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中餐“走塑”與“限塑”:香港環保新政的內外矛盾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香港“走塑令”被外地媒體與網民稱為“史上最嚴限塑令”,其起步絕非一帆風順。

香港某墟市街頭,一對年約40歲的夫婦剛從點心外賣店走出來,塑料袋中裝著兩盒廣東經典“盅頭飯”,還有一疊調羹——之所以說“一疊”,因為那是紙造的。

“我們拿回去也就是扔掉。反正我用家裏的餐具。”先生說得淡然,但這句話暗示著,一件一次性(即用即棄)餐具,連被用上的機會都沒有,就要走向垃圾桶。

“限塑令”已開始在世界各地逐漸普及,香港在4月22日乘世界地球日之際,實施“管製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政策,更被稱為“走塑令”。一些外地媒體或網紅甚至形容這是“史上最嚴限塑令”。如今這項政策迎來了滿月。

但塑料一次性用完即棄餐具換成紙質、木質,卻引發網上一片哀鴻,也有食店餐館趁實施首六個月是適應期而按兵不動。這中間都出了什麽問題?

香港“走塑”政策內容有什麽?

2023年10月,中國香港特區立法會通過了《2023年產品環保責任(修訂)條例草案》。特區政府定於2024年4月22日實施第一階段禁售。

首階段被禁售或禁止商家免費提供的包括多種塑膠餐具,例如各類發泡膠——即發泡聚苯乙烯(PS),台灣慣稱保麗龍——製造的盤碗飯盒等,以及飲管(吸管)、叉子、刀、湯匙等。酒店賓館也被禁止免費提供一次性塑膠牙刷、剃須刀、沐浴露、洗發水和瓶裝水等。

第二階段暫定於2025年實施,屆時將進一步禁用一次性塑料杯子、餐盒等。但港府稱具體禁售時間“將取決於有關種類的非塑膠或可重用替代品的普及性和可負擔性”。

港府將第一階段禁售的首半年定為“適應期”,其後商家違反“走塑令”可被處以罰款,金額介乎2000港元至10萬港元(1.28萬美元;9.07萬元人民幣;41.2萬元新台幣)不等。但也有例外情況,例如給有醫療需要的人提供塑膠吸管等。

各家餐館陸續在4月22日前後轉用新外賣餐具,結果,像木湯匙喝不了湯、紙吸管溶化、紙叉子未用先斷等情景,陸續被市民放到網上抱怨。

“我用自備餐具也有一、兩年了。”拿著外賣“盅頭飯”的那位先生對BBC中文記者說,自己其實也習慣了,“但是要是用回從前的塑膠餐具會方便一點。”

彭敬威在元朗錦田經營一家“兩餸飯”外賣店,他的家族也在同區小鎮洪水橋經營茶餐廳。他說放棄索要餐具的外賣顧客正在增加。

他對BBC中文記者說:“餐具套裝變貴了……但最大原因是用家們——食客們——覺得這些新型外賣餐具幫不了他們進食,弄得還麻煩了,所以索性就不用了。”

特區政府強調有給業界提供采購替代餐具的支援,也有媒體稱新的一次性外賣餐具跟塑膠餐具價錢相差無幾,但彭敬威說,他店裏采用的紙包餐具套裝——內有一對竹筷子、一隻紙調羹、一根牙簽和一張餐紙——成本已是從前的一倍。限塑令前,一般常見的一次性中式餐具套裝都是以塑料袋裝載,調羹是塑膠的。

中國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4月30日曾說:“在措施推出的這段時期,整體來說,我看到是平穩有序的,而市民不論是外賣或是堂食用餐(內用),亦逐步適應新的‘走塑’要求。”

“我也看到很大部分市民——有報道指約60%、70%的人——在堂食或外賣時,很多時候都不要即棄用具,也看到購買可重用的個人用具的人增加了。”

香港“走塑”錯了嗎?

