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準備對美歐反製 美歐汽車關稅最高提至25%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資料照:2019德國法蘭克福車展上展出的奧迪跑車。

美國財經媒體彭博社周三(5月22日)消息,中國政府正在考慮對美國和歐盟針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等產品展開調查和加征關稅的做法進行報複,將美歐出口中國的大排量汽車關稅最高提升到25%。

如果這個計劃得以實施,這將意味著美國、歐盟與中國這三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之間貿易戰的一次升級。

彭博社說,這個消息來自中國歐盟商會(CCCEU)的“內線”人士。這名內線稱,這類關稅將會影響到歐洲和美國的汽車製造商,也會對北京與布魯塞爾之間的關係產生“重要”影響。

去年,中國汽車的產量和出口都出現了大幅度增長。全年銷量首次突破3000萬輛。據中國官方數據,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491萬輛,同比增長58%,首次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20萬輛,同比增長77.6%。其中歐洲是中國汽車出口增加最快的地區之一。

麵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大舉進入,歐盟委員會在去年10月正式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調查設定的第一個期限即將到來,歐盟必須在這個期限到來之際通知中國出口商它是否準備在6月5日開始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

與此同時,中國方麵也加大了威脅對歐洲進行報複的力度。中國上周暗示可能對歐洲葡萄酒和乳製品征收針鋒相對的關稅。5月19日,中國商務部表示將對來自美國、歐盟、台灣和日本的聚甲醛共聚物(一種廣泛用於電子產品和汽車的塑料)的進口進行反傾銷調查。

歐盟中國商會周二接受了中國官媒環球日報的采訪。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劉斌在環球時報的這篇報道中呼籲,暫時提高發動機大於2.5升的進口汽車的關稅。

上周二,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在維持前總統特朗普任內加征的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關稅的幅度,擴大了加征關稅的商品範圍。

這次受到美國關稅影響的中國商品包括電動車、太陽能麵板電池、電腦和半導體芯片、關鍵礦產、重型起重機、醫療物資以及鋼鐵和鋁製品。

白宮在加征關稅的聲明中說,“中國在有關技術轉移、知識產權和創新等方麵的不公平貿易作法威脅到美國商家和工人。中國還向全球市場傾銷人為壓低價格的出口商品。”

“為了回應中國不公平的貿易作法和造成的相關傷害,拜登總統今天指示他的貿易代表根據1974年貿易法的301條款,增加對價值18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課征的關稅,以保護美國工人和商家,”聲明說。

香港英文報紙南華早報周三也報道了中國正在考慮提高對美歐產品的關稅的消息。報道還介紹了中國負責經濟計劃的最高機構國家發改委近日發表係列評論對美歐針對中國的產業政策、電動汽車出口和過剩產能提出的批評作出的回應。

評論說,美國麵臨通貨膨脹的嚴重壓力,美聯儲雖然將基準利率提高至23年來的最高水平,但最近的通脹數據顯示,通脹的頑固程度超過了美國央行的估計。在這個時候,評論說,白宮卻大幅度提高對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這勢必會使美聯儲打擊通脹的任務變得更加困難。

評論稱,“人為設置貿易壁壘將打亂資源要素配置、阻斷產業鏈供應鏈、阻礙美國內產業充分競爭,雖能得益一時,長遠看則不利於本國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