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夢幻的人·基裏科篇之一》

來源: 銀月亮 2023-08-22 17:34:1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272 bytes)

《編織夢幻的人·基裏科篇之一》

我想起來要寫這個係列完成是因為基裏科。大學一年級春季時的一次出遊,十八歲的我第一次見到基裏科的繪畫便懂了他,感受到他的感受。

喬治·德·基裏科(Giorgio de Chirico)於1888年出生在希臘的沃洛斯。同年出生的還有美國詩人艾略特。基裏科被認為是意大利畫家。他的父母都是意大利人。而他的少年時光是在希臘度過的。他對希臘神話和藝術有極高的興趣。父母也鼓勵他在藝術上的發展。十五歲開始在雅典的高等美術學院接受學習訓練。基裏科一直認為他早年的教育對他的藝術作品有極為深遠的影響。基裏科從小就受腸胃紊亂的困擾,因此也形成他憂鬱的個性。

1905年基裏科的父親去世。來年全家搬到德國的慕尼黑。在那裏的美術學院,基裏科繼續他的藝術訓練,受到克林格和勃克林等象征主義畫家的影響。1910年基裏科回到意大利。在佛羅倫薩開始了解尼采和叔本華的形而上的意誌哲學,從中感受到孤獨的自我和不斷挖掘世界和生命在世俗表象下的個人真實。1911年在去巴黎的途中路過都靈,尼采曾經呆過且發精神癔症的地方,基裏科看到廣場和拱形通道建築時,深刻地體會到尼采,懂得了如何用繪畫來表述。

於是廣場和拱廊不斷地出現在基裏科的繪畫裏。《預言者的報酬》也不例外。這是基裏科一幅較早期的作品,有他當時較平麵化的構圖。前景的拱廊和後景的建築之間的空間構成一個廣場。在一排紅磚矮牆後的遠景處隱約有兩棵棕櫚樹和一列火車。基裏科的父親曾是在希臘建造鐵路係統的工程師。火車表示基裏科的少年回憶,失去父親的痛苦和孤獨感。這種感受由前景廣場中的孤獨的阿裏阿德涅斜倚雕塑得以強化。希臘神話中阿裏阿德涅是克裏特島米洛斯國的公主,幫助忒修斯除掉迷宮裏的牛頭人身怪獸。兩人相戀,逃亡到納克索斯島。忒修斯受到神的啟示,知道阿裏阿德涅終究要成為酒神的妻子。於是悄然離去,留下正在熟睡的阿裏阿德涅。整部畫作色調灰暗。而最後這種孤獨感再由暗光下長長的陰影烘托起來。陰影又是基裏科構圖的重要元素。阿裏阿德涅雕塑也反複出現在他的作品裏。

基裏科的孤獨感是真誠的。在巴黎的日子裏,這種寂寥又催發了他的思鄉之情,體現在這幅《無盡的鄉愁》裏。近處的拱牆和陰影盡量地擠壓空間,以突顯遠處的作為家鄉向往的高塔。塔的底部有兩個拖著長長身影的人形,顯得格外渺小。整個構圖不平衡,有如孤寂的夢境一般。基裏科作畫喜歡將毫無邏輯關聯的物件組合在一起。這種安排也會用在超現實主義等現代畫派的繪畫中。

在另一幅《戀曲》裏,基裏科用上畫室裏常見的石膏頭像,手套,和幾何球形等。對於這些物件的寓意我不想做過多的解讀。畫作裏的非現實布局很能顯出作者壓抑而焦慮的情緒。

--寫於2017年7月3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