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者”蔡磊:時日不多 我想在死前救下100萬人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每次拍照,蔡磊盡量保證衣著的整潔得體



蔡磊參加科研會議



蔡磊辦公室的牆壁上掛著“向死而生,決戰漸凍”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聶輝 文/圖

脊椎歪了,舌頭和下嘴唇已萎縮,4月底,京東前副總裁蔡磊的病情加重。作為國內知名的漸凍症患者,他身體狀況的每一步變化,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弦。

作為商界明星,蔡磊推動了中國電子發票的產生。作為漸凍症患者,他在國內發起了第二次冰桶挑戰。在創業者和病人身份之外,蔡磊近年來為攻克漸凍症做的科研工作備受社會關注。

近一年時間裏,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作為蔡磊河南家鄉的媒體人,兩次與其麵對麵進行訪談。去年7月,蔡磊還能自由行走,說話時僅有部分詞語發音不清。今年5月,蔡磊已經口齒不清,吞咽困難。確診漸凍症將近5年,蔡磊的身體狀況已臨近漸凍症晚期。

同時,他推進的漸凍症科研工作中,已有100多條藥物研發管線,其中有30條進入臨床試驗階段。蔡磊團隊根據基因庫數據研究發現,約40%的漸凍症患者病發與基因突變相關。

蔡磊病情加重行動困難

漸凍症最殘酷的是,人在清醒的狀態下,被鎖死在“冰凍”的軀殼裏。蔡磊在自己的軀殼中被鎖了近5年。從小臂肌肉跳動,到四肢無力,他一點點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掌控。

需要護工攙扶,他才能坐進辦公桌前的椅子。護工把椅子推進辦公桌,使他緊貼辦公桌他才能正常辦公。蔡磊的胳膊無力,需要把右手擺在鼠標上,靠右臂的輕微移動滑動鼠標,用右腳踩踏操縱平台在電腦上打字。

去年年底,蔡磊感冒後,健康狀況明顯下降,腿部力量開始急速下降,站立困難。他盡量避免上下台階或在坑窪的路上行走,來往辦公室和住所,數分鍾的路程,他都盡量走地下通道。“小區路麵有坎,地下通道平坦。”

2022年8月,蔡磊第一次見金銀潭醫院前院長張定宇時,就曾留意過他的動作:“從門外進來的時候走得很慢,每邁出一步,腳都需要先向外畫一條弧線,再甩回來。”

蔡磊在回憶這一場景時稱,隻有病友才能體會到這種步伐的費力和心酸。腿部肌肉萎縮後,人每走一步不但要抵抗地心引力,費力地把腳抬起來,而且要抵抗高張的肌肉,用力把肌肉抻開,才能邁出一步。

兩年後,蔡磊起身行走已經身不由己。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護工張阿姨稱,漸凍症患者怕摔跤。他們四肢沒有支撐力,一旦摔倒就很容易撞傷頭部,後果很嚴重。

呼吸困難日益消耗著蔡磊的睡眠。他每天晚上12點後才能躺下休息,睡覺一直戴著呼吸機,半個小時就會醒來一次。在漸凍症病發後期,患者的呼吸係統脆弱不堪,感冒或咳痰都可能威脅到他們的生命。護工張阿姨介紹,為避免著涼感冒,蔡磊日常都比身邊的人多穿一件。

想在死前救下100萬人

5月7日上午,蔡磊結束一場視頻會議後,不足15分鍾的間隙,他就起身到會議室參加另一場科研會。

坐在會議室的椅子上,蔡磊身體難以控製地順勢下滑,兩名護工撐著臂膀將他扶正。他曾形容漸凍症晚期患者的身體,像“融化的蠟燭”一樣坍塌,無法說話,無法吞咽。蔡磊的身體隨著病情加重也開始“融化”。

在工作狀態下的蔡磊,留給同事的是“拚命三郎”的形象。每當有人勸他多休息時,他總說時間不夠用:“每天中國有60多個漸凍症病人死亡,天天見人死,我不想再看到他們死了。”

談及去世的病友,蔡磊數次哽咽。數分鍾之後,他才重新提起自己不顧休息投入科研的心思。“不是救我自己的命,我基本上沒有機會了。”蔡磊稱自己時間不多,很可能等不到新藥上市。但他的努力,至少可以增大下一代人的希望。他多投入一分精力,就可以更快地救下這些人。以運動神經元病為代表的重大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有大約1000萬人,他想在死前救下1/10,救下100萬人。

