆名斯眉
記得,第一次告訴舅舅我的筆名,是因為我把紀念媽媽的《念母八記》贈送給了舅舅一份。
當時他很風趣地用手指在我眉毛上一劃
好名字,這眉毛啊。。。(嗬,斯,不就是這的意思嘛)
想不到這麽多年過去他竟然還記得!!
5
6
最讓我驚訝的是全書一百四十多頁,除了兩三頁的基本介紹和出版參數之外
全部全部都是舅舅用蠅頭小楷,工工整整地抄寫在宣紙上的!
我知道這都是舅舅近年來的文字,
不僅編輯成文策,更以九十五六歲高齡
磨墨潤筆,展桌鋪紙
一個字一個標點地親手寫上!
瞧這精細工夫,瞧他的遒勁筆法
是不是創造一個奇跡了
哇呀,我太以舅舅為驕傲!
7
8
這兒講的都是一個個小故事
有介紹一種稀世拓本
有講述怎樣發現古錢
更多的是怎樣同泉友們分享錢幣鑒賞知識和經驗
9
10
11
12
13
發現太平天國古錢幣過程
14
15談貫穿
16 珍稀拓本
17
談怎樣獲得這個珍稀拓本的經過。小故事~~
18
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關於修行•道理•感悟的論述,更能見識舅舅除了才學之外,在為人和道行方麵的追求。
對啊!我在電話裏同二舅說------這不也是我們在作文和為人時候的六字方針嗎?
和和,二舅爽朗地笑。。。。
21
22
23
24
25
27
附 二舅的《自嘲語絲》一首 (五言長詩)
28
29
30
寫得真是好!
要向舅舅學,學他的好學和堅持
“日讀文史卷,夜困六書間”
學他的慷慨和豁達
“瓊寶皆散去,赤身上天堂。”
六十年來,舅舅不知經曆了多少顛沛流離的日子,經過多少個不分日夜的筆耕,辛苦謀生之餘,在下放當翻砂工搬運工修路工建築工的艱辛裏不懈不悔地堅持寫作,才有這點點滴滴的積累---可以說這部書就是他一生毅力的積累!
他說自己也吃過別人的虧。
十多年前曾經被上海某書店經理以幫忙出書為名拿走過12萬字手稿,墨印8百等珍貴第一手資料,至今不退不還,下落不明;以致 舅舅曾經心灰意懶,鬱悶餘積。。。
但舅舅始終認為,“使鑒賞錢幣的技藝傳後人,僅靠少數人得其真諦,範圍還欠廣作用還不大,應該打破前人封閉式框框,用文字來進行推廣。我一生集錢的真正心願是把知識和經驗傳之全人,留存人間。(摘抄自1998年《湖州文史》第十七輯)”
如此難產,但他沒有喪失毅力和信心,終於在15年後,在泉友同好們的幫助下首次見書。。
“且述皆出經驗之談,所論皆屬根柢之語,學者可階梯以求,可謂暗室明燈,不是過也”(據唐石父泉家所評)
感謝《編委會》編輯和推出如此經典珍本,得以使舅舅又一次順遂心願。
---------------------------------------------------------
簡介一下線裝書曆史:
線裝書出現在包背裝盛行的公元14世紀的明朝中葉,是我國裝訂技術史上第一次將零散頁張集中起來,用訂線方式穿聯成冊的裝訂方法。它的出現表明了我國的裝訂技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工藝流程分三條線,均為手工操作。
1 書芯加工流程:
印刷半成品→理料(撞理)→(開料)折頁→配頁→檢查理齊→壓平→齊欄→打孔→穿紙釘定型→粘封麵→切書→包角→複口→打孔→穿線訂書→粘書簽→印書根字。
2 書函加工流程:
計算配切書函各料→塗黏合劑→組殼→包殼糊函→開槽→製銷孔、銷帶、骨簽→塗黏合劑→裱襯條→塗黏合劑→粘內襯紙→壓平→自然幹燥→粘簽條。
3 套盒加工流程:
配冊→檢查→裝函套盒→包裝→貼標識。
線裝書需許多專用材料:如宣紙,篤頭布(書頭布、繩頭布、堵頭布)、工業紗布(裝幀紗布、白紗布)、鎖線(穿線機專用白線)、脊紙(皺紋脊紙、無紋脊紙)、脊心紙(中心紙)、紙底紗布、白洋布、紙底白洋布、裝幀布係列等等。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