環境及生態局今年2月提交立法會的文件稱,“‘減塑’、‘走塑’近年已成為國際間的共識。無論內地(中國大陸)、鄰近的澳門,以至世界其他地方近年都相繼推行減少使用塑膠的措施”,例如歐盟與澳大利亞。

2008年6月1日實施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製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被視為中國大陸第一道“限塑令”,2020年1月發表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要求“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

2023年10月,多部門聯合印發的《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定下了2025年大陸“以竹代塑”產業體係初步建立的目標,同時將“以竹代塑”產品納入政府采購支持範圍,加大政府采購力度。

中國澳門特區政府透過“行政長官批示”形式立法,分階段在2021年元旦、2022年元旦、2023年元旦和今年元旦禁止進口與轉運發泡膠餐具器皿、一次性塑膠吸管、各式一次性塑膠餐具和一次性塑膠杯碟等。

英國在2021年元旦布魯塞爾時間子夜完全脫歐後,仍局部遵從歐盟法規的北愛爾蘭在2021年7月起禁用一次性塑膠餐具與器皿,蘇格蘭自2022年1月起實施同類禁令,英格蘭、威爾士與英屬曼島則在2023年下半年相繼實施。

聯合國4月底在加拿大渥太華舉行了第四輪治理塑料汙染談判(INC-4),這一係列談判旨在於今年內達成一項具有國際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協議,以終止塑料汙染。這說明“限塑”已日益成為全球共識。

綠色和平譚穎琳:環保團體並不認同非塑膠一次性餐具能解決垃圾問題,長遠主張“重用代替即棄”。

香港“走塑”政策起步比人晚,而且似乎是在“走樣”中起跑。

“我記得從前這些連鎖快餐店,要是我堂食的話,他們會給我不鏽鋼的調羹,現在可沒有了,隻有一根木棒。”某天在快餐店歇腳購買了一杯檸檬茶的香港浸會大學生物係高級講師鍾姍姍博士談起這最近的經曆。

鍾姍姍博士同時是香港老牌環保組織長春社的理事會主席。她對BBC中文記者說:“要是大家仍然堅持說‘我要用即棄’,無論是堂食與否,他覺得這即棄餐具不是塑膠的便可以用,那其實我們沒環保到哪裏去。”

當然,“限塑令”在混亂中起步,或者上路後被批評走樣的前車之鑒,確有存在。英格蘭與威爾士的一次性塑膠餐具禁令實施迫在眉睫之際,餐飲業界中有不少人反映對新政策所知甚少。

獲一些香港環團讚賞積極“走塑”的台灣在2019年7月1日實施內用一次性吸管禁令,預計在2025年限製外帶供應吸管,政策最初公布之際便曾鬧出環境保護署官員提出珍珠奶茶“可以用湯匙喝”、時任台北市市長柯文哲稱“嘴巴張開就可以”等引起輿論熱議的言論。2023年8月環保署即將升格為環境部之際,官員宣告2030年全麵禁用一次性塑膠餐具“不再是唯一方向”,引來不少批評。結果今年4月環境部長薛富盛重申2030年禁限用塑膠產品的政策目標。

韓國也許是迄今最慘烈的一例:2022年11月實施的一次性紙杯與塑膠吸管禁令,過渡期首年快將度過之際,紙杯禁令被宣布廢止,塑膠吸管則實際上無限期延長過渡期。當地媒體稱,政策逆轉是考慮到小商戶麵臨經營困難。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項目主任譚穎琳認為,這次“走塑”政策的推行陣痛在所難免,“但是比預期大”。她對BBC中文記者說:“有些人誤會了,說‘所有的外賣都不可以用塑膠’,連珍珠奶茶都不行。市民所接受到的信息有落差,許多人覺得,‘咦?到底都發生什麽事了?’所以就很反對。”

據報道,韓國因經濟理由撤回實施不足一年的一次性餐具管製政策。

而且替代品“新不如舊”之處,還不止於好用不好用。

鍾姍姍博士說:“紙根本不可能防水,把紙弄得防水,肯定添加了東西。那添加了什麽呢?那些防水劑、滑水劑,都有毒,對人的身體有害。”

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確曾在2023年5月發表論文稱,許多紙飲管的“永久化學物”含氟表麵活性劑(PFAS)含量比塑膠吸管還要高。科學界近年持續爭論人體攝入PFAS會引致癌症的可能性,但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已在今年4月給飲用水中的PFAS含量訂立安全上限。

香港特區立法會也有議員就此要求政府說明。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5月8日書麵答複稱:“根據報告的數據作推算,市民需要持續並大量攝取飲管內所有PFAS含量——約為每人每周300支——才會超出歐洲食品安全局訂立的PFAS耐受攝取量,所以正常情況下都無須為此擔心。”

謝展寰在此之前也曾說:“在‘走塑’開始後一星期左右,我們的同事視察時發現有超過一半的商店已轉用非塑膠餐具,大型的連鎖餐廳更是全部轉換,我們認為速度是理想的。 ”

視頻加注文字,在全世界300多個動物物種中發現的 “永遠的化學物質” 是什麽?

