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謝!我認為:我們處於簡繁兼容的地域和時代,況且

來源: 老梅林 2017-02-28 12:43:5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03 bytes)

草書實在難以分簡繁。例如“有挑既是言”,王羲之的口訣是言字旁簡化成如今形狀的根據之一。再如“時”也是草書的”時“,但你不能把”詩“寫成”討“。其實第二幅也有簡化字,如“塵”。

第一首無名氏寫元宵節的詞,故事很有趣。她是向皇帝講述她偷酒杯的緣由,後兩句還要求皇上賜酒杯以向家人證明其不曾"紅杏出牆”。我書寫時就要考慮作者心態:既大膽,又忐忑;有些醉意,又意識到是為人妻。筆法就不能完全放開。最後的“證明”相當鄭重(行楷)卻又不是官方文書(楷體或榜書)。

拙見。不知滿意否?

所有跟帖: 

有意思,謝謝解惑。 -揚之水- 給 揚之水 發送悄悄話 揚之水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8/2017 postreply 13:37:2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