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是一部講述一位神話男孩與惡魔戰鬥的中國電影,如今它已成為全球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人們對此讚不絕口。
這部電影票房大獲成功,已獲得 123 億元人民幣(17 億美元;14 億英鎊)的票房收入,在全國範圍內引發了巨大的民族自豪感。
但隨著愛國的《哪吒2》粉絲將目光投向更大的成功,他們也密切關注著電影的批評者,指責他們是追逐影響力、收錢的“仇恨者”。
同樣成為這種民族主義攻擊目標的還有超級英雄係列電影《美國隊長:美麗新世界》,該電影的第四部現在被視為《哪吒2》的競爭對手。
“我不在乎《哪吒2》能否在海外生存,但《美國隊長4》必須在中國死掉”,這是一條在社交媒體上多次重複出現的流行口號。
在中國的新聞媒體和社交媒體上,人們對這部美國大片在中國票房表現不佳而幸災樂??禍。這部電影在美國以外的9200萬美元票房中,隻有1060萬美元來自中國,而中國是好萊塢最大的海外市場。
“不是美國隊長死了,而是美國死了”,一篇在線論壇上的文章標題寫道,該文章分析了這部電影在中國缺乏吸引力。
作者繼續辯稱:“事實上,美國沒有超級英雄,美國也不是愛好和平、捍衛和平的人類燈塔。”
據報道,四川省一家電影院決定推遲《美國隊長4》的放映,“以支持《哪吒2》”。
與此同時,一些人批評本月在中國境外首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2》在北美影院的上映量不足。他們還指責美國電影院放映了其他電影,而不是這部中國電影。
《哪吒之魔童降世2》於1月29日在中國上映,這是一係列備受矚目的電影之一,旨在吸引農曆新年假期期間每年一度的電影觀眾潮。
它迅速超越競爭對手,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突破了10億美元的大關——考慮到中國經濟低迷,這更令人印象深刻。
《哪吒2》被譽為中國電影進步的象征,也是國產電影在票房上可以與好萊塢大片相媲美的標誌。
此前的國產票房大片往往是愛國主義題材的動作片,比如 2021 年的宣傳片《長津湖之戰》,該片講述了 1950 年代的朝鮮戰爭,曾保持中國票房最高的電影紀錄,直到《哪吒2》打破這一紀錄。
雖然好萊塢電影的收入通常分布在不同地區,但《哪吒2》超過 99% 的票房收入來自中國——這部動畫片已成為愛國主義的試金石。
在社交媒體上,人們說他們已經多次買票觀看《哪吒2》。而那些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說,他們不得不麵對尖刻的言論。
“一個朋友說我不愛國,就因為我沒看過《哪吒2》”,一位社交媒體用戶在抖音上發帖稱。
2 月初,《哪吒2》在澳大利亞和美國等中國以外的電影院上映。
隨著電影觀眾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他們對這部電影的評論,從情節缺乏連續性到尷尬的幽默和反女權主義的意味,批評聲不斷,遭到了一片不屑一顧的評論。
“這樣的人要麽是追逐影響力,要麽是收了錢”,小紅書(中國類似 Instagram 的應用程序)上的一條評論寫道。
一位曾發帖批評《哪吒2》並親身經曆過這種強烈反應的中國社交媒體用戶告訴 BBC,這種侮辱並不新鮮。但由於該片的巨大成功,人們對其的防禦態度更加明顯,這使其成為中國電影業的代表。
他們說,在這些隻看黑白的粉絲眼中,批評這部電影就是站在好萊塢一邊。
“大家要當心,目前網上有一波黑粉對《哪吒2》大加批評,”另一位小紅書用戶評論道,並補充說,這些“有預謀的”批評來自國內外電影界嫉妒者。
“這麽棒的電影,人們卻用腳投票。所以他們開始恐慌和誹謗。真是卑鄙!”他們寫道。
“《哪吒2》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但我不認為這完全是件好事,”小紅書的一篇帖子談到了圍繞這部電影愈演愈烈的爭論。“批評劇情缺陷就等於不愛國;毫無保留地譴責同期上映的其他電影;用粉絲和黑粉之間的戰爭取代深入討論……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的文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