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已經長到5厘米,身體卻沒任何征兆…晚期癌症的他,如何兩度戰勝複發?

來源: 患者故事 本文已被閱讀:
本文內容已被 [ 患者故事 ] 在 2022-03-01 09:08:3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腫瘤已經長到5厘米,身體卻沒任何征兆。就如歌詞講的那樣:“沒有一點點防備,就這樣出現。”

(圖源:攝圖網)

40年多前,受限於當時醫療條件,從未打過乙肝疫苗的吳先生在不到20歲時,便成為眾多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的一員。

研究顯示,大部分肝癌患者正是由於感染乙肝病毒,並從乙肝逐漸發展到肝硬化階段,最終導致肝癌。這也被稱為“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當然,大多數乙肝患者不是必然會罹患肝癌。通過抗病毒藥物治療、定期檢查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乙肝患者完全可以獲得正常的生活質量和壽命。

吳先生正是這樣做的,於是他也平穩度過了40餘年。

時光如梭,不知不覺已經到了2016年。

這一年,吳先生不幸進展到了肝硬化階段。同年5月,吳先生在定期腹部B超中,查出了肝占位

“當時我肚子一點也不疼,不惡心,不嘔吐,沒有反酸發熱等任何症狀,一點難受感都沒有。”吳先生說。然而肝癌卻這樣無聲無息地降臨到了他身上。

這種情況在肝癌中很常見,很多患者的肝髒腫瘤長到了5-8厘米,也毫無感覺。而一旦出現明顯症狀時再就醫,幾乎都已是中晚期,罕有手術機會。

經過腹部MRI、PET-CT等一係列檢查,醫生判斷吳先生很可能罹患肝癌,且已發生了淋巴結轉移。不幸中的萬幸是,他仍有手術機會——這得益於多年來吳先生堅持不懈的定期檢查。

吳先生雖已年過花甲,此時卻不禁淚如雨下。因為在中國,肝癌死亡率僅次於肺癌,位居惡性腫瘤死亡率第二。肝癌的治療手段也很有限,除手術、肝移植、介入及放化療外,並不像肺癌、乳腺癌等有很多靶向藥,且複發率很高。

雖然無比恐懼,但吳先生還是鼓足勇氣,接受了北京一家知名三甲醫院的規範治療。經過開腹右半肝切除術結合腹膜、肝門淋巴節清掃後,醫院開具了病理報告。

報告顯示:吳先生所患的是低分化肝內膽管細胞癌,已經侵犯了脈管、肝周圍組織,淋巴也有轉移。

術後一個多月,吳先生開始輔助化療以便降低複發率。

“真的特別難受,可我必須得去啊,因為我還想看到孫子上大學。”

(圖源:攝圖網)

2016年8月至11月,在努力飲食和升白針的幫助下,吳先生扛過了白蛋白紫杉醇+替吉奧化療方案所帶來的嚴重骨髓抑製。

雖然此後幾次複查時,各項數據都還不錯,但吳先生很清楚,肝內膽管癌惡性程度高,治療手段稀缺,轉移複發率高,且現有藥物治療效果非常差,這些都是沒法逃避的事實,所以他始終沒有停止尋找複發後的可行治療方案。

“指不定哪一天就會複發了,這麽惡的病,自己不提前做好準備,到時候肯定抓瞎。”

在抗癌戰爭之中,往往有兩類患者會成為長期帶癌生存的幸存者。

其一是極度豁達之人。

豁達之人善於向死而生,麵對各種挫折困頓,不容易陷入絕望、無助等負麵情緒,他們往往會積極配合治療,且醫患關係和諧,治療效果也相對更好。

良好的情緒便如一劑良藥,可以幫助人體免疫係統、內分泌係統等變得積極,讓療效更佳。

其二便是吳先生這類極度理性之人。

極度理性的人,往往會在治療/問診前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善於搜集、分析資料,更善於在一些重大醫療決策中選中正確答案。

通過不斷學習,他們對可能出現的狀況均有應對的方案,很少會出現驚慌失措的局麵。

(圖源:攝圖網)

2017年,吳先生自學了許多肝內膽管癌的知識,並製作了複發後的治療預案。他還打聽到,雖然這種病的治療方案非常有限,但在美國,目前有一些國內尚未上市的藥物以及新藥臨床試驗。

