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最神秘宮殿 建成200多年景福宮首度開放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北京故宮景福宮100多年來一直未開展全麵係統的整體保護修繕,該區域文物建築保護修繕工程於近期開工。為故宮景福宮院落一角。(圖/新華社)

北京故宮內一座由清朝乾隆皇帝下令修建的景福宮,距今200多年來一直無人入住,亦從未對外開放給遊客參觀。據陸媒報導,故宮博物院正對景福宮展開大修,計劃在2年內完成後首次對外開放。

據《觀察者網》報導,景福宮始建於西元1689年,是康熙皇帝孝惠皇太後居所。直至1772年,乾隆仿照建福宮後的靜怡軒加以重建,以待他日歸政後宴憩之用,卻一直沒有入住。在嘉慶及光緒年間,它曾經曆2次重修。



故宮景福宮雖在不同曆史時期進行過局部維修,但100多年一直未開展全麵係統的整體保護修繕。圖為故宮博物院修繕技藝部主任郭泓(左一)在故宮景福宮主殿外受訪。(圖/新華社)

景福宮整修專案已經進行6年,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第5個研究性保護專案。景福宮建成於清朝中期,從未對外開放,宮內古樹假山錯落,門廊庭院非常別緻。院中有座文峰石鐫刻著乾隆禦製詩《文峰詩》,提到“景福宮前鎮樞紐,是處擬為歸政居”。

站在景福宮的景福門前四顧,處處可見乾隆為退休後的精心佈置:人字柏、月亮門,建築四麵圍合的須彌座台幫和台階均雕刻紋飾,廊步地麵細墁花斑石。



故宮的修繕工作著重傳承明清皇家建築工藝和做法,延續其真實性與完整性,最終呈現故宮景福宮的曆史價值與文化內涵。(圖/新華社)

“景福宮是三卷殿,是故宮此形製型別的唯一建築。”北京故宮博物院修繕技藝部主任郭泓解釋,“屋頂是3個高低錯落的拱形,而非傳統的三角形。這能獲得更寬闊的室內空間,降低屋頂高度。所以說,這裡是寧壽宮中最適宜日常起居的場所,雖為人作,宛若天成。”

不過,乾隆並未按計劃入住景福宮,卻通過一係列舉動表達自己對其偏愛。比如,他喜得玄孫後,特意懸“五福五代堂” 匾在該宮明間。嘉慶之後,這裡成了儲存古董珍寶的庫房。

郭泓指出,樑上懸掛著隆裕太後題寫的匾額,推測曾有重新整修並搬到景福宮的計劃。但隨著辛亥革命爆發,直到溥儀宣佈退位,這裡沒再留下過整修記錄。

報導說,在這場進行了6年的時間逆旅中,工作人員查閱了2592件清代檔案,抄錄289件清代檔案,找到29幅1940年至2007年曆史影像。景福宮研究性保護修繕,是故宮博物院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梅賽德斯.賓士星願基金第3期公益合作,這也是近半個月內,故宮繼獲香港賽馬會捐資3.7億元人民幣,將開展修繕承乾宮等專案徵,第2次公開發布的外資援助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