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是個翻譯過程,

所用繪畫工具和媒介是母語,“信達雅”是詮釋(rendering)過程。在初段的我,常常對“母語”的陌生還多過對原著(對象)的了解。動筆前的粗淺的planning往往在入筆不久就“用完”了,habit kicks in,開始copying(照抄對象),這樣查字典式的翻譯,自然糟糕。:)我的感受是:用筆tight還是放鬆,其實還是對“母語”的信心不足。。。。。。這恐怕一定也在你的“100heads movement”的目標之一?!:)加油!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