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賣超一個億,這一童年“智商稅”為何“重出江湖”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小時候穿過背背佳的“90後”們,又重新愛上了背背佳。

近日,背背佳因直播間銷量爆火登上熱搜榜。在淡出公眾視野近20年後,這一矯姿類產品再次走紅,並在90天內賣出1億多元。

被質疑為童年“智商稅”的產品,為何能“重出江湖”?

01

亮相直播間

90天賣超1億元

“給自己一個機會,你跟帥哥、美女的差距,真的隻差一個體態!”在“背背佳官方旗艦店”直播間內,一位身穿背背佳的主播正在向網友安利背背佳。

在“背背佳官方旗艦店”直播間內,主播正在帶貨。

熟悉的黑色矯姿帶很快喚起了不少“90後”的童年記憶:20多年前,正是同一品牌,在電視購物時代大力宣傳對含胸駝背的矯正作用,在青少年之間風靡一時。

蟬媽媽數據顯示,“背背佳官方旗艦店”在過去90天內累計銷售額達5000萬-7500萬,再加上兩個官方子賬號,三個直播間累計銷售量超1億元。

中新財經注意到,與過去將青少年作為受眾群體不同,如今背背佳的宣傳對象變成了上班族。然而根據年齡計算,為背背佳買單的,仍是已長大成人的“90後”。

“童年沒被圈到,沒想到長大後還是逃不過背背佳。”有網友如此評價。

02

重出江湖

背背佳如何“翻紅”

時隔20年,為何同一批人依然願意為背背佳買單?

歸根結底,背背佳的成功從一開始就打上了營銷的印記。

在辭職創業前,背背佳的創始人杜國楹是一名教師,兩年的從教經曆讓他敏銳嗅到了商機:很多學生上課時坐姿不佳,要麽彎腰要麽趴在桌子上,能不能通過某種手段糾正這種情況?

1997年,杜國楹花費5000元買下“矯正坐姿”專利,並在此後創立“背背佳”品牌。堅信“營銷為王”的他圍繞“矯正青少年駝背”這一主題,將背背佳搬上了電視購物節目,成功獲得一眾家長的青睞。

資料圖:早年背背佳的宣傳廣告截圖。

僅一年時間,背背佳就賣出了4.5億元,年僅25歲的杜國楹也因此加入了億萬富翁俱樂部。

2005年,杜國楹將背背佳品牌賣給了橡果國際,然而橡果國際未能延續其輝煌,背背佳一度銷聲匿跡。2021年,橡果國際將背背佳的運營主體——旗下子公司橡果貿易以1.77億元出售給了可孚醫療。

今年1月,可孚醫療表示,公司推出了多個新款矯姿產品,提升了產品的性能和佩戴的舒適度。同時基於公司強大的電商運營能力及倉儲管理能力,從渠道上對產品進行賦能,並探索抖音、快手等興趣電商的布局,近期背背佳產品銷量有一定程度的增長。

搭上直播電商快車的背背佳,開始在營銷上重操舊業。

2020年,張雨綺在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穿戴背背佳,#張雨綺同款背背佳#成為熱議話題,背背佳邁出了翻紅的第一步;2023年年底,背背佳開始聯動白鹿,打出“白鹿同款”的名號;2024年5月2日,白鹿正式官宣成為背背佳品牌代言人。

“想擁有和明星一樣挺拔的身姿。”——這無疑戳中了眾多長期伏案、受脊柱側彎等問題困擾的上班族。當“身材管理”成為年輕人當下的焦慮時,背背佳憑借宣傳“對口”再度翻紅,讓曾經抗拒背背佳的90後自願買單。

03

爭議不斷:

走不出的“智商稅”疑雲

從電視購物時代到直播電商時代,背背佳的“老套路”換湯不換藥,屢試不爽。但關於背背佳效果的質疑從未遠離。

2006年,背背佳就已陷入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產品功效受專家質疑等輿論風波。據媒體報道,橡果國際曾承認背背佳既非醫療器械,也非保健品,且隻有服裝行業批文。對於“受益人群400萬,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好幫手”“背背佳U8可使後天性的適度骨骼變形恢複正常生理結構”等宣傳用語的科學依據,橡果國際也並無明確來源說法。

如今,翻紅的背背佳依然麵臨同一質疑:通過外力來矯正身姿,是否是一種“智商稅”?

在社交平台,不少網友質疑背背佳是否是“智商稅”。

一名骨科醫生向中新財經表示,背背佳對矯正身姿“有點作用”,但不宜長時間佩戴。“脊柱側彎不好調整,減輕症狀最根本的是緩解兩側不平衡的肌肉,改善不良姿勢,避免長期同一個姿勢。”

“佩戴時會感覺呼吸困難,戴得久了,腹部就被勒出了大片紅紫的痕跡,很快就不再戴了。”一名曾在學生時代佩戴過背背佳的90後告訴中新財經,盡管腹部被勒得發紫,但她仍未能成功改變駝背的習慣。“如果沒有主觀能動性,身體仍會無意識駝背,到頭來什麽都沒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