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開會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周年,被批巧立名目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近日,河南南陽舉辦了一場名為“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周年”的座談會,此事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為,這是借“諸葛亮”巧立名目辦會,質疑舉行該活動的經費來源。

5月20日,南陽市社科聯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活動經費來自民間社會團體。“鞠躬盡瘁這些奉獻精神,是需要宣揚傳承的文化精神,肯定是有意義的。”

南陽開會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

5月12日,“南陽考古”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5月11日,由南陽市社科聯、南陽文物保護研究院、南陽諸葛亮研究會主辦,南陽臥龍崗文化園協辦的“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周年座談會”在南陽舉行,山東臨沂諸葛亮出生地、河南南陽諸葛亮躬耕地、陝西漢中諸葛亮長眠地“三省三地”專家學者代表相約南陽,共同緬懷千古名相諸葛亮。

公開資料顯示,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我國三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座談會上,山東沂南縣諸葛亮研究會會長徐從山、陝西勉縣三國文化研究院院長郭鵬飛,及陝西勉縣三國文化管委辦、勉縣武侯墓、勉縣武侯祠、南陽文物保護研究院、南陽市博物院、南陽諸葛亮研究會、南陽臥龍崗文化園等機構團體專家學者,圍繞座談會主題“諸葛亮文化的內涵底蘊和時代價值”,以及諸葛亮生平事跡、治國理念、勤政思想、後世影響及當代價值,展開深入交流和探討。

當日下午,全體嘉賓對南陽臥龍崗、諸葛草廬、武侯祠等諸葛遺跡進行實地考察。“這也必將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擦亮‘南陽,一個值得三顧的地方’城市文化品牌,助力添彩南陽文化強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當地相關領導在總結講話中表示。

座談會被指借“諸葛亮”巧立名目

此次座談會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為,這是借“諸葛亮”巧立名目辦會,質疑舉行該活動的經費來源。

5月20日,南陽市社科聯一名參與該座談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活動經費來自另一主辦方,其性質為民間社會團體。“鞠躬盡瘁這些奉獻精神,是需要宣揚傳承的文化精神,我們自己也不能忘記,肯定是有意義的。”該工作人員還表示,此次座談會收到多篇學術論文,“我們要收集整理,進一步提煉其中的精神。”

南陽襄陽爭搶“躬耕地”

“諸葛亮躬耕地”、“三顧茅廬”發生地,究竟在湖北襄陽還是河南南陽,兩座毗鄰的城市曾爭論多年,數次引發外界關注和討論。

爭論聲中,兩地都以“諸葛亮”為品牌宣傳推廣城市。自1993年起,襄陽便舉辦首屆諸葛亮文化旅遊節,截至2023年10月已持續舉辦11屆。在此期間,南陽也曾舉辦諸葛亮文化旅遊節。

2022年,南陽發布城市形象宣傳語:南陽,一個值得三顧的地方。2023年,襄陽也舉行“一句話叫響襄陽”全國征集活動,並推出《三顧在襄陽》城市形象宣傳片,上線專輯欄目介紹曆史文化,主題就叫“襄陽 遠不隻三顧”。

重慶成都也曾“紀念劉備托孤1800周年”

類似於本次臨沂、南陽、漢中舉辦的“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周年”座談會,此前重慶、成都也曾以舉辦“紀念劉備托孤1800周年學術研討會”為名,公開征集論文。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2022年12月11日,重慶市三國文化研究會、夔州博物館發布征稿啟事顯示,“為紀念‘劉備托孤’1800周年,我們擬定於2023年4月至6月在重慶奉節、四川成都召開‘紀念劉備托孤1800周年學術研討會’。會議由重慶市三國文化研究會、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奉節縣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北京唐藤中日三國文化交流與旅遊推進中心、白帝城博物館聯合承辦。”

活動主辦方之一的奉節縣文化旅遊委主任潘萬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一直在關注網上的討論,但研討會發起目的更多是通過對曆史事件的發掘,宣傳當地深厚的曆史文化,通過一係列話題、實踐、研討等,將奉節縣深厚的文旅資源推廣出去,做好文旅融合這篇文章。

中國數字時代摘錄部分微博網友評論:

@無可替代兵: 掏空財政 總要有點項目

@位卑未敢忘憂國還有希望: 除了閑,還費錢

@李麥克73566: 退休金太高,特權太多

@linus2019: 轉移支付給了這幫玩意兒

@我是黑山一片雲: 不然呢,經費怎麽花

@小小樹II:想知道開會討論的是什麽,討論怎麽祭拜,擺什麽祭祀品嗎?

@魚早201902:不開會不知道諸葛亮了?義務教育沒上過?這幫開會的人有幾個能背下來出師表的?

@萬馬齊啞:主要還是錢太多和人太多,有閑人還有錢花當會玩花樣

@每個夢裏都有你的夢: 真tm吃飽了撐的

@小放牛003: 民脂民膏就這麽浪費

@戀楓居士: 這種鬼活動如果是用財政撥款弄的,真該砍掉了。

@大灑醬油: 納稅人錢花在這種活動上……

@十發禾: 怎麽不給孫悟空也舉辦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