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眾議院外交領袖計劃賴清德就職後率團訪台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美國國會外交領袖透露,他計劃在台灣總統就職典禮後率領一個跨黨派國會議員代表團訪問台灣,這位國會領袖表示期待再次造訪台灣,並向台灣人民表示“美國支持他們”。

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來自德克薩斯州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邁克尓·麥考爾(Michael McCaul)星期四(5月16日)對美國之音(VOA)表示,他計劃在台灣總統就職典禮結束後率領一個跨黨派的國會代表團到台灣進行訪問。

“我們會在(就職典禮)後去(台灣)。我們會與新總統會麵。我們將觀看實況軍事演習。我不想提供更多細節,”麥考爾說。

他接著強調,他期待再次到台灣,並“讓台灣人知道美國支持他們”。

預計,麥考爾在結束台灣的行程後將前往新加坡進行訪問並參加安全論壇。這位時常發言和推出法案力挺台灣的共和黨外交領袖曾在3月提到有關計劃。

麥考爾曾在去年4月初訪問台灣,期間會晤了蔡英文,同時承諾幫助向台灣武裝部隊提供訓練並加快武器交付。之後,中國外交部宣布對麥考爾實施製裁,稱其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當時麥考爾回應說,“沒有什麽能夠遏阻美國支持自由民主的國家”。

台灣候任總統賴清德和候任副總統蕭美琴將於5月20日舉行就職典禮。現任副總統的民進黨人賴清德因曾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而一直被北京視為具有台獨傾向。

隨著台灣新總統就職典禮進入倒計時,北京過去幾天來不斷增加軍機侵擾台灣的頻率。台灣國防部星期三表示,當天有45架次中國軍機侵入台灣防空識別區,其中26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這是今年中國軍機擾台單日最高數字,另有6艘中國軍艦在台海周邊活動。

根據台灣方麵公布的航跡示意圖,有軍機從台灣西北方空域跨越海峽中線後,一度飛抵距離台灣北部城市基隆僅41海裏(約76公裏)處,挑釁意味強烈。

對於是否擔心北京將在台灣新政府上台後采取措施升高兩岸安全緊張局勢,剛接任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主席職位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約翰·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說,希望北京能意識到賴清德是台灣人民用選票和經過民主程序選出來的總統。

“我希望他們能夠認識到他的總統職位是台灣人民選出來的,”穆勒納爾說,“試著建立良好關係,我對此還是抱有希望的。”

穆勒納爾還表示,他希望賴清德能在星期一的就職演說中傳遞台灣願意與世界建立良好關係的信息。“他們是我們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是民主選舉的一個偉大例子,人民能夠選擇他們的領導人,”他說。

該委員會首席民主黨議員拉賈·克裏希納莫提(Raja Krishnamoorthi)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表示,他希望北京能知道升高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不符合其自身國家利益。

“我認為對習近平和中共來說,降低侵略性非常重要。這不僅符合該地區的最大利益,也符合他們自己的最大利益。因為侵略性越低,外國投資者就越願意參與中國投資,他們的經濟狀況也會越好。如果他們反其道而行之,開始對台灣進行武力威脅,這將損害中國經濟,傷害中國人民,他們不應該這樣做,”來自伊利諾伊州的民主黨人克裏希納莫提說。

兩黨議員表示信任賴清德的兩岸路線

盡管北京至今一直拒絕與民進黨政府政府進行對話,多位國會兩黨議員都紛紛表示他們信任賴清德上任後將延續現任總統蔡英文的路線。

眾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首席民主黨議員阿米·貝拉(Ami Bera)指出,他認為賴清德是個謹言慎行的人,他相信賴清德將遵守會維持兩岸現狀的承諾。

“我認為當選總統賴清德在言辭上非常謹慎,”貝拉對美國之音說,“他並不尋求改變現狀,美國也不尋求改變現狀,而現狀對該地區的每個國家,包括中國來說,一直帶來的是和平與繁榮。因此,我們應該繼續維護和平與穩定的現狀。”

貝拉曾在今年1月台灣總統大選剛結束時與共和黨聯邦眾議員馬裏奧·迪亞茲-巴拉特(Mario Diaz-Balart)以眾議院台灣連線共同主席身份訪問台灣。

民主黨聯邦眾議員塞斯·莫爾頓(Seth Moulton)也對美國之音表示,盡管他擔憂兩岸局勢,但他認為“台灣新總統是個考慮非常周到的人”。

眾議院外委會成員、來自紐約州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邁克尓·勞勒(Michael Lawler)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說,他認為中國、俄羅斯和伊朗顯然已形成一個夥伴聯盟,因此美國必須更加支持理念相近的盟友。

“我認為我們需要繼續支持台灣,遏製中國在台灣海峽的侵略行為,並防止他們可能的入侵,”勞勒說。

他還接著提到台灣擁有先進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地位,地緣政治位置關鍵,因此美國和印太地區的盟友都必須努力協助台灣遏製中國咄咄逼人的行為。

“歸根結底,事實就是台灣是我們的盟友。我們要確保他們得到所需的支持,並且我們希望中國明白,我們不會容忍他們在該地區咄咄逼人的行為。”

拜登政府星期一告訴媒體,將循前例派一個由前任官員布萊恩·迪斯(Bryan Deese)、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前任及現任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及勞拉·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組成的代表團到台北參加賴清德的就職儀式。

美國國務院主管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這個月稍早在國會作證時曾表示,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4月間訪華時已經向中國官員明確表示,不應該在台灣總統就職典禮前的這段時間讓緊張局勢升級。

“我們已經向北京的朋友明確表示,他們不應該利用5月20日就職典禮之前的這段時期采取導致緊張局勢升級、破壞和平穩定的措施,”康達說,“當然,我們明確表示,就職典禮之後也不應當采取這類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