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太好了,很讓人感動,我也來說兩句:

回答: 致Vaillan網友揚之水2017-01-26 16:31:18

西方人有句話叫“孩子大了是朋友”,中國人則是“望子成龍”,強要下一代去實現自己沒實現的“理想”,這樣做往往適得其反。

比如我兒媳,她母親由於國內政治原因不得誌,12歲把閨女帶來倫敦,老拿研究院同事XXX孩子考上了牛津,XXX孩子考上劍橋來說事,所以她從小就逆反。她就不考牛津,劍橋,今天同樣在單位裏可以和英國當地牛津劍橋的人一樣平起平坐。

我在高中時,數理化成績是不錯的,我決定考美院學油畫,是15歲,從來沒上過任何美術班,同學老師覺得我可惜了。我父親是高級工程師,他知道後隻是和我談了一次話,沒有強求我一定要幹嗎,母親非常隨和,結果我17歲考上了中央美院,至今每天畫畫不斷,我許多很有成就的學理工科的中小學同學,退休後,就真的“退休”了,而畫畫,隻要身體好,便沒有退休一說,很多畫家可以一直畫到最後,而且樂在其中。

每個人天賦的才能有差異、性格、愛好有不同,中國人“一刀切”的習慣做法,常常起到扼殺特殊人才的作用,這種思維應當改變。

我兩個兒子從小在畫畫圈裏長大,老大也在美院夜校學過,但我從不要求他們學畫,因為我知道;如果沒有對藝術真正的熱愛,將來就不會有藝術工作所需要的“毅力”與耐不住“寂寞”的。

老大在語言上有天才,他來加拿大時,高中剛畢業,英語他是自己在國內時跟著Follow  me自學的,來這裏需要會法語,他便從字母開始,隻用了6個月。便按要求,通過了魁北克高中法語考試。他大學自己選修了新聞,現在倫敦BBC工作。

老二語言上不如哥哥,愛玩電腦“任天堂”,他媽就老說他,說你不好好學語言,將來怎麽辦? 有一次,我收到一封安省滑鐵盧大學的來信,說考慮到你數學、物理、電腦三門課100分的成績,以及在魁省數學競賽的表現,我們決定破格錄取你,你的英語可在來校後補課(大意)。後來我問他,你數學競賽得了名次,怎麽也不說一聲,他說:“嗨,沒考好,得了個13名,連前10名都沒進,有啥好說的。”他後來進了微軟,現在也是那裏一個部門的負責人。我和他媽說,咱們粗心和無知,冤枉他了。差點誤了他的才能。

從我自己及兩個孩子的經曆來看,作為家長,應該細心了解孩子的興趣、性格、才能,“順水推舟”,去幫他們發展自己的能力創造條件,相信並尊重他們自己選擇的路,而不是粗暴主觀地把自己的意見甚至偏愛強加與他。

 

所有跟帖: 

言之有理 -雙棲兒- 給 雙棲兒 發送悄悄話 (526 bytes) () 01/26/2017 postreply 21:40:57

我的經曆跟山翁也蠻像的:)就是數理化改了藝術,,,嗬嗬 -軍大衣- 給 軍大衣 發送悄悄話 (74 bytes) () 01/27/2017 postreply 00:48:4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