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放狠話:絕不能帶不平等條約回國!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川普會見習近平特使、中國代表團團長劉鶴

周五,多家國際大媒體披露了中國談判代表團準備向美國做出一係列購買更多美國商品的承諾,每年擬削減兩千億美元順差。之後幾小時,中國外交部出麵否認,稱北京沒有提出要削減順差2000億美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使用了“說法不實”幾個字。

這件事的真相到底如何?有待考究。法國世界之聲的報道說,這件事情很蹊蹺,稍早些時候,路透社、紐約時報、彭博都引述多位了解情況的美國官員表示,中國已向美國總統川普提出了一攬子方案,其中包括削減關稅以及增購美國商品等措施,目的是將美國每年的對華貿易逆差削減最高2,000億美元。難道美國官員放空氣不成?

紐約時報頭條報道這條消息時這樣標題“中國或對美做重大讓步,減少2000億美元美中貿易逆差”。

有分析指,鑒於第一輪北京中美談判的教訓,在劉鶴率領代表團來華盛頓前,就已傳出北京這次斟酌再三,決定提出一個大規模削減中美貿易赤字的清單。大約是基於這樣一種認識,既然習近平派親信劉鶴前往華盛頓再談,還是希望能夠談攏,從而避免一場商貿大戰。從美方而言,以商務部長羅斯的說法最為典型,大體意思是美中貿易,美國多年來已經損失巨大,反正美國不會再輸到哪裏去,中國如不讓步,則要承受巨大的損失,尤其中國的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有分析人士從以上兩種邏輯分析,中方做出讓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畢竟中國是中美貿易的巨大受益方。但是,做出“重大讓步”這種說法傳到國內,對於一個一向打著民族主義旗幟的 北京當局,形同於“屈從”,會激起中國國內對政府的不滿情緒,最近就流傳著劉鶴負擔很重,談不好了難以回去交代的擔憂,網上已經見到不能像李鴻章當年在日本簽『下關條約』那樣的說法,意思是不能“喪權辱國”。那樣說不定北大會“爆發學生運動”雲雲。

如果說這是網絡的話,官方喉舌『環球時報』周五的一篇社評等於相當程度地坐實了這種說法。『環球時報』用了一個稍有曆史感的中國人都知道的詞,叫做“不平等條約”,該報也是針對削減2000億美元順差,稱中方也希望此次磋商取得結果,但中方代表團不可能帶回一個『不平等條約』。

“不平等條約”在中國近代話語,尤其是中共話語中,泛指19世紀以來與外國列強簽署的各種條約,其中有的迫使清政府大片割讓土地,比如清朝與俄羅斯簽署的九項條約就屬於這類,據專家,它使中國永遠失去了一百六十萬平方公裏 (不包括外蒙) 的國土。不過,習近平的前任江澤民2001年7月在莫斯科與普京總統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條約』,等於默認了沙皇和清朝簽訂的條約,這件事當時曾在中國知識界引起過爭議。

中美這次談判的要旨就是“公平貿易”,環時自己也說,“不能是強買強賣,而必須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互惠過程”,那麽官媒用中方絕不可能帶『不平等條約』回國這樣的說法,有分析指可能有幾種意思,第一,劉鶴不能降低談判條件,否則回國交代不了;第二,美國別指望中國會接受美國提出的條件,因為已經被提到不平等條約的高度;第三,讓中國人放心,中國的代表團會勝利歸來,絕不會讓步。但這樣過分的用詞很危險,弄不好就是把雙刃劍。

談判結果,成或敗,具體措施如何,很快就會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