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裏有畫”說的是在一幅畫麵中還引用了別的畫作。
在當代,這也成了一種藝術手法,稱作“挪用藝術”。
今天來聊聊我創作的一幅畫中有畫的油畫《三個不戴麵具的音樂家》

這幅畫的起因,同《賣花少女》一樣,來自在蒙特利爾一年一度的“公共集市”傳統節日拍的那一批照片,其中有多幅街頭音樂家的演奏情景。

引起我興趣的是這三人的形象。此三人二男一女,穿著18世紀法國的傳統服飾,使用的是三種傳統樂器,一吹、一拉、一彈,正合了中國老習慣說法“吹拉彈唱”的前三個字(前三字指的是器樂,末一字指的是聲樂)
《三個音樂家》這一主題,使我自然聯想到了我熟悉的兩位法國現代畫家的同主題作品:列日(Fernand Leger)和畢加索他們都畫過三個音樂家,也都是一吹、一拉、一彈。

馬賽克鑲嵌壁畫 261X217cm

畢加索創作的《三個戴麵具的音樂家》,曾是他“立體派”的代表作,現藏紐約現代藝術館。
藝術史解釋立體派,是“將形體打碎後,在二維平麵上的重新組合”的一種現代手法,正好比是給“現實中的”音樂家家形象,戴上了“形式主義化”的“麵具”;而現在讓我感到興趣、想去表現的,恰恰是我在生活中所見到的、現實生活中那種“不戴麵具的”音樂家(雖然這是21世紀法蘭西民族的後代,穿著他們祖先的服裝)......
於是便萌生了現在這樣的一幅構圖:在畢加索《三個戴麵具的音樂家》畫前的三個不帶麵具的音樂家。這幅畫的題目也就稱為《三個不戴麵具的音樂家》。
在這裏,其實“麵具”也有了另一種含義 — 我們可以理解為,藝術的“形式風格”,在某種情況下,它成了藝術家給他作品中的現實所戴上的一種“麵具”。
通過這幅畫,我在描繪三個音樂家的同時,也用視覺的形象語言,闡釋了自己的藝術觀點和態度。
此畫完成後,曾兩次拿回國內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過:第一次是2005年1月,中央美院1978屆研究生的聯展《春華秋實》上,第二次是2012年9月,我個人70歲的歸國匯報展上。






其實,我一直有在畫中喜歡引用名畫做人物畫背景的習慣(如母親和外婆的肖像),在我理解,這好比作詩是引用典故和成語一樣;但從那時起,我知道了,這種手法在“當代藝術”中,稱為“挪用藝術”。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