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痛失“好朋友”萊希 伊朗與中國關係會生變嗎?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伊朗總統萊希生前致力推動與中國關係。圖為2月萊希訪中會見習近平。(美聯社)

伊朗總統萊希19日因墜機身亡,在其任內,伊朗與中國的關係快速升溫,儘管萊希的生前執政不得人心,但在伊朗政教合一的神權體製下,最高領袖哈米尼的權力遠高於民選總統,因此伊朗與中國的密切關係,短期內不太可能受到影響。

在官方確認萊希去世後幾個小時,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向伊朗致唁電表達哀悼,並指萊希遇難“不僅是伊朗人民的巨大損失,也使中國人民失去一位好朋友。”遠在哈薩克訪問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表示,願繼續向伊方提供一切必要支持。

美國之音報導,萊希(Ebrahim Raisi)2021年接任總統後,一改前任總統羅哈尼(Hassan Rouhani)試圖改善與歐美關係的立場,積極推動“向東看”,加強與中國、俄羅斯等國的關係。伊朗是中俄等5國發起的“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員,也是“金磚國家”成員。去年3月,中國幫助促成了伊朗和中東宿敵沙烏地阿拉伯恢複外交關係。今年4月,伊朗首次從本土攻擊以色列時,中國拒絕譴責伊朗。十多年來,中國一直是伊朗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伊朗石油的最大買家。

中國外交部20日晚間發布消息,副部長馬朝旭已與伊朗外交部代理部長巴格瑞卡尼(Ali Bagheri)通話,表示中國與伊朗的全麵戰略夥伴關係一定會不斷鞏固和發展,不論國際風雲變幻莫測,中國發展兩國關係的決心毫不動搖,願意繼續在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支持,推進務實合作,加強協調國際事務。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AU)伊朗專家李特瓦克(Meir Litvak)表示,伊朗的政治結構複雜,各權力派係相互折衝,但最終都會回歸最高領袖,就算是總統,與最高領袖的關係也像是執行長與董事長的關係,伊朗的對外政策基本上是哈米尼(Ali Khamenei)說了算,不太可能會因萊希身故而有巨大影響。

不過,李特瓦克指出,由於萊希對哈米尼的效忠“近乎盲目”,很有可能是最高領袖的接班人,因此他的死亡仍可能造成德黑蘭巨大的權力真空;此外,伊朗經濟在萊希任內每下愈況,腐敗、貧富差距、貨幣貶值,導致反政府抗爭不斷出現,因此萊希身故“不會給伊朗帶來更糟的消息”。




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美聯社)

萊希身亡後,一些學者認為哈米尼之子、與伊朗革命衛隊關係密切的穆吉塔巴(Mojtaba Khamenei)是潛在接班人,但他很不受歡迎,鑑於伊朗整個領導層都對深化與中國關係懷有興趣,甚至達到渴望的程度,因此李特瓦克認為,基於對中國不願看到局勢動盪的考量,哈米尼很可能不會讓穆吉塔巴成為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