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有錢人是弱勢群體:孩子上學要多交錢,還要被老師諷刺挖苦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有“大哥大”都進入90年代了

作者蘭台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20世紀80年代“有錢人”,至少大多數“有錢人”都是被社會歧視,被社會看不起的。

20世紀80-90年代的報紙都曾經報道過,“萬元戶”、“個體戶”的孩子在學校裏被普遍歧視,甚至交書本費都要比一般孩子都繳一倍的錢;甚至還有個別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麵公開奚落嘲笑這些“有錢人”家的小孩。

為什麽1980年代“有錢人”竟然會遭到普遍的歧視呢?

這主要是和20世紀80年代“有錢人”的構成有很大關係。

改革開放之初,絕大多數“有錢人”其實是之前的社會邊緣人群,在當時社會主流人群看來,這些人都是一些沒有正經單位接收,隻能混街麵的人。

比如上海市第十三屆人大代表、市個體私營企業協會副會長的王元洪,他當年之所以選擇當個體戶,是因為他犯過事,沒有單位願意要他。

1983年,於1969年下鄉插隊的王元洪回到上海。由於二十來歲時打架犯了些事,返滬的王元洪很難找到工作。

“我曾經想去父親的單位工作,隻因為一句‘你過去曆史不幹淨’,被當場回絕。”

最後王元洪隻能在威海路房管所當起了臨時工,一幹就是兩年。

這時母親退休,按政策可有一個子女頂替母親當上正式職工。考慮到弟弟還呆在農場,王元洪毅然放棄了機會:他擺起水果攤,當上個體戶,把就業安置的指標讓給了弟弟。



1980年代的個體戶

我國第一批個體戶、第一批有錢人情況都和王元洪先生類似,是一群被當時人們認為不務正業、不守本分的“二流子”一類人,那個年代個體戶儼然是社會地位低下的一個代名詞。一些父母嚇唬不用功的孩子時常常會說:“瞧你這戇大麵孔,再不用功,就讓你到街上擺攤頭,當個體戶去!”

這也就是為什麽當第一批個體戶成為“有錢人”後,社會對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羨慕,而是諷刺和挖苦乃至歧視的原因。

這就像是我們參加高中同學會,沒想到混得最好的是高一就因為打架輟學的同學,已經是億萬富翁時的內心會有強烈的失落感一樣。

那麽,什麽時候“有錢人”開始成為社會普羅大眾羨慕的目標的呢?

那要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了。

除了此時已經改革開放10多年,社會風氣有了較大改變之外,更重要的是當時有一批在大學和政府的精英,受到市場化大潮的衝擊,紛紛“下海”,這群人不管從學曆還是社會地位都是社會翹楚,他們帶頭“下海”,讓大家對“個體戶”或者說有錢人的看法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我母親當年大學同學,1994年的時候已經被提拔為全省最年輕的縣委書記,但是他還是毅然決然選擇“下海”,去了深圳。

人社部曾做過統計,1992年辭職下海者超過12萬人,不辭職卻投身商海(停薪留職、兼職)的人超過1000萬人。

可以說,“有錢人”成為社會精英的代名詞,和這些選擇停薪留職下海經商的人群有大關係,事實上這群人即使不下海經商,以他們大學老師或者政府幹部的身份,本來也就是精英。