7月,吳先生複查時,發現肝內出現了疑似腫瘤病灶。經PET-CT檢查後,醫生確診為複發。

這一次,吳先生按預定計劃選擇了傷害較小的微波消融術。手術很成功,不過在術後5個月,頑固的腫瘤再次死灰複燃。

“這下我覺得是時候去美國了。”吳先生說。

事實上,早在2017年初,吳先生就已經通過盛諾一家以遠程會診的方式谘詢了赴美治療的可能性,並提前把簽證等很多手續都辦妥了。因此在決定去美國後,短短兩周時間他就成功到達了美國。

吳先生選擇的是位於美國波士頓的一家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醫院幾乎所有醫生都是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教職人員,其中許多還是其各自專業領域的領導者。至今為止,該院已產生了十餘位諾貝爾獎得主。

“盛諾一家的工作人員通過數據研究,認為這家醫院的胃腸道癌症中心規模大、經驗多、專家多,所以推薦給了我做備選。”吳先生說。

同時,工作人員還為吳先生提供了多位可選專家。這些專家中,有的正在負責膽管癌相關臨床試驗,有的發表過很多相關科研文章,這令吳先生對醫生資源一目了然。

2017年12月,吳先生到達美國醫院。經過一係列檢查後,吳先生的主治醫生告訴他,影像結果顯示其肝內已經出現多發的病灶,情況不是很樂觀。

但醫生同時也帶來一個好消息:經基因檢測顯示,吳先生具有FGFR2基因融合突變,而這恰好符合他負責的一個新靶向藥臨床試驗。

(圖源:攝圖網)

“這個藥我也不知道是否一定有效。”吳先生心裏有些打鼓,但考慮到肝內膽管癌對化療不敏感,且該試驗前期數據較好,他還是決定入組嚐試一下。

主治醫生將吳先生的乙肝病史、身體狀況等一係列信息與藥廠仔細溝通並確認風險後,開始幫助吳先生入組臨床試驗。

很快,吳先生通過了篩選,順利入組。

2018年1月,吳先生正式開始使用臨床試驗新藥TAS-120

*注:吳先生所用的TAS-120在2018年獲得了FDA孤兒藥認定,故可能獲得更快的獲批。該藥不局限於膽管癌,也在其他如神經膠質瘤、尿路上皮癌等多種癌症上進行臨床試驗,旨在治療有FGFR突變(包括基因融合、激活突變或擴增)的多種晚期實體瘤癌症患者。

用藥開始後不久,吳先生出現了磷高的問題。於是在靶向治療的同時,醫生也為他準備了降磷藥,並詳細指導吳先生在日常飲食中,該如何注意降磷。

經過治療,吳先生的磷高問題得到了很好的控製。

三周後,TAS-120靶向藥開始起效。複查顯示吳先生的腫瘤病灶明顯縮小。

病情穩定後,吳先生按照醫囑每月回醫院取一次藥。截至接受采訪時,吳先生的病情都很穩定,藥物起效總時長已超過11個月,這對於化療不敏感、多年來都沒有什麽好辦法的肝內膽管癌患者來說,是難以想象的。

TAS-120靶向藥的效果雖然很好,但同樣,吳先生也出現了手腳指甲變黃、鬆脫的副作用。但他表示,這樣的結果他很滿意,“身體小小的不便,總比沒藥吃要好多。”

吳先生說,“能夠入組真的很幸運,一方麵我的生命和生活質量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麵,確實省了不少錢。”

事實上,由於入組臨床試驗,吳先生這11個月的治療花費,還不足1萬美金……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年統計數據,全球在研藥物中,美國占據了其中48.7%,是中國的接近12倍。

另根據美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的數據,截至2018年9月,全球共有近30萬項臨床試驗登記注冊,其中有40%在美國進行,在中國開展的僅占7%。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像吳先生這樣,受益於出國看病的重疾患者,還有很多。如果回到十年前,我們不可能想象得到,如今國人竟能如此方便地觸碰到海外先進的醫療資源。

因此,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當我們遇到各類疑難雜症時,如果條件允許,不妨試著了解一下海外醫療,看看美國等發達國家,是否存在著一些我們尚未知道的好辦法。

也許轉角之後,便是希望。

 

編者按:

為了保護患者隱私,文章已對個人信息做脫敏處理。這些抗癌英雄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告訴我們,癌症並非不可戰勝;哪怕是複發,哪怕是晚期,也有Cancer free的可能。

所以,當麵對癌症時,不要一味恐懼,勇敢麵對。如果經濟允許,完全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尋求更好的方案、更好的治療。了解更多海外就醫信息,請撥打盛諾一家谘詢電話(+86 10 5673 2678),或點擊這裏進行谘詢。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