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不乖時 ,今不同弊 。 困擾現代人的問題,也同樣困擾著先賢們 。 知易行難, 前輩的書者們以自己的踐行 為孫過庭的這句話做出了曆史的注腳, 沒有一個朝代能重複前朝的車轍, 唐朝 不能重複 晉朝, 宋代 也無法複製 唐代的法度, 而身在其中的書者為古法呐喊也好, 標新立異也罷, 當一個時代過去, 塵煙漸漸散去時, 他的真麵目才在後世人的眼裏 慢慢清晰起來。在書法史上的地位也才能蓋棺定論。 也許 書法 這門藝術 在 他開始盛行沒多久, 就一下達到了頂峰, 就像 京劇的四大名旦時代, 現在隻能 聽著彼時的錄音 , 慨歎一門藝術的興衰了, 西方的文化的文藝複興時期大抵也如是。。。
翻看著老友的一個時期的舊作, 腦海裏回放著 回國時 海闊天空的神聊, 把老哥那個時期的草書 放到這裏, 有萬毫齊力,神完氣足的巨擘草書, 也有向王獻之致敬的 浪漫主義小品, 也有字形疏朗 筆短意長的冊頁, 他的作品在自然的書寫裏大都流淌著音樂的氣息, 如果毛筆有生命的話, 在老兄的筆下 想一定是令人愉悅的一段。。。
這些字究竟有多好也談不上,喜歡的就多看看, 不喜歡的就一笑而過哈。。。
隻是希望我自己對筆墨的掌握能在今後達到老兄彼時的這個高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