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內

本帖於 2017-03-18 09:52:26 時間, 由普通用戶 西岸生活 編輯

謝謝鼓勵。 我平日忙工作 孩子們  很少有時間寫字。更沒時間寫點作品。 最多就是找張紙頭 寫兩筆 下次就是一月後了。   不過 說到臨帖的話題 古人是寶庫。現代人的通病就是臨帖不夠。 或者是不知所臨;  就忙著胡寫了。 這樣寫一輩子也看不到境界。 你看米南陽  就是把古人研究透了  才寫出自己的模樣,  而王鐸寫古字就好; 自作的就差些。 直到近幾十年才忽然流行起來。  我的經驗  凡一學就易上手的 而且想糾正還不容易的字體; 在審美境界上都差些。難學的 怎麽也學不會的就是高級的。 這應該是所有藝術的共同標準。 所以 王字 是高峰。。。。  哦  剛才沒看你內容。你所說的臨得像 大概就是有幾分形似。和領悟用筆的精神 想見古人揮運時的狀態   還有些距離大概。 比如說柳體  我可以說我隨便寫寫 一看就是柳字  還沒他的毛病。 我想臨帖應該至少是這樣的結果。。

 

我這隻是個人體會哈  。 希望別介意哦

 

 

 

所有跟帖: 

您說的沒錯,大江東兄也是說要大量臨帖,但我覺得這些大道理, -路在遠方- 給 路在遠方 發送悄悄話 (986 bytes) () 03/18/2017 postreply 10:07:34

見內 -西岸生活- 給 西岸生活 發送悄悄話 (613 bytes) () 03/18/2017 postreply 10:23:3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