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獨立購房,一批單身女性正在“撿漏”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如今,獨立購房成為越來越多單身女性的選擇。

根據58同城、安居客在今年3月發布的《2024女性置業調查報告》,自已攢錢出首付買房的女性占比有所提高,其中未婚女性占比最高,達到45.5%。

在房地產市場下行的大環境裏,單身女性買房是一項頗具爭議的決策。普遍輿論認為,房價仍未跌到穀底,現在買房就等於白白虧損。

一條和4位單身買房的女性聊了聊。有人被工作8年的公司裁員後,“撿漏”了100多萬的北京房子;有人以買房為動力,同時打好幾份工,畢業三年賺了200萬;有人堅定不婚不育,在不通地鐵的上海遠郊用20萬首付上車;還有人滬漂八年,終於在今年等到了買房“最好的時機”。

單身女性買房到底值不值得?

聽聽她們親身經曆後的回答。

編輯:馬詩韻

責編:陳子文

我是廣東人,從很小的時候就想著一定要買房,而且一定要靠自己。我買房的決心,並沒有因為這兩年行情的動蕩而動搖過。

我是那種有壓力才更有動力的人,所以從很早就開始努力賺錢。我一直覺得,你要非常非常想賺錢,才可能賺到錢。

大一的時候我積極找師兄師姐拉我進兼職群,很快就找到了適合我專長的工作,國粵英三語主持。隻要有活動需要主持人,哪怕是義務勞動我都去,積累經驗。慢慢地,開始有活動公司找我簽約,主持各種品牌活動、會議、晚宴等,我的日薪也從兩位數增長到四位數。做主持存下來的錢我用來留學了,投資自己永遠是最有價值的。

▲穿漢服主持活動

畢業後,我去了業內排名第一的教育類公司做英語老師,同時還兼職做好幾份工作。後來公司解散了,我幹脆自己開了教育類工作室,一個人就像一支隊伍——招學生、招老師、磨課打造體係,早6晚12,每天隻睡幾個小時。生平第一次,我的月收入達到了六位數。

在工作室慢慢上了正軌後,我又開了另一個服裝工作室,仍然是自己一個人,進貨、拍照、上新、推廣、發貨。每天從睜開眼到閉眼前,腦子都在高速運行,兩台手機飛快地回複兩邊的客戶,不誇張地說,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服裝工作室創業日常

▲拍攝日常

畢業三年,我賺了200萬。去年年底,我花100萬首付在廣州番禺的中心地區買了一套二手房,今年1月底正式交房了。

對於買房,我認為應該“買在無人問津處,賣在人聲鼎沸時”。

我從畢業就開始看房子,一邊在看租的房子,也一邊在看買的房子。現在買的這套房,是考慮了兩年才下手的,我一直在等房價下跌,加上現在存款也夠了。

廣州的房市可能會冷,但不會無止境地下跌。我朋友是做房地產的,他們今年忙死了,一直在交易。我覺得房價已經降到不能再降了。我買的這套房同戶型一年前市場價400多萬,我買的時段報價330萬左右,和同戶型業主見麵之前,他說可以295萬給我,真正見麵的時候卻反悔了,覺得太虧了,要310萬才能賣。我覺得這是已經摸到業主的底線了。

▲買房簽約當天

我家人是非常支持我買房的,他們自己也喜歡買房,唯一的投資就是房產。當我在大學時和家裏提起想買房,媽媽還會告訴我怎麽做儲蓄規劃。

我有個朋友,她可以全款買房,但是她媽媽反對,覺得女孩子不應該自己有套房子,否則以後嫁人不太好,買房的錢也可以留出來做其他事,總之女孩子不要承受那麽大壓力。

我是不認同這個觀點的。我始終認為,嫁人不是人生的必選項,靠別人總有靠不住的時候,靠誰都不如靠自己。房子是剛需,是自己給自己的底氣,與他人無關。

而且哪怕是想進入婚姻的女生,有一套自己的房也是保障。我身邊買房的女生朋友,她們也會說未來結婚了,要在協議裏清清楚楚寫明這是婚前財產,萬一吵架了、離婚了也有個去處。

▲即將裝修完的家

對於想要單身買房的女生,我建議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的預期收入和資產分配。我計算過自己的收入支出,1萬塊月供不算什麽壓力,不影響現在的生活水平。我當然也買得起600萬的房子,但是月供和裝修成本會更高,未來幾年都過得緊巴巴的。

