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就是用來打破滴,名作就是用來惡搞滴。《蒙娜麗莎》不但是世界上最出名的畫,而且按維基百科所說,也是被惡搞(parody)最多的一幅。我想,大家熱衷於惡搞或者臨摹這幅畫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名氣大,也是因為這幅畫看上去比較簡單,容易下筆。比如同是頂級的傳世名畫,你是願意模仿蒙娜麗莎還是願意模仿下麵這種?
當然,如同所有的名作一樣,《蒙娜麗莎》看上去簡單,深究起來卻又處處玄機。所以模仿這幅畫,不論是忠實認真地臨摹,還是腦洞大開地惡搞,都不失為一個學習過程。我畫這幅畫一半是出於好玩兒,一半也是趁機深入學習一下大師的名作。在畫的過程中查閱不少分析文章,盡量地把《蒙娜麗莎》原作中的幾條最重要的特點模仿出來--畫沒畫出那個效果不好說,反正是朝那個方向努力的。
比如,原畫中的人物是三角形構圖,亮部集中於臉部以及胸和手。我畫貓的時候也照此模仿;再比如背景畫的空氣透視,我換了背景畫的細節,但同樣試圖表現空氣透視。達芬奇這幅名畫,除了蒙娜麗莎那個神秘莫測的微笑,背景畫也一直很受關注。人們已經注意到這幅背景與中國傳統山水畫頗有類似之處。有人甚至認為達芬奇是受了中國山水畫的影響--當然這個說法並不被普遍接受。可是不管怎樣,我在畫這幅畫時借用了唐代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的山水畫中元素,放在背景上看起來也是很和諧的。
【顏色很重要,顏色很玄妙】
在畫這幅畫時查閱資料,這才看到了幾幅十六世紀《蒙娜麗莎》的摹本,其中一幅很值得研究。
這幅畫是西班牙馬德裏普拉多博物館 (Museo del Prado) 的藏品,現在被藝術群眾們親切地稱為“蒙娜麗莎的姐妹”。此畫因為在十八世紀時被人把背景完全塗黑了,所以博物館一直沒有意識到它的價值,直到2012年博物館才把油畫複原,然後非常吃驚地發現它與著名的《蒙娜麗莎》有著多麽深的淵源。各路專家經過深入研究後認為,這幅畫由當年的列奧納多·達芬奇工作室出品,很可能是與原作(也就是現在的盧浮宮藏品)肩並肩同時畫成的。可能達芬奇畫到哪一步,他的徒弟就跟著畫到哪一步。
有關姐妹倆的八卦就說到這裏,接續討論正題。
在我看來,普拉多版《蒙娜麗莎》最最奇妙的地方在於:它不太像原畫。雖然畫中人物是同一個人,但是整幅畫所帶來的觀感截然不同。而兩幅畫的線稿基本上是一樣的,差別就在於--顏色。顏色的不同直接影響了最終的構圖,也影響了觀眾的感受。
。。。。。。。。。。。。。。。。。。。。。。。。。。。。
其實,如果我們去掉顏色,直接對比黑白圖,能看出兩幅畫還是非常相似的。
就算普拉多版的黑白對比度更高,也不影響全局,一看就是在臨摹《蒙娜麗莎》。但是如果回到彩色版,相似度反而降低了。為了說明這一點,不妨看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
這幅“小醜版蒙娜麗莎”是當代人的一幅惡搞作品(圖片來源於網絡,我也不知道作者是誰)。這幅惡搞畫雖然失去了神秘的微笑,甚至連中心人物都畫成了黑白色,但從整幅畫麵的結構上來說,卻與原作的契合度更高。
所以問題就來了:原作、普拉多版、小醜版、以及黑白版,到底有什麽重要差別?
我的觀點是,差別在於不同顏色導致了畫麵結構的不同。在原作、小醜版、以及兩幅黑白版中,畫麵的視覺中心始終都在中線,即臉部、胸部、手部。
。。。。。。。。。。。。。。。。。。。。。。。。。。。。
再來看普拉多版,就不是這麽回事了。普拉多版的視覺中心並不集中,所以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結構。
而這隻結構的差異完全是不同顏色造成的。首先,除了麵部、胸、手,這幅畫還有兩隻紅色的衣袖很抓眼球。因為這兩隻袖子,手部反而不突出了。此外,背景上的色調是藍灰色,人物的膚色是粉紅的、所以遠景與膚色以及兩隻紅衣袖形成了冷暖反差。而在原作當中,膚色是黃色,並且因為達芬奇的暈塗法而隱隱發出光彩,衣袖是不起眼的暗褐色,背景則是發暗的黃綠色,有一點點藍色若隱若現。
因此在原作中,視覺中心毫無疑義集中於臉部和胸部,順帶顧及手部;在普拉多的黑白圖像中,最亮的地方是胸部,也是當仁不讓的視覺中心;最有意思的的小醜版,盡管人物的膚色都變成了黑白,而衣袖反而是暗紅的,但是在整幅畫麵中,背景是彩色而人物是黑白,加上人物怪異的麵相,反而形成了類似於原作的結構(視覺中心在臉部胸部手部)。
(普拉多與小醜版的對比,小醜版的畫麵結構反而更接近原作。)
如果把普拉多版修改一下,與原作在結構上的契合度就增加了。
。。。。。。。。。。。。。。。。。
做這樣的分析比較,並沒有評判高低的意思。隻不過因為現在盧浮宮收藏的《蒙娜麗莎》已經確立起了經典地位,所以一切都以這幅畫為參照而已。其實達芬奇的原作在當時也未必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盧浮宮藏品的顏色偏黃,可能有時代久遠的關係,而畫麵模糊可能是因為被清理過幾次。在我看來,普拉多版的《蒙娜麗莎》雖然與盧浮宮藏品關係密切,在藝術風格上卻應該與稍後的拉斐爾的畫作放在一起。
【色彩的明度】
如果我們拿出一個色輪來看看,就會發現,盧浮宮藏品與普拉多版在色彩策略上完全不同。
盧浮宮原作的色彩並不豐富,集中於黃色區域,而普拉多版的用色在色輪上分部較廣,並且偏重於紅色與藍色。普拉多版中,人物是紅色係的,而原作的人物是黃色係的。這裏就涉及到一個色彩方麵的重要問題,就是一種純色本身的明度。
在色彩理論中,明度(brightness)是個一言難盡的概念。這是因為影響明度的因素有好幾個,並且與人的感知有關,並不能完全用數學公式表述出來。首先,黑色與白色的成份會影響明度。一種純色中加黑色就變暗,加白色就變亮。其次,顏色本身也會影響明度,而這大概與人的心理有關。盧浮宮原作與普拉多版《蒙娜麗莎》可以充分體現出這一點。原作的人物膚色偏黃,而黃色會給人很亮的感覺。普拉多版的人物膚色偏紅,更接近現實中的人物,但在畫麵上沒有黃色那麽亮。明度也會受對比的影響。在小醜惡搞版《蒙娜麗莎》中,人物變成了黑白,但因為對比度的關係,臉部反而很亮。
最後看看我自己畫的這隻貓。貓臉本身是黃色,同時給它加了白胡子(這個形象參考了電影 Puss in Boots 中的貓)。貓的盔甲在胸前畫了一塊反光,手臂部分的盔甲也畫成金屬本色,上麵加上鍍金裝飾物,目的都是企圖強化畫麵的中線結構,盡量向原作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