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醫學研究:睡眠不能去除大腦毒素 但這樣做可以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大腦會趁睡眠期間排出毒素並清除有害分子。然而,最近一項新研究表明事實可能恰恰相反——專家表示,保持活躍可能更有利於“清潔”大腦。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癡呆症研究所的一個團隊,使用螢光染料來研究小鼠的大腦,追蹤染料在最終被清除之前,從大腦的一個區域移動到另一個區域的速度。研究發現,在睡眠和麻醉狀態下,液體的清除和移動速度都顯著減少。

分析顯示,與保持清醒的小鼠相比,睡眠小鼠的染料清除率降低了約30%,麻醉小鼠的染料清除率降低了50%。

盡管這些發現仍需在人類身上得到證實,但它對人們長期以來的一種信念,即睡眠時透過類淋巴係統(一種將廢物從大腦排出的機製)清除毒素,產生了懷疑。

先前有研究顯示,睡眠對於預防癡呆症很重要,因為在這段時間裏,有毒蛋白質從大腦中被清除。

該研究報告的主要撰寫人、倫敦帝國學院生物物理學和麻醉學教授尼克·弗蘭克斯(Nick Franks)表示:“該領域一直非常關注清除想法,將其視為我們睡眠的關鍵原因之一,我們當然非常驚訝地發現我們的結果恰恰相反。”

研究共同負責人、威斯登(Bill Wisden)教授表示:“關於我們為什麽要睡覺,有很多理論,盡管我們已經證明清除毒素可能不是關鍵原因。”“良好的睡眠很可能確實有助於降低癡呆症的風險,原因不僅僅是清除毒素。”

“一般來說,保持清醒、活躍和運動可以更有效地清除大腦中的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