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每年近7萬老人“孤獨死” 死後平均17天才被發現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在日本,“孤獨死”是一個沉重卻又無解的社會難題。

據《朝日新聞》5月14日的報道,今年1~3月間,共有2萬1716人孤獨地死在其住所。他們有人因疾病而死,有人自殺而死,都是生前獨居,死後才被發現。

21716人,僅僅是警方根據已經收到的通報、匯報,官方記錄在案的數字。

換言之,孤獨死在別處,未被發現或暫時未能核對身份的人,沒被涵蓋在這個數字裏。

其中,有1萬7034人65歲以上。

或許,老年人的死亡原因不似年輕人、中年人那般充滿變數。可以由此推測出日本全年約有6.8萬名老年人孤獨死,卻很難推測全年總共有多少人孤獨死。

曾是島國獨特文化符號的飯島愛,金盆洗手上岸後,靠睿智幽默轉型為普通藝人,成功拚到一線咖位。

2007年,毅然引退娛樂圈。以為她提前享受退休生活,一年後的2008年12月,她孤獨死在豪華公寓裏。被發現時,已死去多日。

女星大原麗子以傳統美人長相出名,曾出演日本國民電影《男人日子不好過》。代言三得利威士忌時,造成過社會現象。息影後,獨居在東京高尚住宅區的一棟豪華別墅裏。

2019年8月,62歲的她被發現死在別墅裏。將近兩星期未與家人聯絡,弟弟感覺情況不對,遂報警。

2019年10月,日本中部小城西尾市一處民宅裏,39歲的上山進被發現已死去很久,屍體呈現幹屍狀。

發現他的人是他父親,父母就住在隔壁房子裏。

父母不知道兒子為什麽突然不願出去工作,躲在屋裏。多年下來,他們習慣了與兒子沒什麽關聯。

直到有一天,父親意識到住在隔壁的兒子,大概一個多月沒發出聲響。開門進去,發現兒子已經死了。

經司法解剖,推測上山進死後2~4個月。無法確認生前是否患有疾病或受傷外傷,但從屍體狀況來看,上山進生前嚴重營養不良。簡單說就是他生前最後幾天很可能處於極端饑餓狀態。

也因為幾乎沒有進食,胃裏空空。加上開著空調,門窗緊閉,使得他死後屍體變成幹屍。

名人也好,普通人也罷,孤獨死事例有著相同特征:

①生前獨居,社交簡單或幾乎沒有。與家人關係疏遠,鮮少聯絡。

②臨死前,身邊沒人,錯過被施救的可能。

③死後多日才被發現。

據統計,日本“孤獨死”平均死後17天才被發現。夏天的話,過上三天,屍體便開始腐爛。體液滲入榻榻米或地板,屋內散發惡臭,生出蟲子。而在死後4天就能被人發現的,占比不到40%。

.

因此,日本多了一個職業:特殊清掃。

'

減少“孤獨死”的最好辦法就是別讓自己孤獨著過,與社會瀕臨絕緣。偏偏在現如今的日本,很難。

親戚關係、鄰裏關係淡漠。晚婚不婚人士占多數。一隻手機一台電腦,宅在自己的小屋子裏就能交友、娛樂、工作。

不知不覺,人們很容易活成孤島。在這過程中,有的人不覺孤獨或痛苦。有的人雖然孤獨,卻找不到掙脫的契機。

早年,曾在社區業主委員會裏當過理事。社區計劃推動一些改革,來防止孤獨死。比如,針對獨居老人,定時巡視;提供個人基礎疾病信息、家人聯絡方式等,統一保密管理。

比起人道關懷,其實主要擔心“孤獨死”導致房子貶值,損害業主切身利益。

道理都懂,真要落實起來,阻礙重重。

很多日本人極度看重個人信息,極度抗拒群體社會的統一操作。極度到接近執拗狀態。

有的是業主同意,但租客不同意。幾經修改方式方法,到最後,終於通過了一個“聊勝於無”的妥協案。即便這樣,也耗費了三四年。

這還僅僅是社會一角,很小的一個例子。放眼整個日本社會,光是今年1~3月就有2萬1716人孤獨死在住所,一整年下來,輕輕鬆鬆就能衝到8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