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詩人徐凝曾寫過一首《廬山瀑布》,詩雲: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書法:富春江南)
【賞析】“虛空落泉千仞直”,首句寫出千仞山壁,飛泉直落,氣勢顯得十分震撼壯闊;更為震撼者是第二句“雷奔入江不停息”,從聲音上寫出了它雄偉壯闊的氣勢。
“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三四兩句化動為靜,把瀑布比成白練,鑲在青青的山色中間,從色彩和視覺上又寫出了新奇和柔和。
詩作者徐凝,唐代(約公元八一三年、唐憲宗元和中前後前後在世)詩人,浙江睦州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
這首詩場景雖不小,但還是給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轉來轉去都是瀑布,瀑布,顯得很實,很板,雖是小詩,卻頗有點大賦的氣味。
對於這首詩,蘇軾卻是非常不屑一顧,甚至寫詩譏諷:
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
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這首詩雖不無過激之處,然其基本傾向還是正確的,能看出蘇軾不僅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也是一位頗有見地的鑒賞家。之所以蘇軾會有這樣的話,也是因為關於廬山瀑布的詩歌中李白早已珠玉在前。這便是人盡皆知的《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書法:富春江南)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瀑布淩空而出,噴湧飛瀉。“直下”既寫出岩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誇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於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書法:富春江南)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誇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它誇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餘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裏一瀉,末勢猶壯”的藝術風格。
(摘自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