我寧願買便宜一點,小一點,盡量無痛買房。

北漂11年後,去年一月初,我被工作8年的公司裁員了。也是在去年,我在北京買了自己的房子,可以說是大起大落的一年。

我就職於一家上市廣告公司,是一名設計師。當時覺得裁就裁吧,隻要給到該給的補償,我立馬拿錢走人。但公司覺得賠償金太多,兩輪聊下來,想找借口開除我,一分錢不給。我已經在走勞動仲裁了,暫時還沒有結果。

▲家中一角

▲自己畫的裝飾畫

買房的念頭我是從2022年就有了。我老家在河南洛陽,一畢業就來北京了。11年裏搬了好幾次家,我是一個不太有安全感的人,每次搬家都有很強的失落感。有一次房東的房子突然賣掉了,讓我們立即搬走,半夜12點我們和一堆行李擠在麵包車裏,狼狽地搬去一個匆忙找到的房子。第七次搬家的時候,我下決心要買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

我有存款,但也不多,便宜是我買房的首要標準。後來前同事推薦給我一套順義的共有產權房,樓盤是新房,比市麵上的商品房要便宜一些,總價145萬,首付45萬。我看了覺得還挺合適的,再貴的我也買不起,頭腦一熱就買下來了。

那時候我已經被裁員了,自由職業,沒有穩定收入。我覺得如果這次不買,可能之後都不會再買了。雖然樓市不好,但是這個房子已經比較便宜了,再跌也就這樣,我也不會特別焦慮。

▲買房後,終於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意布置

▲自己動手改造的複古港風全身鏡

當我拿出北漂十年的積蓄交完首付,有點百感交集,哭著跟爸媽打了通電話,還好他們都很支持我。

人生本來就充滿不確定性,即使有工作的時候買房,也難保之後不會被裁員;沒工作的時候買房,可能很快就找到工作了。我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有自信,被裁員後我在接一些廣告類項目,月供5000多有點壓力,也還能承受。

也有親戚覺得,女孩如果有房貸的話,在相親的時候是個減分項。現實情況是,以前有人給我介紹對象會說,找個條件差不多的得了,那麽大年紀別挑三揀四,你自己啥也沒有還要求那麽多。買房以後,別人給我介紹的都是在北京有房有車的男生。他們也挺支持我買房的,會覺得你有勇氣,能為了想要的東西努力。

▲家裏養了很多植物

買房之後,我開始有很強的省錢意識。以前花錢大手大腳,天天點外賣、下館子,隔三差五還買個包犒勞自己。現在沒必要花的錢我是一分都不花了,發現之前超前消費有點蠢,虛榮和焦慮曾讓我陷入了買買買的惡性循環。

買房不能說是一件多正確的事,至少讓我看清了什麽才是有價值的東西。對我來說,有個家的穩定安全感可能更重要。

我來上海就是奔著要在這裏紮根的。我老家在安徽,滬漂已經八年了,也為買房這個目標奮鬥了八年。從最開始每月幾百塊與人合租,到今年五一獨立在上海買房,這其中經曆的煎熬隻有自己知道。

▲計劃改造的方案

▲買房之前,今年2月的賬戶餘額

剛來上海時,我隻是底層的助理專員,現在我在一家私企的運營團隊做管理人員,月收入從2000到現在2W+。除了主業的收入,我還在做廣告公司活動策劃的副業,這部分收入不固定,多的時候有8K。

一方麵在開源,一方麵也在節流。我從2019年開始使用軟件記賬,每天的每一筆開支我都會記錄。看著每一年攢下來的錢,還是挺有成就感的。我基本上不會打車,盡量坐公共交通,吃飯也都自己做,上班都是帶飯的。

我一直想要買房,現在是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限購政策放開,外環外可以買住宅了。再加上今年房價下跌,手頭的存款剛好夠首付,綜合考慮之後還是決定買房。

▲坐中介的小電驢去看房

▲最後購入的是一間毛坯房

看了很久房子,最後以215萬的價格談妥了。房子位於顧村,2005年的拆遷房,一室一廳。好在是毛坯,省了拆舊費用。房子不用大,自己夠住就好。貸款拉到最長期限,每月扣除公積金以後還貸5600,隻比原來的房租多了一千塊出頭吧。