香港“走塑”的理由

2023年12月,香港特區環境保護署發表2022年固體廢物統計數字:香港人全年棄置都市固體廢物406萬公噸,平均每天1.11萬公噸,其中廢塑膠占21%;每日227公噸塑膠與發泡膠餐具、206噸塑料瓶、878噸塑料袋被棄置。

香港最常見的12米級雙層巴士(公交車;公車)核載約130人,以香港特區運輸署驗車時假設每人重54公斤計算,香港一天丟棄的塑料垃圾需要187輛雙層巴士才能運走,一年便是1.18萬架次。

特區政府2021年2月公布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文件警告,香港僅有的三個垃圾堆填區將在“預計會在未來數年相繼飽和”,垃圾無處填埋。

特區政府警告,香港三座堆填區(垃圾填埋場)容量快將飽和,源頭減廢刻不容緩。

另一方麵,全球塑料回收率本來就很低,香港2022年的回收率也隻是略高的12.27%。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UC Santa Barbara)工業生態學教授羅蘭·蓋耶(Prof Roland Geyer)2017年7月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全球隻有約9%塑膠垃圾得到回收,餘下12%被焚燒,79%被掉進垃圾填埋場。

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係城市研究課程主任伍美琴教授長期從城市規劃角度研究香港環境保護議題。她認為在“走塑”問題上,市民必須意識到“垃圾很貴”這個現實。“這是一個需要思考與重整價值觀的過程。”

貴,也存在於回收循環之上——浸會大學鍾姍姍博士說,塑料產品回收,從收集、清洗到再造成新產品的過程,在在需財,卻不一定能獲得好的回報。

微塑料進入海洋生態引起科學家警惕,而塑膠回收再造過程也是微塑料來源。

人類食物鏈中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汙染問題近年日益受到關注——已有研究指出這些塑料微粒能進入人體血液,淋巴係統以至於肝髒,而其健康影響仍待了解——塑料回收也是汙染來源。

鍾姍姍博士說:“等我們知道原來微塑膠對生物能產生哪些永久性的影響的時候,那已經太遲了。”

伍美琴教授也說:“越有錢的地方,承受後果的能力越強,那最終會引致公義問題:貧窮的地方沒有那麽多資源,當你用了那麽多資源,引致諸多環境問題的時候,最受痛苦的就是那些沒有資源去處理問題的人。”

香港“走塑”該如何走下去?

浸會大學鍾姍姍博士認為,要是個人仍然堅持“我要用即棄”的執念,減廢政策將難見實效。

實際上,“走塑”也隻是整個香港源頭減廢政策的一部分。原定在差不多時間實施的按量垃圾征費措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計劃——年初被改成延至8月1日實施,並由政府部門與選定住宅大廈自4月1日起“先行先試”。香港媒體目前仍在觀望垃圾征費措施能否如期上路。

不過,綠色和平的譚穎琳說:“我們不能光要消費者去環保,光要消費者去做回收,要求他們去自備。商家也該多走一步去提供。”而這牽涉到落實“生產者責任製”,包括商戶“過度包裝”問題——不同環保團體所提出的例子有超級市場大量包裝蔬果出售,或網購使用多重郵遞包裝等。

浸會大學鍾珊珊博士提起香港1970年代以前盛行的“包夥食”服務,又稱“福食”,可以考慮重推。當時食店、小攤以傳統餐具給商行、工廠送上午餐,飯後將餐具收回,不涉及任何一次性即棄產品。此外,循“汙染者自付”原則增加索取一次性餐具的強製收費,也能降低消費者的使用意欲。

譚穎琳又說,綠色產業壯大將可帶動香港經濟的內循環發展:參考歐盟數據,在其2009年《生態設計指令》(Ecodesign Directive)下,單是2021年,歐盟消費者節省了1200億歐元(1307億美元;9445億元人民幣;4.21萬億新台幣)的能源開銷。

但要達致這些經濟效益,還是得先處理眼前亂象。

譚穎琳說:“我其實覺得大家不停地給意見,是在共同挽救整個政策。試想想,20年來哪有發生過垃圾問題能上這麽多天的新聞頭條?”

伍美琴教授也希望為政者能好好了解民眾反對的理由,對症下藥。但她仍希望市民能明白推行“限塑”政策的重要性。

“不要意氣,因為這真的關乎每一個人的長遠福祉,這是大家都需要去明白的。”

香港特區政府在其《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中提出實施“玻璃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與“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其中玻璃飲料容器管製已於2023年5月實施,塑膠飲料容器管製的立法草案則仍在草擬當中。這些行動與其他減廢措施,均旨在配合《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力爭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能否實現此目標,眾多環保團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