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後人談學位補授儀式:現場家屬淚流滿麵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美國當地時間5月18日,迎著費城燦爛的陽光,賓夕法尼亞大學韋茨曼設計學院2024年畢業典禮盛大舉行。

鮮花絢麗,掌聲如潮。不同膚色的畢業生們齊聚這座世界知名的象牙塔,紅藍交織的綬帶下,手中緊握的學位證書熠熠生輝——這樣的景象,百年前遠赴賓大求學的林徽因也曾見證過。

隻是當年,林徽因手中的證書缺了最關鍵的那本。而一百年後,那本遲到的證書被鄭重地遞交到她的後人手中。

歡欣喜悅的人群裏,林徽因的親屬們淚流滿麵。


林徽因外孫女於葵代表家人上台領取證書。受訪者供圖

“我們一家人都淚流滿麵”

回憶起這場特殊的典禮,梁周洋提到了三個詞:感動,感激,感恩。

美國當地時間5月18日,賓大設計學院舉辦畢業典禮。而這場典禮上最為特殊的一幕,是該校為已故傑出建築師林徽因補授建築學學位。

林徽因的曾孫女梁周洋親臨現場,見證了這一曆史性的時刻。她回憶,整個典禮莊重而富有儀式感,從吹奏樂器的藝術家到院長、教授們的登場,都彰顯出賓大對學術和傳承的尊重。賓大設計學院對此空前重視,院長一直親自參與並主持。

“校方當著各國學生、嘉賓、學者的麵,宣布為曾祖母補授建築學學位的消息時,我無比激動。”彼時,大廳中掌聲雷鳴,林徽因得到了全場的尊敬和認同。這段超越了時空的對話,讓梁周洋心情激蕩:“當姑姑從院長手中接過這本遲到近百年的證書時,我們一家人都淚流滿麵。如果林徽因也能見證這個曆史性的時刻,我相信她會非常欣慰。”



梁周洋(右一)、林徽因外孫女於葵(中)與林徽因證書合影。受訪者供圖

1924年9月,林徽因與戀人梁思成共同入讀美國賓大。彼時的賓大建築係並不招收女學生,林徽因隻能改入美術係。1927年,林梁二人雙雙從賓大畢業。林徽因以高分獲得美術學士學位,但沒能拿到建築學士學位。

梁周洋透露,當時林徽因明知自己拿不到建築學學位,依舊選擇進入賓大,並修完了所有建築學課程。“她許多課得到了‘卓越’(Distinguished)等級的最高評分,之後又做了建築學的助教,可見其對專業的追求。”

畢業典禮上,院長弗裏茨·斯坦納給予了林徽因極高的評價。梁周洋還回憶起一個動人的細節:2022年,在參觀賓大舉辦的中國建築師特展時,弗裏茨·斯坦納注意到,23名中國學生中隻有林徽因一位女性。他提出疑問,為什麽賓大沒給她授予學位?

就此,他發起了調研和審閱程序,在得到所有院長同意後,決定在2024年為林徽因補授學位。弗裏茨·斯坦納還公開發聲:“當時她沒有被授予學位的原因很清楚,就是她的女性身份。這是曆史遺留錯誤,是時候糾正它了。”

梁周洋心中,弗裏茨·斯坦納身上有著賓大公正、包容、開放的風采——有趣的是,不久之後,這位睿智又慈愛的院長,即將成為梁周洋的老師。



梁周洋(左二)與院長弗裏茨·斯坦(右二)合影。受訪者供圖

“一百年後,我成了曾祖母的校友”

補授儀式次日,林徽因入學賓大百年暨建築學位追授慶典論壇在校內費舍爾美術圖書館舉行。

值得注意的是,現場大量的華人觀眾中夾雜著一位精神矍鑠的美國老太太。她的另一個身份,是林徽因的“前房東”。

1924年,剛到美國後的第一學期,林徽因住在雲杉街3920號。1971年時,這座古樸的住宅被改裝成一家名為“House of Our Own”(我們的家)的書店,默默開了五十多年。從雙十少女到八旬老太,書店店主看著校方現場循環播放的林徽因照片,思緒萬千——兩個相隔百年的靈魂在這一刻擦肩。

而這樣的奇妙時刻,不止一個。在論壇的演講環節,梁周洋給大家分享了一個好消息:“我很榮幸,在曾祖父母入學一百年後,我被同屬賓大設計學院的曆史遺產保護專業錄取了。”



梁周洋在論壇現場演講。受訪者供圖

曾經,為延續曾祖父母的遺誌,梁周洋在過去的25年裏周遊6大洲、75個國家。遊曆結束後,她對古建築的保護和修複產生了濃厚興趣。2015年,梁周洋加入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專注於古建築保護和教育工作。

時光流轉,相隔百年,梁周洋成了林徽因、梁思成的校友。家族的建築與文化基因,在名為“熱愛”的血液裏不斷流淌。

“雖然我已在曆史保護領域工作了將近十年,但現在我將以學術視角,在最著名的教授和從業者的指導下學習。”梁周洋說:“我期待和曾祖父母一樣,做有意義的工作,保護全人類的共同遺產。”

同時,梁周洋也希望借助文化傳播,提升國際社會對亞洲和中國文化的關注。曾祖父母前行的道路,如今亦成了她為之努力奮鬥的事業。

“今年,我終於準備延續著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跡,繼續從賓大出發,在學術和實踐上把建築保護事業發揚光大。”

“這是終身的使命,我會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