買房這件事我沒問家裏拿一分錢,我家也不是多麽殷實的家庭,父母賺錢不容易,能靠自己就盡量靠自己。

很多人覺得既然房價降了,還有可能再往下降。我覺得大家的認知沒有錯,但是也要考慮個體的情況差異。

在我們老家,大家一般二十五六歲就結婚了,像我這個年紀二胎的、離婚的都有很多。我既然在大城市這麽多年了,也不想回去之後被說30多歲還一事無成。雖然不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但我心裏還是想在30歲的時候能自己給自己一個家。

我在上海一直是租房的,各種心酸的事體驗過很多。現在租金已經上漲到4400元,如果房貸跟租金差不多齊平的話,我寧願把這些錢拿來還月供。畢竟房子在那裏,我會更加心安、更有底氣。

▲家附近的公園與河

我也不覺得婚前的房子會成為找對象的負擔,反而能讓一部分能力不足的人望而卻步。對於未來婚姻,房子是自己的底氣,我不需要誰來給我買,一定要加我的名字。你有你的,我也有我的。

關於斷供我其實並不太擔心,我一直很努力地生活,從不覺得未來會找不到一份能賺到5600塊月供的工作,哪怕去送外賣,我也能把月供掙回來。

我是來自東北吉林的小鎮做題家,2019年來上海工作,在一家外企做普通的文員,去年7月,我在上海金山買的房子正式過戶了。

▲客廳和餐廳一體

▲臥室的窗景很好

從小到大,我所有關於房子的經曆都稱不上美妙,這是我執意買房的原因之一。

小時候父母離異,我沒有和他們同住過,在各個親戚家流轉,沒有自己的房間。留學時合租住在客廳,燃氣常年打不著火,退租時當地中介欺負我是外國人,連押金都沒還。後來到上海工作,為了節省房租,我住過二房東的隔斷房,也住過六樓的老破小,冬天時窗戶是漏風的,隻能貼膠帶。經曆了這麽多,我太想有個自己的房子了。

買房另一個原因是,我是堅定的不婚不育主義者。因為原生家庭和成長經曆,我對婚姻一直是持悲觀態度的。我可以談戀愛或同居,但結婚風險很大,我不願意去賭。

既然選擇了不婚不育這條路,就要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薪資、住所、保險、養老、看病,這些都要列入考慮範圍。雖然我工資不高,但也一點點在努力存錢,幾年下來攢了20萬。

▲在家中的大鏡子前自拍

原本我想在老家買一個小房子,老家房價一平隻要3000~5000元。我一直以為上海的房子都要幾百萬,以我的工資能力和家庭情況是買不起的。後來我發現上海很大,並不是每個地方的房子都很貴,也有相對便宜的,我的薪資可以承擔起的房子。而且我已經拿到上海戶口,相當於有了一張房票。

我想了很久,也內耗了很久,最後選中了金山的一套二手房,首付19萬,貸款52萬。月供隻要4000出頭,靠公積金就可以覆蓋大半。我知道它很老很遠,很小很破,可是因為這個小房子的存在,我在上海真的有家了。

▲從家到辦公室單程通勤2小時

金山屬於遠郊,到市區要先乘一小時高速公交車才能轉地鐵,如果上班的話得六點多起床,到公司單程兩個小時。這一點我其實不在意,因為公司允許居家辦公,每周隻要去一兩天就可以。

不上班的時候我會四處溜達,這是個典型的江南古鎮,有山有水,有橋有樹,有濃厚的曆史氣息,讓人心靈平靜,有種隱居的感覺。

我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經曆之後,好多人讓我賣掉這套房換套市區的。網友評論包括:在金山買房不如在蘇州買房;傻子才在金山買,70w的房子兩年後就變30w;金山房子毫無升值價值……對很多人而言,買房是為了投資,房子不升值就是原罪。對我而言,買房是消費,最大的意義就是安全感,從此人生多了一條退路。

買房的時候,我就知道它一定會跌,從去年到現在,這個區域已經跌了10萬。我是能接受虧損的,跌40萬以內都能接受。這套房已經很便宜了,跌不了多少也漲不了多少,市中心很多房子已經跌出來我這套房的總價了。

▲靠自己在上海買房,去學小時候想學但沒學的芭蕾,感覺30歲比20歲開心多了

我覺得人的一生就是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快樂。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生活不快樂,就要想辦法去改變,買房是我做出的改變。

現在我家的主臥和陽台都朝南,我可以感受陽光和微風,感受整個空間都是屬於我的。早住一天,幸福感就多一點。能早幸福,為什麽要晚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