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千億光伏帝國的四川首富之女,遇到麻煩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接班不滿14個月,四川首富之女劉舒琪便遭遇巨大挑戰。行業變天,公司業績大幅跳水,股價一路狂瀉,諸多難題擺在了這位年輕女掌門麵前。

劉舒琪曾被譽為最幸運的富二代之一。她擁有海歸背景和美麗的容貌,身為一方首富的父親劉漢元為她打下巨大的家業。劉漢元創立的通威股份(600438.sh)是最賺錢的光伏企業之一,市值一度超過2900億。更難得的是,這位超級富豪似乎並不戀權,一年多前他扶持劉舒琪火速上位,將千億光伏帝國全權交到年僅34歲的女兒手中。

顏值爆表還坐擁潑天富貴,劉舒琪一度出圈,成為社交媒體上惹人羨慕的“投胎小能手”。然而劉舒琪的這個班接的並不容易。剛剛接管公司之後,她便迎來了周期魔咒,光伏行業變天了。

通威股份最高光的時刻當屬2022年,當年矽料價格從年初的8.8萬/噸扶搖直上,一度觸及33萬/噸,作為矽料龍頭通威股份也身價大漲,實現淨利潤257億,同比大漲217%,創公司曆史之最。但到了2023年,風口退去了,行業產能開始過剩,無論上遊的原材料多晶矽還是矽片或者組件,價格大幅下跌。這一財年,通威股份的淨利潤直接腰斬。等到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開始負增長,歸母淨利潤更是出現了近8億元的虧損,為7年來首次單季虧損。

產業鏈上下遊價格大幅下跌,也觸發了市場情緒,光伏資本盛宴正迅速散席。自2023年起,通威股份的股價便不斷下探,最新數據顯示,公司市值已不足千億。不到兩年時間裏,近2000億市值灰飛煙滅。

不過行業性的波動,困擾的並非通威股份一家公司。數據顯示,市值千億的光伏企業已經從兩年前的15家跌到2家,就連12年沒出現過虧損的矽片龍頭TCL中環,今年一季度業績也出現爆雷。行業變天,即意味著江湖大洗牌,對頭部企業來說這是危機也是機遇,誰能在動蕩的背景下逆勢堅挺,或許才能賭贏未來。

劉漢元是多次賭贏過周期的人。他於2006年矽料行業頗為景氣時,由飼料行業跨界入場,這本身就是一次豪賭。十幾年時間裏,光伏行業出現過數次低穀,劉漢元都靠發力革新技術和逆勢抄底獲取規模,漸漸成為龍頭。

至少在公開層麵,劉舒琪表示她早就深諳這個行業波峰波穀交替的本質。同時,盡管父親已經放權,但似乎還是劉舒琪的一大底氣。她認為未來5年到10年的行業趨勢,父親比她看得更清楚,而且他們也做了充分的準備。①

根據公開資料梳理,逆勢擴產、豪賭光伏行業未來的觸底反彈,應該是通威目前在下的一步棋。僅去年一年,通威就官宣了在鄂爾多斯、成都、樂山等多個城市的五個重大投資項目,總投資額高達645億。其中,僅今年1月份在鄂爾多斯的項目,就斥資280億元。根據劉漢元過往的風格推斷,這更像是劉漢元的手筆。

盡管已經交權,但劉漢元是否還掌控著通威這艘巨輪,不得而知。公開層麵的信息顯示,劉舒琪一直是馬不停蹄奔走在經營第一線的。最近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她四處洽談,完成涉及到企業數字化轉型、全球供應鏈體係建設、融資貸款、光伏產品出海等層麵的多項交流合作。從這些信息推斷,劉舒琪不會是前台花瓶的角色。

接班前,劉舒琪曾在公司的商務部門曆練過兩年,負責供應鏈、市場、銷售和成本管理等環節。在此之後,她便上演火箭式接班。銷售方麵,她似乎也拿下了一些成績。本月,通威股份和千億光伏巨頭隆基綠能簽下391億純晶矽產品銷售合同。市場如此不景氣的情況下,如此巨額訂單,對公司上下是個提振。

在業績不景氣的狀況下,通威股份似乎並沒縮手縮腳。過去,通威股份的優勢產能主要集中在全球矽料+電池片兩個領域。為了應對周期,通威又開始發力太陽能和組件業務。試圖通過全產業鏈一體化布局,來消化自身產能、提高企業競爭力。

想要用一體化布局打造新的護城河,資金、研發、市場與成本控製能力缺一不可。目前盡管淨利潤出現虧損,但通威股份的現金流還算充沛。最新的資產負債表上,通威有超過300億的賬上現金,資產負債率控製在60%以內。但存貨問題也值得警惕,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通威股份存貨規模為112.71億元,較2023年末激增了約34億元,增長高於同行。對此,公司解釋主要是經營規模擴大所致。

這也是通威股份“周期解法”中無法回避的一環:想通過擴產投資未來,但暫時的產能過剩卻又會增加資金壓力。

麵對這輪下行周期,劉漢元父女也做了不少大手筆的舉動,如大額派息、大股東增持、回購公司股份等舉動,穩定投資者的信心。但行業回暖時機未到,劉舒琪暫時恐怕還無法卸除身上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