有病友去世半年,家人還沒從悲痛中走出來,蔡磊成為他們的精神寄托。“我不覺得自己多麽高尚偉大,我就覺著這是我應該做的。”他說。

漸凍症科研的破局

今年年初,蔡磊宣布,他和妻子將再捐助1億元,支持攻克漸凍症的科研項目。

1億元的資金,除蔡磊寫作的版稅,大部分來自“破冰驛站”的帶貨直播。

目前,蔡磊集中精力從事漸凍症的科研工作。妻子段睿負責直播帶貨,在線人數穩定在1萬人左右。但每天晚上7點到8點的直播,蔡磊基本都堅持現身直播間,麵帶微笑坐在屏幕前。

盡管說話困難,但蔡磊看到直播間裏的評論,偶爾也會說話互動。蔡磊出現的時候,直播間的人數會明顯增加。

談及電商直播的初衷,蔡磊稱,他在確診漸凍症後幾乎喪失工作能力,現有的資金很難支撐科研工作。在困難時期,公司都要倒閉了,團隊成員流失,難以補充新的人員。電商直播的收益可以部分支持漸凍症科研。

為維持漸凍症科研工作,蔡磊甚至將自己的房產掛牌出售。電商直播為漸凍症科研提供了部分資金支持,也給了蔡磊招聘科研人才的底氣。

此外,為實現對漸凍症患者360度全生命周期的數據監測,蔡磊推進成立了漸愈互助之家大數據平台,從診前、診中、診後全流程動態觀測患者的病情。

蔡磊的助理陳瀅芳介紹,漸愈互助之家大數據平台的用戶已有1.5萬人左右,平台每月新增漸凍症患者數百人。“對漸愈互助之家平台了解的漸凍症患者越來越多,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患者加入平台。”

30多種新藥進入臨床

漸凍症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僅有2至5年,鮮少有人活過10年。自2019年9月確診以來,蔡磊被確診為漸凍症已經將近5年,身體狀況已臨近疾病晚期。

鬥誌不減,工作不變,但打字已經越來越難。蔡磊給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回信息時,仍多次提起自己和團隊的鬥誌。

目前,蔡磊的科研團隊有30多人,每人每天要求讀100篇論文,早已讀完了漸凍症相關的3萬篇論文。“3萬篇沒有答案。我們現在在看150萬篇,窮極人類所有的智慧。”蔡磊介紹,團隊在拓寬論文閱讀的種類和數量,涉及全球神經學、免疫學、細胞學和基因等相關的課題研究。

蔡磊稱,在他開展漸凍症研究之前的200年,全國沒有一例漸凍症患者的腦脊髓組織樣本,國內的醫生主要從事臨床診斷,而基礎病理研究無從談起。蔡磊自信,在漸凍症基礎研究領域,他做了一次從0到1的突破。

在醫藥行業內流傳著新藥研發的“三十定律”,研發一款新藥平均需要耗時10年、耗資10億美元,並且隻有10%的成功率。蔡磊自信,他通過把資金、實驗室、藥企、醫院、患者都鏈接起來,將10年縮短為1年甚至3個月。

醫藥領域,研發者需要在不計其數的化合物中反複篩選試錯。醫藥研發者在病患把藥吃進去之前,永遠沒法知道藥的功效。蔡磊自稱是“最大的小白鼠”,他親身實測了30多種新藥。

據蔡磊團隊成員介紹,在2020年下半年之前的近70年,我國隻有15條漸凍症藥物臨床管線。2020年下半年至今,我國啟動了超過30條藥物臨床管線,僅僅在過去的2023年,蔡磊團隊合作推動的漸凍症藥物臨床管線就超過15條。

目前,國內創新藥企中美瑞康自主研發的小核酸藥物RAG-17已進入臨床階段。蔡磊介紹稱,RAG-17的臨床研究進展顯示,絕大部分非常顯著延緩病情,甚至存在1年左右時間病情基本沒有發展,而原來的發展速度預期在3年左右患者走向死亡。

團隊成員時刻擔心蔡磊的健康狀況,他的病情發展,影響著團隊的漸凍症科研工作安排。

陳瀅芳在接受采訪時稱,蔡磊是一個很樂觀的人,時刻鼓勵團隊成員:“我們已經站在攻克漸凍症的前夜。”

蔡磊在采訪結束時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等新藥研發出來,我邀請你們來參加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